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的上海,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上海一处普通的民居里,中共上海发起组负责人李达和新婚妻子王会悟在筹划为前来开会的代表订房间,在各种权衡中他们选定了博文女校。7月,13位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代表,在博文女校秘密聚会,寻求中国救亡图存的新路!时代浩浩荡荡,民族命运、家国情怀既是那个时代的召唤,更是他们每位党员代表个人的自觉追求。几番辩论、起草决议、达成共识,他们以其勃发的青春意志探讨国家命运,在风雨如磐中筹谋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新世界。而中共一大会址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也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神州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成为欣欣向荣、 “风景这边独好”的现代化国家,从愚昧落后状态中走出来的人民大众正在追求美好新生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其高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点燃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精神之火,划破黑暗的长夜照亮光明的未来,将一盘散沙凝聚为东方巨龙,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一直到强起来。
如何让这段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史实,在银幕上绽放出触动人心的光华,拍摄出情飞扬、志昂扬、感人心、触灵魂的文艺精品?电影生产的精品追求除了要坚持思想价值的正确性,更要诉诸于大历史逻辑下细节的丰富与细腻的温情,才能演绎出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于是,我们在影片《1921》中一同感受着诸多温情的细节,如“南陈北李”的相约建党,《新青年》编辑部,李达的运筹帷幄和王会悟的多方联络,毛泽东在上海滩的激越奔跑,年轻的刘仁静等人在上海大世界游玩,还有几次出现在李达居所对面窗口的小女孩……
《1921》对历史场景的再造,不仅追求外在历史场景的形似,如上世纪20年代上海独特风貌的石库门建筑群落、上海大世界、外滩华尔道夫酒店等,这些带着历史风霜的建筑多次再现于银幕;更有着对历史思想场景的内在反思,如李达在回忆抵制焚烧日货时对还要使用日本火柴的无奈、毛泽东昂扬进取的革命激情、何叔衡面对反动军阀焚书的悲愤抗议等等。特别是影片中李达等人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面时对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强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有着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意识。尽管道路的探索是曲折的,但路必须要自己走,这表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终于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杆。这些细节的温情展示了主创团队高超的艺术把控力,以及面对历史纷繁复杂现实的独特匠心和卓越的洞察力。
《1921》再现了昔日上海那风雷激荡、理想高远的热土,展示了上海摩登现代性的生机勃发,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新型的现代政党,它将带领中华民族在驱除黑暗中迎来新曙光。彼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决不单纯是国内社会发展的必然,还与世界史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更有着早期觉醒的知识分子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影片再现了周恩来和邓小平在法国巴黎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小旅馆、花神咖啡馆,中国共产党旅日代表在东京和鹿儿岛的革命活动场所。影片的故事叙述采用了复线结构,欧洲反共势力对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的监视,日本警方对来沪日本共产党人的追踪,国内代表汇聚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三条线索的平行叙事、交叉结构,还穿插了谍战、动作等元素,使故事在跌宕起伏中愈加好看,可以激发更多年轻观众的共情共鸣。这种讲述故事的能力和蕴含其中的价值导向,展示了中国电影美学的进一步成熟,以及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
庄子有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东方欲晓,中国共产党从一大代表的13人到今天9500万名党员的大党,走过了极为不平凡的百年征程。百年大党风华正茂,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在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
《1921》艺术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青春故事,可谓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的隆重礼物,它以高度凝练的精神素描、人物群像的时光雕刻、尊重历史真实的大历史叙事、温情的细节和青春勃发的时代气息,领着我们重温了百年前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那个时刻,艺术地追寻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初心。
一定意义上,《1921》不仅艺术地再现了革命先驱们年少有为的峥嵘故事,还为主旋律电影带来不一样的青春热血,在赓续优良传统和尊重艺术规律中使主旋律创作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人民就是江山,赢得民心就是守护江山,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融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以一叶红船乘风破浪,向着无边的广阔星际披荆斩棘!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特聘教授,原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