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拉》剧照
由新疆世纪山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王一岩、王楷若导演,郑卫莉主演的民族题材主旋律影片《杰米拉》,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该片以新疆伊犁的村党支部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李元敏先进事迹改编创作,讲述了主人公从普通的女党员成长为基层先进党支部书记的心路历程。导演王一岩表示,影片就是以平实的手法,展现一位善良而充满活力的美丽女性对自己所处的土地的热爱。
“撸起袖子加油干”
小视角折射大主题
《杰米拉》原型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李元敏,一位典型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村党支部书记,她现在还在新疆伊犁的盖买村。该片的选题最初是由新疆建设兵团卫视副台长王安润发现,并创作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在此基础上写出电影剧本。著名编剧程彤后来加入创作团队,和故事原型近距离接触,结合新疆地区许多基层党员干部的故事,最终形成了影片中呈现的故事样貌。
王一岩表示,“我们的创作宗旨是,不仅要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当我知道新疆的出品方以纯民营资本投入这部影片,一方面我很钦佩,另一方面也很担心投资的回报怎么实现。但是,投资人王新林、李燕夫妇激情满怀地告诉我,李元敏的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强烈震撼和感动,作为新疆人,他们对李元敏这样的村干部、对伊犁河谷有着别样的情怀。他们像李元敏一样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于是,我们的创作团队便深入伊宁县的盖买村,开始电影《杰米拉》的创作。”
以人为中心
把握感动观众的点
《杰米拉》是非常典型的主旋律影片,这类题材的电影较多,创作创新的难度较大。“我们所要反映的是基层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女干部,他们是怎么样的人?在做什么样的事?”面对困难和挑战,王一岩和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以人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性反映出来”。
“杰米拉是个人,是个新疆伊犁河谷一位善良而充满活力的美丽女性。她的所作所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一个字——爱,她爱这个地方,爱这个地方的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就把她的这种爱表现出来就行了。”她说,“所以影片整个基调要跟人物相匹配,跟村庄跟伊犁河谷相匹配,这个是我的一个基本把握。”
更加关注凡人小事中闪光的人性,所以影片没有炫技,追求平实。“我们的作曲关寿清老师是伊犁土生土长的锡伯族音乐家,他看了样片,非常激动,打电话跟我说,导演,杰米拉就是我们伊犁最最土的热心大婶!当时,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说明我们的创作初衷实现了。”王一岩说,作曲关寿清还将他的一首在新疆流传甚广、很受欢迎的歌曲《伊犁河,我心中的歌》作为影片的主题曲,更加有助于主题的诠释。另外,影片的摄影、录音、服装、置景、道具等绝大多数工种都是新疆当地的人,而且少数民族居多。因为在王一岩看来,他们最知道如何还原当地人的生活。
女主角郑卫莉
表演平中见奇为创作“加分”
《杰米拉》是一部“大女主”的影片。杰米拉家是村里的首富,夫妻二人勤劳善良,她是个热心善良的农村妇女、汉族妇女,同时作为党员,她看着别人家受穷就特别想去帮助人。但她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不是当干部的料,一再推辞,另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会对女性有一些偏见。故事由此展开,讲述了她从普通的女党员成长为基层先进党支部书记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她用7年的时间,带领6个民族、4000多村民,把贫困落后的地窝子村,改造成地肥水美、家家脱贫的文明示范村。
“在选择杰米拉的扮演者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郑卫莉。我们在一次金鸡奖评奖时同时担任评委,也是很要好的朋友。她获得的奖项很多,曾经获得过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角奖,是具有很深表演功力的优秀女演员。”王一岩说,“当时郑卫莉已经有几个片约,我跟她说,纪录片我是资深导演,但故事片还是我初步的尝试,于是‘强迫’她来给我‘加持’。”
郑卫莉的倾力演出对影片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王一岩说,“她的表演完全契合了我们影片的基调,平实自然,充满内在激情和外在表现力,也为丰富杰米拉这个人物呈现了更多的维度。”据介绍,郑卫莉到了伊犁以后就“下生活”,跟着原型李元敏在村里呆着,以至于李元敏跟她成为了好朋友,甚至把自己家的衣橱向剧组敞开,所以片中杰米拉的服装很多都是李元敏自己的。“我记得开机仪式时,一位哈萨克族村民追着郑卫莉说话,郑卫莉一转身,他呆住了,引来旁边的人哈哈大笑,原来他错把郑卫莉当成李元敏了。”
王一岩介绍,片中的几场激情戏完成得很好。还有就是在杰米拉夫妻两人的戏上,郑卫莉和扮演丈夫卫国的乌鲁木齐话剧院的张永庆配合默契,把中年夫妻的事业、家庭、情感等多方面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影片中还有许多人物也有生动的表现,像维吾尔族老人艾买提,还有他的孙子调皮捣蛋的艾山江、大学生‘村官’阿依罕,哈萨克族村委阿依别克等等。还要特别提及的是,新疆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高建新为支持这部电影,义务献演了一首歌颂盖买村新气象的歌。”
(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