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延安——这座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古老城市,因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神圣地位被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在延安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精神动力。
电影与延安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政治部设立了延安电影团,摄制出《延安与八路军》、《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等新闻纪录片和《白求恩大夫》、《延安各界纪念抗战五周年》等新闻素材,积累了重要的革命史料,为开拓和发展人民电影事业作出了贡献。
随后的几十年间,电影人还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回延安》、《张思德》、《延安电影团》、《难忘的岁月》、《南泥湾》、《延安游击队》、《延安往事》、《心向延安》等多部反映、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电影作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崇高责任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以电影的方式展现延安精神更加直观,更具有感染力,可以起到更好地传播效果。这些反映延安精神的影片,以及更多影片中反映延安精神的段落,如串起的珍珠一般,让人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整体性的认知与理解。
◎ 以真情实感塑造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
在众多反映延安精神的电影作品中,《周恩来回延安》以饱含深情的镜头回顾了周总理在1973年抱病回访延安的真实故事。该片立足于真实的周恩来形象,经过电影艺术的再加工,重新唤起了人们心目中那个可敬、可亲、可爱的周恩来形象。
回顾影片创作历程,导演吴卫东坦言,从报告文学到电影作品,最大的挑战就是,“真实还原”还是“选择性的使用素材并加以艺术化处理”。他认为,在不偏离主题核心框架下,虚实相加为主题服务做艺术化处理,这已经是普世认同的一种艺术创作方法。《周恩来回延安》自然也不会例外。
最终,创作团队选择通过周恩来总理的独有视角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13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四个时空交错进行的艺术手法讲述了周恩来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历史与现实打通,创新而巧妙地串联起了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
吴卫东表示,年轻的电影观众对总理、对历史背景了解甚少,如何才能让年轻观众愿意看这部电影、看完电影不反感,是个非常有难度的课题。
在创作中,吴卫东坚决杜绝“假大空”这样的情节、表演以及台词在电影中出现。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总理的吉普车陷在了河滩的淤泥里,老乡把车生生抬出了淤泥坑,挪移到了一旁。总理被群众的热情与淳朴感染,下车与老乡们问好。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远处的百姓因为人多,看不见总理,在河滩上捡石块垒起一个高台,让总理站上去和群众讲话。但吴卫东认为这个场景“有些刻意而为之”,最终处理为“总理一回身站在吉普车踏板上”,自然而真实。
真实还体现在人物情感的表达上。吴卫东表示,总理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他的品格决定了他与人相处的方式。他对毛主席是尊敬的,对爱人是尊重的,对延安的乡亲们是关爱的。
“我不想把总理塑造成为一个刻板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真情实感的人。延安人民养育了中国革命13年,总理在阔别延安24年之后的重回。看到延安人民群众竟然连饭都吃不饱。此情此景,作为一国之总理,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吴卫东阐述称,片中,总理在四场戏里特别动情留下了眼泪,分别是请老乡吃小米饭,河边对抬车的老乡们讲话,去看望为了救他而牺牲的战士的母亲,夜里看到露宿广场上等着天亮送他的乡亲们。这四场戏,无不说明了总理是可敬的,延安人民是可爱的。
吴卫东表示,《周恩来回延安》通过总理回延安那短短的22小时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充分、全面、生动地呈现出了为人民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这些延安精神在影片中都有对位的戏来呈现。
饶曙光对《周恩来回延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影片在兼具高品质与丰富的内涵,虽然不是全景式的展现延安,却通过周总理的视角,带领观众回到了延安。
“刘劲老师的表演有非常强烈的代入感,生动、丰富地塑造出周总理的形象。”饶曙光说。
◎ 大题材小切口,大人物小细节
电影《难忘的岁月》以艺术的手法讲述了陈云同志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故事,是第一次把延安时期党建工作搬上大银幕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空白。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的力量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员人数由4万余人发展到121万人,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政党。《难忘的岁月》导演史凤和认为,影片一定要真实地再现陈云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开创性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广招天下士,诚纳四海人。”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大、由弱变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的史实。他立志要让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演绎成为一部鲜活生动的电影。
为了艺术展现这段重要的党建历史,还原革命圣地的火红年代以及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导演史凤和与影片总协调葛燕萍夫妇将家中的书房变成了微型“史料馆”,习惯于手写创作的史凤和逐字逐句雕琢剧本,创作期间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谈剧本。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徐建平说,“毫不夸张,这部电影的剧本装了足足一麻袋。”
史凤和表示,《难忘的岁月》所展现的这段故事让记忆留痕,让当下人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但如何同时表现两位政治伟人,在同类影片中是极为罕见的。在他看来,此前的作品《毛泽东与齐白石》描写的是“诗人“毛泽东和“画家”齐白石,两个伟人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里,让史凤和“犯了难”。
创作过程中,史凤和不断提醒自己和创作伙伴,这是一部故事片,不是文献片,也不是纪录片,要走进这段历史,走进伟人的世界,只有把视角下移,才能编织美好感人的故事,否则就失去了故事片的属性。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是我们永远遵循的创作宗旨,所以我定下了一条准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挖掘人物的行为轨迹和情感轨迹,感染观众,打动人心。”史凤和说。
最终,该片采用朴实无华的叙事方式和散文诗手法,以散点式结构、多角度叙事、拼图式构思,勾画出不同的人物群像,题材选择眼光独到,艺术视角,人物造型塑造的新颖性,令人印象深刻。多位电影界专家表示,精心构造的剧本,给人印象是形散神不散,散而有序,散而有中心,达成更加生活化的效果,使人倍感亲切。
史凤和也继人物传记片《袁隆平》、《毛泽东与齐白石》后,又完成了一部大题材小切口,大人物小细节的作品。他谈到,拍摄《难忘的岁月》能让我感知革命前辈、历史伟人博大的爱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弥足珍贵的机会,让我深入了解历史,重塑信仰。
◎ 创新切入视角与艺术手法
提炼出对延安精神的诠释与解读
大银幕上还有不少反映延安精神的电影,这些作品或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现延安精神;或不是直接聚焦延安时期的历史故事,但其中也可以提炼出对延安精神的诠释与解读。
例如电影《张思德》,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这个平凡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该片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演讲《为人民服务》而创作。《红星照耀中国》采用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讲述了他突破重重封锁前往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见证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迷人风采,并向全世界第一次揭示“红色中国”秘密的一段真实历史。《黄克功案件》以1937年陕甘宁边区的一桩审判为主线,借鉴悬疑类型片的创作手法,展现出使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共产党人从严治党依法治军的坚定意志。
饶曙光表示,《张思德》展示了延安官兵一致、官民一致的状态,《红星照耀中国》诠释延安蓬勃向上的状态以及领袖与人民的鱼水之情,《黄克功案件》写出了延安时期党对于法治精神的推崇。他认为,这些影片都遵循现实主义的路线,注重从人物性格出发,从生活、历史的真实出发,呈现出生动的延安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好发挥电影特殊重要作用,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国家电影局于4月起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光影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吴卫东表示,电影是非常综合的艺术类型,它集合了文学、导演、摄影灯光、美术造型、表演、音乐、声效、CG特效、剪辑等等艺术门类;又有特定的叙事语言方式,可以把100年来的时间、事件、人物浓缩在120分钟里面;也可以把一个几分钟的事件扩张成120分钟的故事。电影可以全方位情景再现中国革命的艰苦卓越,全景展现与微观洞察。这种大银幕的视觉冲击、生动性、娱乐性与代入感是其他所有艺术类型无可比拟的。
饶曙光希望,能够在大银幕上看到更多反映延安精神的作品,以电影的方式展现延安精神更加直观,更具有感染力,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