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电影频道制作播出的《温暖有光放映队》横贯祖国十省的光影之旅正在进行时。近期,“温暖有光放映队”分别来到贵州榕江和河南信阳新县,将电影和爱传递到那里。
记录榕江幸福色彩 点亮侗寨脱贫致富路
伴着侗族大歌的优美韵律,林永健和放映队队员任敏、杨伊琳,在深山侗寨看到了蓝染技艺浸出的幸福色彩,听到了“体操之乡”拼搏不停的呐喊口号,更感受到了返乡赤子毅然承继传统的恋乡情浓。
“去年只有50亩左右,县政府带头种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回想往昔,倚山人手工作坊主理人杨成兰满是感慨。2016年3月,她辞去贵州民族大学教职工作,在丈夫陪伴下毅然回到家乡,开启一段属于自己、更属于榕江县丰登村的创业故事。
曾经只有猪圈“驻扎”的荒坡,而今已被杨成兰改造为木房林立的蓝染工作坊。一节蓝染“通识课”上,孩子们在她带领下认识了可染用的板蓝根枝叶,“温暖有光放映队”队员们也用这“大自然的颜色”实现了染色初体验。
尽管已离开大学课堂,可大家口中的“兰兰姐姐”依旧透过教习蓝染技艺,在家乡孩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身上诠释着教育的意义。“看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慢慢失去了、没有人去传承了,个人觉得非常非常可惜。”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杨成兰的创业项目自然也担负着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责任。途中,“温暖有光放映队”见证了其中的感动时刻:此前只当织布是自家供给的一位老人,靠居家织造的布匹赚来了3300元工资,“辛苦都值了。”
染料种植、手工织造、布匹染色……全产业链推进下,包括众多留守老人在内的当地300余人实现就业,早早吃上了庆贺脱贫的“年薪饭”。与此同时,纵深的发展前景及免费的技术培训也让村里更多的年轻人自愿留下来传承手艺。而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源源不断的订单,更令榕江蓝染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和杨成兰一样重回大山的,还有榕江县体育训练中心体操项目总教练魏红。
为托起新一代体操少年飞出大山的希望,魏红在2008年大学毕业后便选择回乡工作。即便要面对与在上海生活的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残酷现实,她从不后悔自己这份“任性”却伟大的选择。“体育,对于我们这种从大山里面出来的孩子,真的有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在本级彩票公益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实施“雪炭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援建综合性公共体育设施,加快贫困地区体育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
“体操这个项目,很多家庭贫困的孩子可能学不起,而有了体彩公益金的免费支持,大山里的孩子也能走出去。”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这里的娃娃们从小就享受着免费的“公益体操课”。发展体操启蒙教育,不仅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还是一个让山里孩子走出去,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给贫困家庭带来了更多希望。
伴着榕江每一代少年远飞的,永远都有侗族大歌的动人旋律。在加所村,“温暖有光放映队”现场聆听着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被尊为“歌师”的胡官美老人的动情吟唱,纷纷沉醉于那饱含生活情致的声音世界。
在林永健看来,既是民族的、又属于世界的侗族大歌,恰恰代表并引领着榕江无论物质还是文化层面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精神——这与近年来不断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走出去”、同时以现代化制作手段被世界影迷广泛接受的中国电影不谋而合。
侗族人有句老话:歌养心,饭养生。夜幕低垂,“吃相思”长桌宴随着《拦路歌》的迎客气氛开席,“温暖有光放映队”所精心准备的电影《大鱼海棠》也准时放映。
红色基因文体传承
《温暖有光放映队》践行大别山精神
日前,而在大别山精神感召下,“温暖有光放映队”队长林永健与队员丁柳元、孙甜甜,以文体层面的红色延伸为这次捐赠注入新的时代力量——寻访革命故事传承人的旅程,温暖有光。
“来到革命老区,我总是觉得要把这种精神传送下去、传扬下去,这可能对下一代更有帮助一些。”面对鄂豫皖苏区将帅馆雄壮的“将星璀璨”铜雕,林永健下定传承历代英烈铸就的大别山精神的决心,旋即与曾塑造江姐等女英雄形象的丁柳元一道开启红色故事讲述者探寻之旅。
最终,一路见证新县美丽乡村新面貌的“温暖有光放映队”不负众望,成功将两位“有故事”的英雄后人——吴世友与刘小妹请到孩子身边。在新县箭河乡红色历史悠久的列宁小学,“温暖有光放映队”新晋队员孙甜甜正式“报到”。
而与列宁小学曾经“边教学边劳动”的教育理念相似,新县也将已建成的省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与耕地及山林相连,令孩子们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能不忘来时路、亲近大自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穿新县山林的登山步道,不仅连接着这里几乎所有红色美景,更托起强健老区人民身体的踏实梦想。在体彩公益金资助下,新县登山步道已修到第三期,全长300余公里,令“挺进大别山”之行在新时代更加便捷。
为贴近体育所呼应的大别山精神,“温暖有光放映队”特别选取了作为河南名片的电影《少林寺》。据了解,从新县走出的开国上将许世友也曾在少林寺中习武。带有中国传统体育特色的武术,在当下仍不断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代代传扬。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