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影院复工复业,唯一的首映片是王丽娜导演的处女作《第一次的离别》。在离别5个多月之后,如果能第一时间进影院看一部新片,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是下午上班时才去上网淘票的,但我家附近的影院晚上两场都已满座(疫情下规定售票不得超过30%)。我不免有点怏怏。到吃晚餐时,我又看了一下淘票票,晚场居然可以购票了——一个正中间的座位空出来了,肯定是有人退票,我赶紧抢下来,25元,还是IMAX,这也算是疫情下的一份小福利吧。
这部片子其实是导演献给自己故乡新疆沙雅的一篇散文诗、一曲牧歌,是她对自己童年的追寻和怀想。在大漠、胡杨、羊群、摘棉花、维吾尔小朋友们口音浓重的普通话等西部风情中,回荡着时而缥缈悠扬、时而深沉悲凉的歌声和不知名的器乐,还有那绚丽地比的阳光、色彩,你会不时感到被撞了一下腰——特别是当一次次的离别到来时,孩子们闪烁的泪花,无由地就会击中你的心。
影片原生态地表现了三个维族小朋友艾萨、凯丽比努尔、艾力乃孜的一段童年生活。他们看似单纯透明、无忧无虑、相依相伴,其实却又承受着生活的艰难或者学习的重压,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委屈和无奈。虽然片名叫“第一次的离别”,因为孩子们的语文课有一篇课文就是这个题目,其实影片表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别。艾萨和哥哥离别,哥哥郑重地托付他好好学习,将来实现他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考上新疆大学,去那个特别美的地方;艾萨和妈妈离别,残疾的妈妈,不能听又不能说,经常把东西摔坏,有时还神经失常走失,父亲要做农活没法照顾她,只能把她送往养老院;艾萨和凯丽、艾力姐弟好朋友离别,因为凯丽的普通话只考了20.5分,妈妈下决心去库车打工,带她们到城里上学;艾萨和小羊离别,这只小羔生下来母亲就死去,是他一手喂奶喂大的,影片结束时,小羊丢失了,风雪中艾萨骑着马到处寻找、呼唤……正是因一次次的离别中,在忍受悲伤、煎熬中,他们一点点地坚强、成长和成熟起来,一步步地向童年告别。
影片开篇艾萨寻找走失的妈妈,片尾寻找小羊,似乎隐喻着这样的主题:不断地离别,更不断地追寻——对亲情、对友谊、对生活、对生命、对美好永恒地追寻,也许同时是导演对心中的故乡、对逝去童年的不懈追寻和致敬。
影片并不着意建构一个完整故事,而重在抒情性地表达。它是诗性的,而不是小说的。正因此,好多场戏还特别能打动人,比如:三个小朋友去艾萨姨妈家寻找妈妈,他们在沙漠中艰难行走着,只有小弟弟艾力还能天真地在沙上翻着筋斗;哥哥要去上学前,兄弟俩在炕上无言地陪着妈妈,帮妈妈梳理头发;艾丽一家在棉花地里摘棉花,爸爸唱起他写给妈妈的诗,央求离婚了的她回到身边那一场;艾萨和爸爸到养老院看妈妈,离去时央求爸爸还是把妈妈接回去那一场;以及凯丽分别时,透过汽车后窗一动不动地望着故乡的场景,等等。影片全由“素人”(全是当地人)本色出演,近乎真实生活的纪录,而不是靠演员以演技来表现生活,恰恰是它获得一种真实的感人力量的原因。当然素人出演并不必然达到这种效果,只有在表演者浑然忘却镜头、忘却拍摄者,而置身于生活中,才有可能达成这个效果。这正是创作团队用了两年时间沉下来创作的收获。
由于影片触发于纪录片资料积累的基础上,有一些场景显然还有着纪录片的痕迹。如艾萨爸爸请来一屋子亲戚,讨论是否送老婆去养老院的戏,镜头在每一个老头老太婆的脸上缓缓扫过,有相当一段时间完全没有台词,没有声音,时间在每一个人的每一道深深皱纹中流逝,最艰难的问题也终得作出抉择。这种纪实性的表现方法,看似无技巧,其实也未始不是导演的匠心。
观影的过程中,我却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一首小诗:
那夜
雨在屋顶叭嗒
昏暗的煤油灯在窗台摇曳
我记得
我和你相对无言而躺
哥哥 那夜
我紧紧抱着你的双脚
泪 润湿了我的鼻腔
这是我的第一次的离别,我正是艾萨的年纪,小学四年级的寒假,相处了一个假期的二哥,第二天将要去外地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