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行业建立中国电影美学及中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呼声中,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和北京电影学院指导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近日举行了“罗艺军与中国电影美学研讨会”,来自中国影协、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的代表、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
已故中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原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罗艺军先生,生前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美学思想和中国电影民族化的研究,为后来电影学术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对当下中国电影美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根基。
专家们认为,在中国电影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罗艺军首先是中国电影民族化坚定的倡导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罗艺军是中国电影民族化坚定的倡导者、阐述者、集大成者,他的民族化理论体现了文化的主体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立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认为,罗艺军是中国电影理论的旗帜性、标杆性人物,他是中国电影理论民族化建构的重要倡议者和践行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认为,罗艺军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中国电影理论这一命题,源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先生在晚年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民族化的研究,且站在世界的角度,东西贯通,不断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用“通古而不迷古、痴洋而不崇洋”来概括罗艺军的学术观念,从理论研究和著作编纂两个方面,阐述了他对西方电影、理论的引进以及对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指出,罗艺军始终都以世界的眼光建构中国的民族电影美学,将世界经验作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基础,用世界视角审视民族电影的发展,将其与世界电影形态的主潮进行科学对接。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原副会长、《电影艺术》杂志主编王人殷回忆,罗艺军在80年代就提出了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问题,并指出了乡土电影、典型性与民族化的关联,提出从中国传统意境美学的角度发展民族电影的观点。原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李梦学通过对《电影民族风格初探》与《电影民族化辩论》的重读,梳理了罗艺军对中国电影民族化问题的思考与研究,认为他的观点不仅涉及电影民族化的问题,还传递出中国电影美学的魅力与气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指出,罗艺军的民族化理论始终体现着他对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自觉追求,其中不仅有对传统美学的分析,也涉及了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对比,是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全方位研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问题进行了追溯、细分与拓展,并指出罗艺军是推动中国电影理论民族化的重要实践者,他的学术成果始终伴随着后辈电影学者的成长。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通过细读罗艺军有关西部电影的论著,认为他对西部电影的研究具有开创先行的胆识,为中国电影发掘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境遇。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赵卫防通过比较的视野,认为相对于钟惦棐、郑雪莱的理论,罗艺军也是一位中国特色电影理论体系的重要倡导者,且具有践行者的意义,他参与创立的金鸡奖也是构建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重要实践。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虞吉认为,对罗艺军的理论思想研究还应将其还原回历史的文化与学术生态中进行,对其复杂性进行充分认知与阐释,才能对先生的学术成果予以全面继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黄望莉从文艺的社会功能与传统文化的惰力、电影与历史阐述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现象三方面,把握罗艺军关于电影民族化的美学思想,从另一视角阐释了这一美学理论的复杂性。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编审甄晓雯认为,罗艺军的《二十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填补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著作的空缺,并以高度的理论敏感反映出对中国电影理论宏观性、全局性的思考。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副编审檀秋文认为,罗艺军先生对20世纪中国的解读可以用“西学东渐”、“救亡图存”来概括,并以此思考了中国电影作为舶来品,如何建立自身电影美学传统的问题。
◎ 当下启示与现实意义
罗艺军的理论观点影响了几代中国的电影学者,在当下依旧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充分肯定了罗艺军对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做出的卓越贡献。并指出中国电影当前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充分显示了自身的强大韧性和巨大空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影更应担负起历史责任,与人民同行,为英雄立传。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指出,罗艺军也是电影事业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电影教育和学术发展中重要的培育者和引领者,在电影民族化理论研究的方向、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电影实践等层面,给予当下学者深刻的启示。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指出,罗艺军在学术研究中的精神风范值得后辈学者敬仰,在新时代,电影学者应继续坚持电影理论的正确方向,明晰电影理论的基本命题、保持优秀的理论品格和生动的理论形态,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通过细读《中国早期电影理论观念和电影文化思考》一文认为,在研究中,应以辩证的方法弘扬民族传统,关注西方理论的本土化转换,从中国电影中寻找中国电影学派的立学根基和立派之本;在创作方面,通过2021年的春节档,反思了中国电影创作在电影娱乐美学的鼓励下,品位缺失与审美缺陷的问题。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认为,罗艺军的电影美学理念为当今中国电影的美学发展做出了前沿探索和道路指引,在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国电影美学之间建构了研究框架,且细化了中国电影意象造型美学的研究。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在通读罗艺军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后,用“因勇成文,聚文成史”概括了先生的学术研究和精神风范,同时反观自身,指出当下在学术研究中,因反复申论导致的学术浪费问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左衡从罗艺军的文风出发,探讨了他在表达中以执行力和经验为主导、以寻找为中介,以逻辑归纳为升华的三个书写层次,引出了在当前美学探索中关于哲学、复古等原则问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认为,罗艺军的理论著作大致分为对“十七年”电影时期的反思、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建构以及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研究三类,这些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对当前的电影界依然具有启发性。
◎ 人品与学品
罗艺军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学术方面的成果,其人品与学品都将作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供后辈学者传承与学习。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罗艺军体现了中国电影评论面向实践、面向银幕、面向观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气质和优秀传统,拥有一位批评家的胸怀和雅量,这也是当前电影学者所需要的人品与学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指出,罗艺军具有从学术出发,不被政治左右;实事求是,不唯权威至上;注重学术与实践的关系,不受学术观点与宗派影响的关于“仁”的品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认为,罗艺军不仅是电影研究方面的集大成者,而且是一位具有人格典范的批评家,其人品与学品可以用直率、善意、精道来概括。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回忆,罗艺军是一位观点鲜明、敢于坚持的学者,通过《关于<武训传>批判》、《夏衍未实现的电影遗愿:修改<中国电影发展史>一、二卷》等文章可以看出,他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不惧权威的学术品格。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从“罗艺军如何成为罗艺军”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品格,同时认为他参与创办的金鸡奖评奖活动开创了中国电影新的文化格局。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以“写评论就是写自己”为题,从罗艺军的生平事迹中阐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诗性品格,并将其提升到文明建设的高度。《电影艺术》杂志原编辑部主任陈宝光回忆了当年与罗艺军先生的私人交集,以艺术人类学的新视角对先生的人品、学品进行解读。
中国电影出版社离休副总编辑、罗艺军先生的夫人徐虹女士对研讨会的举办单位和前来参加会议的嘉宾、专家、学者们表示感谢。同时回忆了她与先生一起走过的79年时光以及共同从事编辑和电影评论工作的经历。
最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对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总结,并对中国电影今后的理论发展提出美好愿景。张卫认为,此次研讨会中,各位专家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畅谈了罗艺军与中国电影美学建设的理论贡献。
一是围绕罗艺生对中国电影民族化美学的倡导和贡献,以及先生通过国际视野、民族维度对中国电影美学做出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阐释展开,认为其为中国电影建立文化自信、建构中国电影学派、保持中国电影品格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高度评价了罗艺军参与组织的金鸡奖评奖活动,在主持金鸡奖时提出的“学术”、“民主”的评奖宗旨开创了中国电影界的评奖新风;三是专家对罗艺军在《电影艺术》杂志担任主编、在中国电影评论协会担任会长时,从事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四是围绕罗艺军参与的关于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等方面的重要文献梳理工作展开讨论,认为这是对中国电影美学和理论的宏观性、整体性的思考成果,为中国电影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是从罗艺军的人品与学品角度展开研讨,高度赞扬了他的人文品格与独立精神,同时指出他的人品与文品,是留给后辈学者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