本报讯 (记者 林莉丽)2020年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电影产业带来重创,作为疫情之后举办的首个国际A类电影节,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7月25日在论坛对话和交流互鉴中启幕。开幕论坛以“全面奔小康·筑梦新时代”为主题,设置上、下两个半场,从市场和创作两个维度聚焦“后疫情时代”的电影创作生产。
论坛上半场直面疫情对电影行业的深刻影响,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从全产业链的角度介绍了中影、华夏在推动全国影院复工复产方面做出的努力,包括35部影片的拷贝复制、硬盘发放、密钥配置,400万张观影券的发放,《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悬崖之上》等重点影片创作。10月下旬,中影、华夏还将联合推出4部以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英雄事迹为表现内容的电影。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从稳定信心、梳理项目、帮扶中小企业三方面介绍了光线传媒在疫情期间的工作重点,特别强调了“后疫情时代”吸纳储备人才,打磨剧本、全面提高创作标准的重要性。2020年光线影业有多部项目正在推进中,其中包括反映李大钊生平的电影《革命者》和抗疫题材影片《火神山》。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介绍了上影集团在疫情期间集思广益完成的上影“十四五”创作规划,阐述了“精品内容、大IP开发、产业转型”三大核心战略。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从企业互助的层面阐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中国电影人共克时艰的信心,并介绍了博纳影业正在筹备中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号召同业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实现电影行业的快速复苏。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等嘉宾还从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创新,阅读习惯的养成、产业链协同等维度分享了对“后疫情时代流媒体发展”的看法。
论坛下半场瞩目创作,黄渤、贾樟柯、文牧野三位身兼多职的创作者探讨了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展现民族特点,加强类型创作和艺术创新,融合主流思想与商业价值等议题;表达了电影人坚持“内容为王”,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推动中国电影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信心。(详见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