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8日,以“草原英雄”布德为原型创作的影片《布德之路》,在拉萨举行开机仪式。这部由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策划,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那曲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拉萨净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梧桐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影片开始进入拍摄阶段。
那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清科在开机仪式上表示,《布德之路》是布德的事迹首次被搬上大银幕,“拍摄电影《布德之路》是布德家乡民众的心愿,这部影片也是庆祝明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献礼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影片导演鲁坚介绍:“这部片子剧本的初稿成型于7月初,8月3日起,剧组将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和山南市等地进行拍摄,预计拍摄周期为2个月,如果顺利的话,影片将于2021年5月23日即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上映。”
在塑造英雄人物的同时
全景式展现西藏的历史巨变
据介绍,影片改编自“草原英雄”布德的真实经历。布德是一位出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的翻身农奴。1959年初,西藏反动上层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武装叛乱,300多名叛匪包围了布德所在的红旗林场,布德在给解放军送信搬援兵途中落入叛乱分子之手,布德虽遭受叛乱分子严重摧残,但始终保守秘密,咬破衣角吃掉信件,受尽折磨也不说出秘密, 保护了农场职工和驻军85名弟兄的生命,但自己被叛乱分子挖掉双眼。
1965年,布德获颁“草原雄鹰”称号,其事迹在全中国引起轰动。布德身残志坚,克服了双眼失明给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困难,一生致力于新西藏的建设,成为西藏民众爱国、反分裂的一面旗帜。“草原雄鹰”的故事连同布德的名字一齐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如今,60多年过去了,布德这一部民族团结的“活教材”,至今仍在教育感染着一代代新人。
而此次电影《布德之路》,是布德的事迹首次登上大银幕,鲁坚在开机仪式上表示,影片将采用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史诗叙事方式,“在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草原英雄人物的同时,全景式地展现从西藏和平解放前到西藏自治区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西藏社会制度跨越千年的历史巨变,通过对布德这一草原英雄人物的描述和刻画,反映出广大藏区农牧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之路,再现西藏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的繁荣发展。”
布德的孩子同珠扎西,如今也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依然在布德的故乡巴青县生活和奋斗。在开机仪式上,同珠扎西也难掩激动:“今天父亲的故事将要被拍成电影,从小听到大的故事能出现在电视上,自己心里非常高兴。感谢党和政府这么多年的关心关怀,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原汁原味展现影片的“西藏气质”
鲁坚是影片《布德之路》的导演,也是编剧,这是他首次尝试西藏题材影片的创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鲁坚提到最多的词是“使命”,去年一个机会,他从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听到有机会能参与拍摄制作一部关于西藏历史发展的红色题材影片,“当时我一听到’西藏’两个字,就决定不管是怎样的条件都要接下来,后来来到西藏实地考察,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一定要尽全力做好这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献礼片。”
在剧本创作阶段,鲁坚在讲述布德成为英雄的故事的同时,还特意增加了少年布德作为一名农奴的悲惨生活的描述,希望能通过布德的一生来体现西藏的发展之路,布德之路也是西藏发展之路的缩影。
为了更原汁原味地展现影片的“西藏气质”,鲁坚选择的电影取景地主要在那曲市巴青县和山南市,其中三分之二的取景都在布德的家乡巴青县;在演员方面,影片主要角色全部由藏族优秀演员出演,曾荣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男演员的阿旺仁青和藏族演员多布杰分别扮演青中年布德和老年布德,曾荣获第12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的索珍·索朗卓嘎和藏族演员央金卓嘎分别扮演布德的妻子青中年嘎巴和老年嘎巴;此外,影片还将全程采用藏语同期录音。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献礼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对“草原英雄”布德的事迹和精神的宣传和展现有着特殊意义。
那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清科表示,60多年过去了,布德这一部民族团结的“活教材”,至今仍然在教育感染着一代代新人。电影《布德之路》首度将布德的事迹搬上荧屏,再现了西藏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繁荣发展,反映了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之路。
“电影《布德之路》的拍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布德家乡人民的心愿。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那曲文化品牌。也相信这部电影可以拍摄制作成为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时代文化精品。期待这次拍摄能够开启一扇展示那曲的窗口,成为那曲发展又一个鲜明注脚,让更多人认识那曲、走进那曲、结缘那曲。”周清科说。(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