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沈东、王德庆执导,侯京健、陈都灵、王志飞等主演的电影《红船》将于7月9日在全国公映。此前,关于“红船”这段历史已经被影视作品多次演绎,在沈东、王德庆看来,电影《红船》最大的特点,是以青年毛泽东为主线,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寻找救国救民之道的过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的觉醒。
时间紧、难度大,剧本改了18稿
早在多年前,《红船》的版权还在其它公司手中时,沈东就曾被邀请担任影片导演,但他思来想去还是谢绝了。“这是个人尽皆知的故事,从电影角度看缺少悬念和戏剧冲突。”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主要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锋、辩论,这方面视觉上很难呈现。在沈东看来,该片的创作难度非常大。
去年,《红船》这个项目再次找到他。“我和王德庆导演在翻看史料的过程中,被这段历史所吸引,因此决定全身心投入这部影片。”王德庆想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这段历史。“虽然是历史题材,但我想拍一部年轻观众爱看的电影。”
沈东和王德庆决定拍摄《红船》大约是在去年6月,但到了去年12月还没有开机,根据影片今年7月上映的时间倒推回来,当时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过是半年左右。作为这样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制作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没有尽早开机主要还是在于主创沉下心来对剧本精心打磨。”沈东说。《红船》的编剧是黄亚洲前辈。30年前,同样讲述这段历史的电影《开天辟地》的剧本也出自黄亚洲。
“《红船》剧本是黄亚洲老师近几年的心血之作,文学性非常强,但时代在变、观众在变,审美也在变,所以剧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沈东和王德庆两位导演看来,虽然原有剧本扎实且激情四射,但如今的观众在电影节奏和兴趣点等方面已有很大变化。
两位导演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以前的电影可以开场5至15分钟都没有小的高潮,娓娓道来、慢慢铺垫。如果现在一部电影15分钟都没有高潮和矛盾冲突,观众肯定是看不下去的。
沈东说,他们既是创作者也是普通观众,什么样的影片好看,他们是能够感受到的。“节奏更快、趣味性更强,更加具有电影感等,都是当下观众所追求的。”
经过18稿的修改,《红船》最终在去年12月18日顺利进入拍摄阶段。剧本问题解决了,新的困难又接踵而来。
《红船》的故事跨越了好几年的时间,四季也均有体现,但在去年12至2月这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如何表现出季节的特点是剧组面临的问题之一。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时间是7月底,在南方阴冷潮湿的冬季,要拍出烈日下的灼热天气是有难度的。
除了季节,还有地域上的困难。理想状态下,除了在上海拍摄外,剧组还要转场到武汉、北京、天津等地拍摄,但出于对拍摄周期和成本的考虑,最终决定只在上海一地拍摄。这一决定也保障了影片能够在今年7月顺利公映。
虽然没有转场,但剧组在拍摄中丝毫没有松懈。王德庆告诉记者,影片中涉及的北京街道、寺庙、总统府等都是按照1:1的比例搭建出来的。
《红船》展现的不是结论,是过程
无论是《红船》,还是正在热映的《1921》、《革命者》,都涉及到不少相同的历史事件。《红船》以青年毛泽东的成长来讲述这段历史的。
王德庆说,《红船》讲述了青年毛泽东的思索、探索、痛苦和彷徨,同时辅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体现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命运的探索和抉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寻找救国救民之道的过程。
沈东告诉记者,毛泽东是伟人、是领袖,但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伟人,他也有成长的过程。“《红船》就是从毛泽东成长的过程出发,把他还原成普通人,讲述他在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中经历的痛苦、彷徨和挣扎。”
在两位导演的心中,《红船》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毛泽东,以及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探索过程,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那是一个思想大爆发的年代,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寻找不同的救国之路,最后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最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因此,在沈东、王德庆的镜头下,《红船》并不是一上来就给观众结论,而是把探索的过程传达给观众。
影片另一个特点是把不少笔墨放在了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人物关系上。在两位导演看来,这条线索乍看之下和建党的主线关系不大,但这条线索对毛泽东的成长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影片中,杨开慧对毛泽东说,她父亲杨昌济研究了一辈子,最后也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他直到去世也没有放弃。这也给了毛泽东坚定探索下去的信念。
除此之外,《红船》中还涉及了很多诸如太阳、手表等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和桥段,影片虽说讲述的是宏大主题和激烈的思想交锋,但影像风格上更偏向文艺片。
沈东、王德庆认为,新主流大片一定是中国电影主要的类型片之一。影片的可看性、艺术质量非常关键。“不能说只要影片的主题鲜明、充满正能量,观众自然就会喜欢。电影首先要好看,不仅在乎‘讲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独辟蹊径地做好‘怎么讲’。”在沈东看来,笼统地讲,电影的主旨一般都是表现真善美、表现主流价值观的,创作者真正要努力的方向是找到每部电影不一样的内核,找到观众喜欢的兴趣点,并且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影片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