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钟惦棐电影评论基金发布会和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在重庆江津举行,专家们围绕“中国电影评论与电影强国建设”、“钟惦棐经验”等议题展开讨论,大家发表了很多精彩的观点。回想64年前,钟惦棐先生“敲响”了《电影的锣鼓》,64年后,中国电影界敲响了电影强国的锣鼓。
仔细比较,两次锣鼓的敲响既有很多相同之处,又有螺旋式上升和质的飞跃:钟惦棐之所以敲响电影锣鼓,是因为相当一批电影没有观众,钟惦棐列举了一批电影的上座率和电影票房:“《一件提案》的上座率是9%,《土地》是20%,《春风吹到诺敏河》与《闽江橘子红》是23%,……1953年到1956年6月,国产片共发行了一百多部,其中有70%以上没有收回成本,有的只收回成本的10%,纪录片《幸福的儿童》竟连广告费也没有收回”(《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第440页)。所以,钟惦棐敲响的电影锣鼓传递了这样一些含义:“电影——这一群众性最广泛的艺术究竟应该怎样才是”,“……最主要的是电影与观众的联系,丢掉这个就丢掉了一切”。钟惦棐锣鼓的主旨是重视票房、重视观众。钟惦棐针对有些人对“重视票房”的偏见特意强调:“绝不可把影片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影片的票房价值对立起来!”
眼下,我们敲响了电影强国的锣鼓。电影票房,特别是国产电影票房在本土电影市场总票房的占比和世界电影票房中的占比成为衡量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准之一(见谭政、张燕《电影强国评价体系与中国电影提升》)。电影强国的锣鼓使得强调电影票房不再心虚、不再含混,得以理直气壮。正因为如此,主管部门和电影企业组织上座率高的商业电影导演和创作团队拍摄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分别取得了31.7亿和28.29亿的好成绩,这是以往常拍主旋律电影的导演团队难以想象的。这些导演团队之所以被淘汰,因为淘汰的是“政治标准唯一”的旧观念,没有票房,政治标准以及核心价值就是零传播。取得了票房,就是取得了电影与大众的共情,这是因为电影重视了普通百姓的个体的价值,呈现了个体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大众审美与主流价值相向而行,实现了同心圆,电影创作从观众和市场的需求出发,通过塑造普通人的形象,体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引发观众的共鸣”(尹鸿《2020中国电影产业备忘》)。
钟惦棐在敲响了电影锣鼓的同时,指出了供给侧出现的根源性问题: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行政命令粗暴干涉电影生产,当下电影行业不断反思电影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发出“供给侧的改革”的呼吁,不断强调电影工业的升级换代,而电影工业的强大,驰名中外电影企业数量的增多是衡量电影强国的又一标准。在“电影强国”的使命性目标的激励下,电影理论批评不能仅只涉及对电影成片的评论,还应扩展为对整个电影工业、电影创作、电影生产体系的建言献策,如此才能发挥电影强国建设的智囊作用。这样,在电影理论批评界,需要在电影工业、电影创作生产各个领域内长期深耕细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专家,及时地对电影工业流程上的各个环节进行中肯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理论的指导,电影理论批评针对电影工业不同环节的专业性分工,也是建设电影强国智库、敲响电影强国锣鼓的关键环节。
(作者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