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以画面与音效结合为手段,在银幕上展现感性直观形象的艺术。电影艺术不仅具有娱乐价值、美学体验,更具有再现历史、铭记历史、传承历史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电影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记录者”的责任,通过手中的摄像机,用镜头讲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辉煌征程,由此诞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题材——党史电影。党史电影大致可分为三类题材:一类是以宏观视角谱写的具有史诗性历程的题材;一类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战争题材;最后一类是以百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为展现对象的题材。本文将以此三种类型的党史题材为对象,分析党史题材电影这种精品艺术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影响力。
一、了解百年征程,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党史的学习亦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而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成为呈现党史的一种艺术媒介,可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史题材电影中呈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让当代大学生深刻而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难历史,无形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如《建党伟业》(2011)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制作的献礼片,影片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起点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十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民初动乱、五四运动以及中共建党。《建国大业》(2009)以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和谈到对峙为序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建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我和我的祖国》(2019)则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几项重大成就,包括原子弹爆炸成功、香港回归、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女排夺冠以及中国海军舰队赴亚丁湾护航等。这些电影以史诗般的叙事方式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历尽艰难的奋战,再到带领人民建立民主独立国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百年历史呈现于观众眼前。对于当代人,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极具教育意义,既强化了大学生对于党史、国史的了解,也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征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铭记战争历史,实现精神传承
党史电影中有一类是战争题材,如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此类电影让观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能够重归战争现场,了解历史事件,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卓绝的战斗精神。《上甘岭》(1956)通过志愿军一个连队的一场战役来映射整个朝鲜战场的惨烈与悲壮,展现志愿军献身国防事业的艰辛与伟大。《金刚川》(2020)是为了致敬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在物资匮乏,对敌武装差距悬殊的境况下,一次次对抗敌机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修补破损木桥的事迹,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面对强敌时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高山下的花环》则是少有的以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军二代”赵蒙生身赴基层部队准备“曲线转正”调回北京,经历过惨烈战争洗礼的赵蒙生幡然醒悟最终决定留下来。影片中很大篇幅描绘了战后的安抚情况,梁三喜妻儿寡母奔走万里用抚恤金还债。电影中展现了人性自私阴暗的一面,但同时绽放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辉。这些电影将一段段惨烈的历史再现,在对战争叙事的构建中,更让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不忘革命英烈,既珍惜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岁月,也要铭记战争历史,坚定爱国信念、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将先烈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三、树立烈士丰碑,坚定理想信念
党史电影还有一种题材,是以百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为呈现对象,此类电影是以真实人物事迹为原型改编而成。这些英烈形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形象,二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英烈形象。
战争中的英烈形象,如《赵一曼》(1950),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开端,围绕赵一曼抗日活动展开,塑造了极具人格魅力的东北抗日联军“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的革命女战士形象;《刘胡兰》(1950)、《董存瑞》(1955)则分别塑造了广为人知的刘胡兰和董存瑞的形象。电影以艺术化的手法,生动呈现了这些英烈的光荣事迹,正是因为他们牺牲自己,才换来了如今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影片以鲜活的故事、立体的人物,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了战争年代的英雄是如何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而英勇献身的,也让大学生从这些英烈身上学会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英烈形象,如《雷锋》塑造了热心帮助他人,甘愿做一颗螺丝钉的雷锋形象,电影将雷锋精神传递给了一代代青年学子,当代大学生亦将传承发扬雷锋精神,做一枚祖国建设历程中的螺丝钉。《焦裕禄》(1990)讲述了焦裕禄同志调任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群众防风治沙,治理水涝灾害和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殚精竭虑牺牲奉献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勤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员形象。同题材的电影还有《张思德》(2004)、《邓稼先》(2009)、《杨善洲》(2011)等,通过塑造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的这些有血有肉的英烈形象,既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深化对党员、对党的信赖,同时基于对影片中鲜活人物的共情,更可以引导他们深度理解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定大学生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催生大学生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共同为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的信心。
(王典,吉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苏文,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化建设 【基金项目】2021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精品艺术助力党史教育创新传播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jqy-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