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有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而这种精神,一直感染着每一个人,这也是电影《1921》制作团队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拍好的源动力。
从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算起,十几年间,导演黄建新拍摄、监制了《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系列国产主旋律佳作。在专注现实题材、探索主旋律创作的道路上,黄建新称得上是国产电影的“领路人”之一。他说:“做电影40多年了,我每次接到一个新任务的时候,我常常觉得我是站在大雾之中,一直在找那盏灯在哪里,然后与大家一起摸索,才终于找着了那盏灯,向着这盏灯奔跑。”
近日,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主席论坛上,黄建新和他的创作团队一起分享了《1921》创作背后的故事。
▶ 关于尊重历史
1:1搭建“一大”会址,最大限度再现历史场景
《1921》由黄建新监制、执导,郑大圣联合执导,黄轩、倪妮、王仁君等主演,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数月的历史细节为主线,讲述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时代担起救亡重任的故事。
早在5年前,《1921》的筹拍工作就已经开始。
“拍出新意”,这是黄建新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拍《建党伟业》的时候,用了宏大叙事的方法。再拍建党,我们需要改变视角,要有新意表达出来。另外,我们想打开国际背景,这样的话,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就有了它的世界性,于是就有了新的角度,新的变化。”
如何拍出新意?为此,影片编剧余曦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说:“如何在很短的时间里用很多细节去四两拨千斤地将这么宏大的一个历史题材支撑起来?因此,我想到的是在结构上,一定要找到一条主线,而且这个主线是类型化的。关于建党,代表事件就是开会,是一个任务。这是一个很明确多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上,做一些其他的辅线,形成一个多线叙事的结构,让这个事件立体丰富起来。”
在谈到《1921》与《建党伟业》的不同时,黄建新介绍,《建党伟业》是点状的,而《1921》需要情节性,就得贯穿人物,用情节来衔接人物。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旦有了人物,电影就开始向故事片接近。因为有了人物关系,就会有情感关系、爱情关系、工作关系等各种关系。于是,这个电影就开始接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故事片。这是我们最初的一个想法。
有了这个最初的想法,创作团队就开始了最初步的工作——学习。为了拍摄这部影片,《1921》的主创团队做了很多案头工作,去上海档案馆、艺术博物馆、音像资料馆等去查阅各种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书籍去试图了解那时的中国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但这只是最初步的工作。”郑大圣说。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最大限度地再现历史场景、还原历史细节,这是摆在创作团队面前的一个难题。
黄建新说,“一个电影要拍得自如,让观众看到它的起承转合,包括视觉的起承转合,没有躲避,这就需要一个自由转换空间,也就是说,我在这个空间里不需要躲避。”
基于此,为了还原细节,影片的制作团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决定搭一个1:1的一大会址。影片制片人任宁说,《1921》把地点聚焦在上海,是以上海为主体来讲述这个故事。因此,“当我们决定要拍这个故事的时候,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在车墩影视基地1:1还原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博文女校等。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进行了原址测绘工作,很精细地一砖一瓦把一大会址1:1还原了出来。”
任宁说,对于演员来讲,一进入那个场景,就很容易进入角色,有回到1921年的感觉。第二,我相信,很多观众去观影的时候,也会很容易有这个时代的代入感和场景的代入感。
除此以外,制作团队也在上海市区里很多的文物保护建筑去进行实地拍摄,“这也是因为导演一直有很高的要求,他觉得这些实景,它的每一个细节,楼梯、椅子、凳子、桌子,都经得起细拍,因为它真的是百年前的建筑。”任宁说。
而这些场景的还原,对于创作团队来说,是非常大助益。“这样的话,镜头可以跟随,可以走,可以伸到大街上任意转换。这样观众就会跟着镜头的韵律进入人物。如果拍摄时,都是躲避硬切,是很难受。”黄建新说。
▶ 关于戏剧性
“历史学家止步的地方就是戏剧性起步的地方”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1921》不仅要完成历史准确,“有考据、要有历史度调查,要回到历史现场”。同时,作为一部故事片,也不能拘泥于历史本身,要展开戏剧性的想象,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郑大圣说,“作为一部故事片,历史学家止步的地方就是我们戏剧性起步的地方。”
“当我们把焦点聚集在人物上的时候,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样,也就有了戏剧表达空间。黄建新强调,“那就需要许多的细节支撑。”
其中,“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还原当时年轻人从内由外的信念感。”余曦谈到。
在黄建新看来,细节最重要的是戏剧性细节,“细节会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左右情节发展。比如,李达与国际代表见面后,因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了冲突,回家时,太太问他在想什么?这时,他就想起来当年烧日货时,发现火柴都是日本制造。”这样的一个细节强调,观众就能感觉到角色当时的心情。“这时,一个知识分子国家担当的心气就出来了。”黄建新举例说,“在一大期间,关于毛泽东的史料没有特别具体的记载。但是,我们试图接近他当时的内心、他的情感,所以,我想拍一场毛泽东奔跑的戏,在跑的过程中,主观切入他的少年时代、他的内心。”因此,黄建新一见到王仁君(毛泽东饰演者),就对他说,“你跑步的姿势怎么样?如果你跑得很难看,就没法拍了。”
这些大量细节都是为了支撑人物、支撑情感,“最大的功能是支撑观众的想象空间,一旦观众展开想象,就会进行经验补充,所以这个段落就会产生超越表达之外的联想。这就是电影的魅力。”黄建新说。
对于演员表演,郑大圣说:“黄建新导演非常鼓励演员在现场进行即兴发挥,愿意看到他们的即兴碰撞,因为这些演员本来就跟角色年龄相仿,也都深入研究了人物,只要进入角色,其实怎么做都是对的。当捕捉到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的时候,这就是拍电影的幸福时刻。”
▶ 关于诗意化表达
集合的力量大,溅起的浪花就大
在展开戏剧性创作时,黄建新在《1921》中,还希望有一些诗意化表达。“我希望在色彩方面,是丰富多彩的,它有一个主调,主调给你形成的氛围跟音乐、声音配合起来,能产生一种诗意化的感觉。”黄建新说,“我希望这部电影有一些诗意化的段落,电影的影调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能给影片带来丰富感,这样就构成了电影的影像的表现系统。”
“每次都希望能做一些新的表达,包括跟影片本身共振。”在黄建新看来,做电影是一件无止境的事情,需要有激情,有热情,得热爱电影,才可能把你所有的精力全部地投入进去。“这就像一潭水,如果你集合的力量很大,扔一块石头就会溅起很大的浪花。”
影片作为本届上影节的开幕片,已经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好评。黄建新说,借用一位评论家说的话,他看了这部电影,“觉得是2021的《1921》”,其实,这正是我们当初创作时的一种心境。这样才能跟当今的年轻观众对接上。
从2016年筹备拍摄以来,主创团队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任宁说:“在做这个故事的时候,感受到百年前革命先辈们克服了千难万险,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这种精神也鼓舞着我们,所以就像李大钊先生说的那样,我们永远是背黑暗而向光明。”
这样的精神,感染着创作团队的每一个人,王仁君说:“在整个的创作过程当中,就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感染着,浑身充满着热血和拼劲,同时也希望能够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世界呈现给现在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