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演员陈建斌首部转型拍摄的黑色喜剧电影《一个勺子》收获好评,让极具个人风格的“陈氏幽默”大放异彩。
时隔五年,导演陈建斌第二部自导自演的黑色喜剧电影《第十一回》终于带着浓浓的陈氏风味奔赴而来。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信念的故事,主人公马福礼因经年旧案而四处奔波,又因家庭矛盾而焦头烂额,他在一团乱麻的人生中不断寻求真相,逐渐缕清、摸准、看透了生活的意义。
《第十一回》是一部个人风格非常浓郁的喜剧电影,人物荒诞行为被“合理化”展现之后,形成既矛盾又合理、既朦胧又真实的感受,且处处展现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在荒诞幽默包裹的外壳下,陈建斌将个体与生活、梦幻与现实、虚无与真相交织错落,令人捧腹后仍留些许意犹未尽。
而这种意犹未尽,也是属于每个人现实生活的“第十一回”。
◎ 从《如是我闻》到《第十一回》
《第十一回》并不是电影原本的名字,起初这部电影叫《如是我闻》,源自佛经里的一句话。陈建斌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这四个字特别好看,很有意思。”
直到电影摄制完毕,剪辑的过程中,创作团队把原本的内容剪成了章回体,一共有十回。于是,陈建斌冒出了一个想法,所谓“第十一回”,是电影放映结束后一个全新的开始。“哪怕这个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商业性,但我非常喜欢。当电影结束,观众走进生活,才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第十一回’。”陈建斌说。
一个看似戏剧性的片名诞生过程,恰好和电影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某种呼应。
电影《第十一回》将戏剧融入其中,并且贯穿整个故事,给人一种戏剧和生活相互交映的感觉。陈建斌认为,戏剧和电影本来就是一体的,电影的本质就是来自于戏剧。电影与生活、戏剧与生活的关系,也都是共通的。
正如影片中多次出现镜子折射,马福礼被投射到电视机屏幕上的片段。陈建斌认为,这就是戏剧和生活的关系,剧场和生活的关系一样,原本就都在一个体系里。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表演,将每个人的人格,分为真正的自己和表演出来的自己,这也是非常有戏剧性的。”陈建斌说。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第十一回》折射出底层人物的生活现状,也探讨了“何为真正的自我”这一命题。
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拥有不同的两面,一面映射现实,一面则只能隔屏窥探。憨直老汉马福礼因自己心中的真相几番辩解,话剧团导演胡昆汀因案件的普世认知陷入“被改戏”风波,在不断“撕扯”的过程中,“马福礼A”与“马福礼B”由此而生,舞台上的胡昆汀、贾梅怡则渐渐与现实中的李建设、赵凤霞产生重合,人对戏达到了更深度的理解。
影片中真实与虚幻交织错落让人产生一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强烈感受,人物与角色不分你我,就好像现实中人不得已而带上小丑面具展露A面隐藏B面,却在不断扮演中渐渐分不清哪个是真实,哪个是假象。
对此,陈建斌解读称,人要追寻自我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何为自我”。他说,“从历史的角度说,人曾经在这个时空中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但我们有些时候对所经历的事情,并不是特别明晰与确定。”
例如马福礼,虽然他是当事人,但并不了解真相,只了解自己看到的部分。陈建斌说,也许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生活里的真实。这是胡昆汀和贾梅怡一直在戏里寻找的,也就是胡昆汀说的迷人的、庞大的、深刻的东西。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排这部戏,能够排到哪里,能够找出什么样的真相,只是在做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创作。但没有想到通过艺术,他们最终找到了生活的真相。”陈建斌说。
◎ 我们不比老马聪明
电影中,主角马福礼因涉事旧案新拍话剧而成为大闹剧场的“常客”,为了捍卫自己口中的真相他使出浑身解数阻止排练,却意外窥探到当年案件的全貌。
在这个过程中,马福礼不断的征询别人的意见,是个看似有些“拙笨”的人。但在陈建斌看来,老马和每个人一样,老马不笨,我们也不一定很聪明。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手机里看一些鸡汤类的内容、一些励志的推送信息,这些内容就好比老马打听来的消息,这些内容的背后,隐藏着资本,也蕴含着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陈建斌说。
在大众看来,卖早点的老马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他与金财铃和金多多是非常大众的一个家庭。但陈建斌认为,本质上没有“小人物”或“大人物”,在历史的车轮面前,大家都是渺小的“小人物”。不论是所谓的什么阶层,每个人都和老马一样,认不清自己,认不清自己的生活。
“不论是老马,还是《一个勺子》里的拉条子,都是有很多认知上的不足。作为创作者,我对于我、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了解都不满足、不清晰,这些疑问、疑惑投射到角色身上,让角色带着我们去思考、去追寻。”陈建斌说。
◎ 信念,要有信念
“信念,要有信念。”这是陈建斌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
信念,一直贯穿着整个故事,同时也是电影积极、正能量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在陈建斌看来,有信念,爱情才能称为爱情,家庭才能称之为家庭,生活中大家坚守的、异常珍贵的东西,基石都是信念二字。相反,如果没有信念,生活就好比空中楼阁,也像是沙子铸起来的堡垒。
“因此,我们的生活必须要有信念,它可以赋予生活强大的力量,也可以给你生活的真相。希望每一位看过电影的人都能怀揣信念,都能从中得到力量与启发。”
◎ 陈建斌谈与牛犇合作:他一直在镜头前奉献真实的自己
《中国电影报》:电影中,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犇饰演热心肠邻居大爷。与牛犇的这次合作,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陈建斌:牛犇老师非常敬业,我们拍完一个镜头,需要重新布光,他坚持不回去休息,就坐在片场的台阶上。他告诉我,不希望离开现场的氛围,离开角色。我非常感动,他这个年龄还真么认真对待表演、对待创作。
《中国电影报》:牛犇老师饰演的角色亮相不多,但趣味十足。他代表着生活中哪一类人?
陈建斌:生活当中有很多热心肠的人,他给予你的帮助是无限的。在你需要的时候,这种帮助就是及时雨。但当你不需要的时候,他仍然帮助你,会对你的生活、心理形成非常大的伤害。这个人物告诉我们,热心肠有可能会办坏事情,甚至会伤害到别人。
《中国电影报》:您还记得第一次看牛犇老师演戏是什么时候吗?
陈建斌:我小时候第一次看牛犇老师的戏,就是《牧马人》。牛犇老师的演技没有痕迹。他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一直是这样,在镜头前真实地生活、奉献出自己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