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荣誉获得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两位院士逝世,引发广泛关注和深切哀悼。这两位老人的事迹都曾被搬上银幕,一部是2009年潇湘电影集团出品,史凤和执导,果静林、徐筠主演的《袁隆平》;一部是2017年上影集团出品,谢鸣晓执导,赵有亮主演的《我是医生》。近日,《袁隆平》导演史凤和回忆了与袁隆平短暂而难忘的交往点滴……
史凤和(右)与袁隆平
“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我始终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往事历历,一幕幕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导演史凤和回忆说,十二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十天,他接到潇湘电影集团董事长周丕学的电话,邀请他出任电影《袁隆平》的导演。5月22日,他就风尘仆仆赶到湖南。在筹备修改剧本时,有幸近距离和袁隆平院士见了两次面。“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袁隆平院士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全世界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不再挨饿!多么朴素的语言,令人震撼!袁隆平院士用毕生的精力践行自己的诺言,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的大英雄,他把绿色梦想的希望写在大地上!”
特殊的5月22日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病逝。2008年的5月22日,导演史凤和奔赴湖南筹拍《袁隆平》;一年后的5月22日,电影《袁隆平》在京举办全国首映式。
史凤和说:“真的是非常巧合!接受拍摄邀请时我高兴万分,又深感压力重重;首映时我如释重负,又心怀忐忑;得知袁老逝世,我更是无比悲痛,又浮想联翩……拍摄《袁隆平》,是我这个‘草根导演’三生有幸!”
新中国成立以来,拍摄科学家的人物传记片像《李四光》、《蒋筑英》、《袁隆平》、《邓稼先》等,并不多见。而创作《袁隆平》时,主人公还健在,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影片如何让袁隆平本人满意、让制片方满意、让市场满意、让观众满意,这些问题一下子摆在了导演和主创团队面前。
“我对自己的定位很低,拍摄的就是芸芸众生的真情实感;但对影片的定位很高,如果我所有关于影片的创新手段,比如散文体结构叙事、交响乐贯穿始终、袁隆平院士本人在片尾亲自亮相等得不到广大观众的认可,那我就是一个历史罪人。”史凤和说。
用平民化的视角来塑造袁隆平
“应该说,袁隆平是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作为创作者,我们一定要摆脱概念化、公式化之窠臼,用平民化的视角来塑造袁隆平,减少人物的神话色彩,努力展示出人物真实生动的人格之美,使其可敬可亲。”为此,史凤和作出三点大胆创新。
首先是打破常规叙述模式,在风格样式上寻求突破。用三个乐章将《袁隆平》分成三段式:求索、坚韧、追梦。三个阶段凸现了他漫漫求索的心路历程,既独立成章,又连成一体。
其二,以生命交响乐贯彻始终,用写意、泼墨式的音乐元素结构全片。他认为这既符合袁隆平独特的人物性格和坚韧、豁达、开朗的情怀,也让音乐有了生命,以角色的身份出演,伴随着袁隆平一路走来。
其三,采用散文体结构叙事,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艺术贵在标新立异,只有坚守创新理念,影片才能出彩,艺术才能升华。”
袁隆平(右)在拍摄现场
请袁隆平来演自己
电影《袁隆平》结尾,袁隆平院士亲自出镜表演,用流利的英文向外国记者介绍自己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请袁隆平来演自己,这也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后来的不少英模题材创作纷纷效仿此法,佐证了《袁隆平》这一创新的成功。
“我们原本是希望袁老能饰演电影中全部的老年戏份,但他实在太忙了,直到最后一天才有时间来到片场,我们才有幸请他亲自演了这段戏。”史凤和回忆,《袁隆平》全片分为过去时和现在时两个时段,既解决了袁隆平本人和演员袁隆平形象对接的问题,又能解决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出国拍摄,只能选用袁隆平影像资料来弥补的缺失。“片尾几分钟,现实中的袁隆平和美国记者绿蒂有一段采访对话,这个构思当时的反响非常好,很多人看了都说是神来之笔。”
袁隆平不唯上、不唯书、不媚俗,可谓“云中白鹤”。通过和袁隆平的接触及他人的介绍,史凤和深感袁隆平是个具有大家风范的大师,坚韧、务实、豁达、严谨,又不失幽默。“他的表演非常放得开,说台词时也很幽默。袁老的英文非常好,他和饰演记者的外国演员全程用英语交谈,还帮那位记者修改了一点台词,让那个演员非常佩服。”
“他不喜欢唱高调,也不会说大话;他痛恨弄虚作假,特别是以科学的名义搞伪科学。拍摄《袁隆平》的时候,我对全体剧组成员提出,袁隆平的精神就是我们的精神,袁隆平的追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在行为举止上,力求缩小和袁隆平的差距,这是基石,更是标杆。拍摄《袁隆平》这部电影,我三生有幸。”史凤和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