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西藏发生了一场由地方反动上层策划发动并迅速被平息的武装叛乱,随后中央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2009年1月,西藏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50年后为何还要回望那段历史?因为那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节点,它结束了旧西藏延续了600多年的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社会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后不久, 八一电影制片厂即开始策划拍摄以西藏民主改革为背景,反映新旧西藏社会对比的电影《农奴》。该片于1963年上映,它讲述了在旧西藏,身为农奴的强巴因偷吃寺庙的供果而被罚为哑巴,倔强的他从此不再说话,直到人民解放军的到来才帮助他获得彻底的解放,他终于开口说话。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在西藏拍摄的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完全由藏族演员主演的西藏电影,其中包括男主角旺堆在内的很多演员过去就是农奴,他们的亲身经历使得这部揭露旧西藏黑暗农奴制的电影更具说服力。影片的上映轰动一时,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专门接见影片主创,对他们提出表扬和鼓励,剧组被邀请参加1965年国庆十五周年的天安门观礼,并且安排了一辆以电影《农奴》为主题的彩车驶过长安街。
《农奴》的成功可以算作一次电影在执行国家意志、体现国家诉求上的重大成功。其后199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反映上世纪初西藏第二次抗英战争的《红河谷》,兼顾历史性和商业性,在当时也获得较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农奴》的成功和它背后的创作发生背景,对我们如何认识和发展今天的西藏电影,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毫无疑问,西藏对于我国的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1959年3月西藏反动上层的叛乱背后离不开境外敌对势力的插手,这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国力孱弱的情况下所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
另一方面,就国内来说,限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祖国内地的广大人民对西藏的具体情况还是非常陌生的,对于西藏发生的武装叛乱和接下来实行的民主改革也缺乏深刻和具体的认识。《农奴》的拍摄首先要解决的是向全国人民生动展现旧西藏的基本面貌,然后表现在共产党领导下新西藏发生的变化,这背后才是加强内地和西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这一根本目的。
5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巨大的提升,西藏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电影的创作生产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国家完全主导变为国家主导下的高度市场化,电影开始更加注重娱乐性和多元性。
但是,同50多年前相比,国际国内的涉藏议题从某种层面来说,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中国的快速崛起一方面为自己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但同时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围堵”环境,所谓的“西藏问题”仍旧是国际反华势力纠缠不休的几个主要议题之一,西藏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旧是敏感的。从这个角度说,西藏电影必定不同于内地其他高度市场化的电影,它始终应该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
就西藏和祖国内地本身来说,情况也有新的变化。西藏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就,与内地的差距显著缩小,整个社会经济面貌发生深刻改变。而内地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限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西藏的发展水平同内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虽然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既往的地域束缚,内地同西藏的信息交流更加便利和发达,但网络时代信息交流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以往国家为主导的信息传递。内地对西藏的认识正在发生一种微妙的变化。著名学者沈卫荣曾在文章中介绍过西方社会在自身不同发展阶段对西藏认识产生的变化,即从早期将西藏视作落后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到后来将西藏作为解决自身社会发展矛盾的“香格里拉”,也就是一种东方主义的想象。沈卫荣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产阶层的急速壮大,中国社会似乎也在重演西方社会对西藏的认知变化,一种自我东方主义正在形成,“冒牌活佛”的泛滥和丁真的出现似乎就是这种现象的注解。
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两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都强调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做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应该加强西藏同内地的交流交往交融。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环境来看,今天西藏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和50多年前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延续性。今天,电影还是人民群众喜爱的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在对外输出中国价值观、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对内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上也并没有发生改变。
今天我们的涉藏电影在艺术表达上获得了更广阔的的空间,更多本土创作者展现出了优秀的艺术能力,但是我们在创作涉藏电影时并不能忽视它特有的政治属性,艺术表达和宣教功能也并不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今天的涉藏电影创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50多年前,《农奴》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了当时西藏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家对于涉藏宣传的需求,同时它在艺术上的探索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对今天的中国电影人是一个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