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是一部剧情片,我本来想挑这部影片写影评,但看后又觉得无从下笔,虽然它的文化特点是很容易总结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但面对这部影片,我内心有复杂的况味,所以想换一部,因此直接奔向下一个电影院,去看了那部最近被讨论比较多的《九零后》。
《九零后》是一部纪录片——它是一部纪录片么?如果按照中国现代纪录片观念在90年代初形成的标准,它是不是更像一部专题片?它讲述了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几位老人的故事,他们当年求学、抗日、出国,最后为国家造原子弹和搞文化建设,电影宣扬了家国情怀,强化了一些老人富国强兵的愿望。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或可以看作一部以纪录片形式制作的教育片。
它在影迷网站上的评分巨高,大多数人都给了五星的评价。因此已然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影片,它其实预示了一个当下文化实践的重要指标。预示教育片在当下的叙事纯熟,以及观众特别高的配合度,观演共识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达成的。
它在美学和工艺上的确很考究,虽然除访谈外,主要用了简单的CG技术来帮助呈现当年的场景,但显出饱满的诗意和深情。百岁老人们的传奇和讲述,都富有奇观性和励志色彩,他们的语言具有神秘的说服力。
旁白之外使用了一些回忆录中原有的话语,让配音演员根据当年的情境演绎出来,这些做法都可圈可点,拓展了纪录片历史呈现的手段。
纵然如此,我仍然觉得,为这部影片写一则评论,殊为不易,美学上的分析是容易的,而一部历史纪录片,主要在于对历史事实的剪裁和勾连——它建立了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历史客体中拣选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这是纪录片本体中的核心问题——真实问题,真实问题本身就是纪录片的伦理问题。而这部电影对于历史的展现,层次相对单一,目的性也比较强,杨振宁和巫宁坤,他们对于时代的阐述以及人生的感悟,应该有所不同,但在这部影片中被一律化,具有一个共同的叙事指向。要对此片作出相关判断,就需要对那段历史进行完整和深入的研究。而做这一点需要大量工作,实在令我望而生畏。
所以我还是回到《诗人》,来评论一下这部剧情片。我觉得这部影片的思想旨归十分清晰,但是表达上不甚成功。若为它写作一篇影评,我有点拒绝的原因,在于我无法满篇罗列它的不足。有点于心不忍。这部电影的导演刘浩以前拍独立电影,我看过他的《沉默与美婷》等影片,这在当年的独立电影里面算是上乘了。
此番进入院线系统操作电影,他有怎样的诉求和改变?《诗人》的上映,想让我看他在院线系统下所进行的表达,与当年电影表达的隔膜或延续性。观看后,我觉得两者的延续性是容易捕捉的,包括它的批判性与对于一个时代的质疑。
80年代一个西北的国营煤矿里,矿工李五因为会写诗成为名人。他有一个深爱他的妻子陈蕙,陈为丈夫做了无数的牺牲。李五因为发表诗歌,被调到宣传科,后来成为市里的文联主席。此过程中,他怀疑妻子出轨,与妻子离婚。
后来时代变迁,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展市场经济,诗人的光荣暗淡下来,李五主席为了诗歌大赛去朋友企业拉赞助,朋友都不肯帮忙。
陈蕙暗自托闺蜜送来钱,希望帮助李五。后来李五来到矿区,但见人事已非,他在失望中哭了起来,并遭遇车祸死去。妻子来到他出车祸的地点,躺在地上,以此感受丈夫的存在。
虽然我从朋友处得知,这个片子本来是150分钟,后来删减为120分钟左右,但仍然可以感觉到其本来所计划的史诗架构,它从80年代诗歌狂热的年代写到90年代的斯文扫地,影片不停用有源的声音(广播与歌曲)来展现时代的痕迹。
据说本片的景是在新疆某地搭建的,年代感的表达在美术层面肯定是有匠心的。但仍然觉得单薄,历史的层次感和时代纵深无法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而人物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过度,李五从一个矿工到作协的主席的变化,都没有通过人物的表演和其他情节传达清楚,扮演者朱亚文的化妆让他似乎一直呈现相同的年龄样貌。
而妻子陈蕙的女性形象一定会让当下女性主义者反感。陈蕙告诉姐妹,李五就是他的大儿子,她心甘情愿为他牺牲。她后来的一些做法都显得匪夷所思。我们知道一种激情与爱的存在,但是要将这个爱的脉络更清晰的讲述出来,不然就会被解读为男导演热衷于女性的牺牲。
这些也许是次要的,而让我最为感到失落的,是影片制作中的缺乏激情。还有叙事中透露的思考力不足。当煤矿上挂起邓小平的巨大肖像,人们不再热爱诗歌,人们都情愿成为了商品的奴隶。故事时间结束于90年代,厂里的退休的主任在开小饭店,有的已经老年痴呆了。一种怀旧的况味升腾起来,一种批判性也一起浮现。但他批判和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影片似乎未能展现扎实和深刻的思辨。若没有这些思辨,诗人李五最后的仰天痛哭则就只能被解读出的个体泛泛的脆弱与伤感。
小宋佳的演技发挥还不错,但人物设定有问题,所以发挥也都无济于事。让我觉得好的反而是扮演一位老诗人的周里京,他演绎了人性的复杂。老诗人很多诗歌无法发表,又在过去的特殊政治和历史中留下了家庭的诸多问题,影片力图表达的思想我表示尊重,但其表达效果的确不够有力和清晰,在整部影片中也缺乏恰当的比例。
这也许不是导演的问题?我不知道其创作过程,所以不能下判断。看完此片后我心中颇觉悲哀,但这并非从电影故事中延伸出来的情绪。我为自己来回穿梭找不到合适的评价对象而难过。也许作为观众的我,以及我们,应该做一个思维的升级,换一个角度去面对当下电影文化。不仅仅去做艺术的静观,或者以某种快乐原则去获取娱乐的结果,而是能够更为自觉和省思地去考察什么被准入,什么被强化,而从溢出的部分所体现的艺术家们的文化实践当中,则可以观看其主体性进化的程度,看其具有何种潜意识,它与周围空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这样,我们的观看将更加丰富和有意义,从中还可能获得思想的训练甚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