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名单公布,山西省长治市银光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在荣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后,第八届再度蝉联这一殊荣。长治银光院线现拥有176支放映队,300多名放映员,承担着全市3387个行政村、265所寄宿制学校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2020年放映公益电影43029场,他们用赤诚奉献为基层的夜色添上一道闪亮的银光。
他们把“公益”做细做实
近年来,长治市银光院线以“让农民群众看好电影”为宗旨,扎扎实实把基层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做实做细、做到最好。
农村基层放映、观影条件简陋,是基层文化服务的短板。为尽快补齐这一短板,长治银光院线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电影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长治市长子、沁源、屯留和平顺四个县,建成了山西省首批农村公益乡镇影院。平顺县三里湾村乡镇影剧院,是山西省首家乡镇3D影院,影院的建成不但迈出了探索“公益+商业”放映模式的步子,而且让群众从露天看电影转向室内看电影,从站着看变为坐着看,从季节受限变为一年四季能看,从只能夜晚看变为白天也能看。
长治银光院线把社会效益放在放映工作的首位。每年在全市265所农村寄宿学校公益放映2385场;积极寻求财政支持,启动了长治市社区公益电影放映行动,“十三五”期间在主城区55个社区放映2640场,观众达164.32万人次;在社区、广场、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进行“我和我的祖国”、“同心迎小康 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放映活动;组织文艺轻骑兵电影小分队开展 “精准扶贫 电影助力”主题放映活动,广泛传播了致富光荣的正向能量。
他们把“创新”用好用活
长治银光院线依托实践,不断探索工作方法、经营方式的创新,推动电影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利用农村电影市场受众多、覆盖广的优势,拓展映前贴片广告放映,宣传长治旅游、消防安全、交通法规等生产生活知识;先后与中德管业、长治银行、清华机械厂等合作,进行商业放映3200场。
结合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产品需求,积极开拓电影拍摄和发行业务,2016年拍摄发行戏曲电影《母亲》,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弘扬正能量,已在节目平台发行17万2752场,荣获山西省优秀故事片奖、山西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9年拍摄发行科教片《广场舞有益健康》,订购量已达62245场,连续四周占据全国科教片订购榜首,丰富了群众文化产品供给。
放映、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增强了农村电影事业的自身造血功能,收益用于升级放映设备、购买放映车辆、改善放映队伍工作条件等,有效反哺了公益放映事业。
他们把“管理”抓紧抓严
长期以来,长治银光院线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抓手,淬炼出一支党性强、素质高的放映队伍,打造了基层文化服务的“银光”品牌。党员放映小分队、党员示范岗,积极承担、完成边远乡村、艰苦条件下的放映任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分布在各个乡镇的公益放映员在党员带动下担任防控宣传员,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
长治银光院线立足实际制定实行23项放映管理制度,对放映员着装、放映场地选择、银幕悬挂、电线接入、工作用语等进行了全方位、全环节、全流程的规范,实现了标准化放映。成立了由农民代表、学生代表、工作站站长和院线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影片订购选购小组,从选片源头开始最大限度满足观众需求。组建微信实时监管群,配合GPRS数据回传、GPS定位、回执单等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对放映过程进行跟踪监管,保证了放映场次和质量,放映故障率由原来的5%下降为1%。编印《农村电影放映员技术、技能培训教材》、《长治市农村公益电影复工复映防疫指南》,举办放映员技能竞赛,疫情期间在全国电影系统中首家对工作站长、财务人员、放映员进行微信直播岗前培训及线上考试,经常性组织电影技术员参加国家级培训交流,多名技术骨干受邀参加全国设备巡检及技术指导,通过培训交流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受到群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