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部收获无数奖项并在票房上取得非凡成就的电影《盗梦空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引发了人们对梦境电影的热烈关注和讨论,全世界的观众都为其高超的“造梦”技巧、令人惊叹的梦境世界和让人欲罢不能的悬疑设置而疯狂。其实以梦境入电影的做法早已有之,早在20世纪初期的先锋电影运动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表现梦境的短片,随后的先锋派电影以及20世纪后半叶的现代派电影都热衷于借用梦境的无意识镜像反映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幽暗意识。在世界电影版图中,尤以美国的梦境电影蔚为大观。除《盗梦空间》外,美国著名的梦境电影还有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1929)、约瑟夫·鲁本的《梦境》(1983)、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梦之安魂曲》(2000)、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2001)、塔西姆·辛的《坠入》(2006)等,这些电影较为集中的体现了梦境电影的精神考量和表达美学。
一、含混多义的阐释空间
弗洛伊德对梦的解读虽然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前所未见、深不可测的幽暗精神世界。但对他和他的追随者们的质疑也从未停止——千人千梦,梦境光怪陆离,不可复制,如何能保证“梦的解析”的准确性呢?的确,梦伪装自己的方式千变万化,内心深处的愿望采用何种面目出现从来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体性。梦的复杂性、神秘性不仅来自于意识与显像之间曲折、隐秘的象征关系,而且也来自于本能和道德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缠绕。这就使得梦境类电影充满了无限广阔的解读空间和丰富的语义内涵。
首先是真假难辨,观众被带入梦与现实的混乱空间中,连真实与幻像都难以区分。就像《盗梦空间》结尾那枚旋转着的陀螺,让人在觉得一切都尘埃落定、主人公圆满地解决了问题时,突然惊觉:这或许仍然还是梦中场景,一切灾难性的后果都未能被挽回,人被梦所吞噬,永远被困在了梦境中。然而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莱昂纳多起身时随手转起的陀螺,似乎又有些许晃动,似乎在慢慢地停止,但这一切在导演高超的镜头把握能力下又并不明确,导演好像有意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否定我们用视觉来判断真假的可能。其次是多重指涉。梦境电影的普遍特征是意象纷繁复杂,人物行为毫无逻辑,情节突兀跳跃。因为梦作为本能欲望的投射,本身不受理性、道德的制约,各种原始的欲望都在梦中伺机而动,变幻成各种形态,像是在参加一场狂欢舞会。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有两大基本本能: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生之本能包含食、性和爱欲,死之本能包含冲突、暴力和死亡。而在梦境电影中,这些本能都可能改头换面,粉墨登场。
二、隐秘微观的意识书写
梦境电影企图通过对梦的营构来呈现人的内在世界。内在世界通常指日常生活中被隐藏、压抑的本能欲望。理性可以使人成为社会中合格的一份子,甚至是崇高的一员,但是快乐原则的缺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隐痛。总体而言,梦境电影所呈现的心理意识包含自我防御、多重人格、性别意识等等。
在《穆赫兰道》中,戴安在现实中饱受挫折,经历了事业的失败和爱情的背叛,精神面临崩溃。而梦中,她变成了事业顺利、富有主见并且爱情坚定的贝蒂,保护着弱小的丽塔。在这个梦中,仿佛杀人的事实从未发生,弱者得到保护,强者不滥用自己的权力。在精神上已然崩溃的戴安不得已只能通过这样一个梦来实现自我的防御。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难以统一,并相互矛盾,那么这个人将会走向自我的分裂。童年遭受创伤的人,在无法面对创伤时往往会设想出另一个人格来代他受难,或者在没有勇气反抗时会创造出一个残暴的人格替他复仇,人格分裂往往便是来自这种心理补偿或防御机制,以避免走向自我的毁灭。在《致命ID》中,有童年创伤的主人公一共有11种人格。在梦境里这11种人格在一个雨夜中的旅店里一个接一个死去,最终只剩下一个小男孩,也就是说主人公的内心经过一系列的斗争之后剩下了一个主人格即“小男孩”。这表明,他始终困在对虐待他的父亲的仇恨,以及作为妓女的母亲给他带来的强烈羞耻感中。他曾经尝试着成为一个正义、宽容的人(梦中的司机),但最终还是恶的念头(梦中的假警察)占据了上风。此外,俄狄浦斯情节、知识分子的自我探寻也是梦境电影常见的表现内容。
三、非理性的叙事重构
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减缩、移位、润饰、象征四大功能。梦境电影基于这四种功能,刻意违反线性叙事的规则,采用多样的叙事技巧。大体而言,梦境电影的叙事结构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断裂式结构,如《穆赫兰道》,前115分钟的故事和以后的故事毫无关联,人物的名字、地位、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位移。第二种是戏中戏结构,即梦境层层相套,梦里有梦。将这种手法运用到极致的是诺兰的《盗梦空间》,影片中至少设置了三重梦境,包含现实世界一共有四重空间。从现实中产生第一重梦境,第一重梦境基础上产生了第二重梦境,第二重梦境上又产生了第三重梦境,层次分明。第三种是交错式两重结构,这类结构一般在作者性比较强的文艺电影中运用居多。这类导演并不特意去讲述一个故事,也不刻意设置悬念,营造悬疑氛围,而是在平静的叙事中用不断闪现的梦境或回忆、想象的画面去表现人物的内在世界。例如在《坠入》中,影片就在医院和罗伊的故事或梦境之间来回穿插,表现了罗伊在小女孩的感染下如何一步步获得重生的希望。第四种结构是环形叙事结构,这类电影以类梦境电影《源代码》为代表,影片中上尉科尔需要在源代码系统中用8分钟的时间找到在列车上安放炸弹的凶手,并阻止那场导致他死亡的恐怖爆炸事件。他一次次的失败,然后又一次次重返8分钟前,终于在最后一次阻止了爆炸的发生。
梦,看似跳跃、破碎、荒诞、不可理解,但实际上它是人们通往意识深处的一把钥匙,就此而言,它比我们日常所见的现实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在这样一种理念的鼓舞下,电影这种影像艺术走向梦境表达似乎是一条必然之路。并且,电影和梦都具有反映性和动态物象性特征,可以说,梦在电影这里找到了最适合的表现形式。
(任雪花,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学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