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5日,由上海大学、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期刊承办的“‘影像上海与书写中国方法’高端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影视史学年会”,于上海市衡山北郊宾馆举行。来自全国近四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与十几位硕博学术新秀齐聚一堂,纵论中国电影的文化品格与美学传统。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史学专委会理事会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亚平针对前两年中国影视史学年会的组织情况和相关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此届年会即将召开一事表示欣慰和期望。随后,到场的近二十位专委会理事,聚焦影视史学研究的地域性、历史性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高端论坛包含了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以及闭幕式在内的四项主要议程。9月2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于衡山北郊宾馆上海厅举行。仪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执行主编黄望莉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亚平,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主编贾磊磊先后发表致辞,回顾了海派文化在中国影视文化建构过程中的斐然成就,认为此次论坛的议题在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国际意义层面,在推进文化强国、电影强国的现实意义层面,和在拓展影视理论研究高度、广度与深度的学术层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主论坛由丁亚平主持,九位学界专家在电影史既有的传统、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深层的发展流动,深入反思了电影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和自律性。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胡克率先发表演说,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某些潜在影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以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和张文宏教授为引,对海派电影、上海性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鞭辟入里的阐释。其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自“书写中国方法”的维度出发,论及海派文化与海派电影面向现代性、面先未来应有更大的包容性与延展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李亦中以《影戏放映溯源:上海徐园寻址》为题,为论坛提供了一个颇具意义的纯视觉文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在发言中,建设性地提出数字人文、影人年谱以及重写电影史的研究是相关电影史论与电影创作实践,相关电影教育与电影研究,相关电影智库与电影学术等各个方面的一个整体的整合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宜文从犹太移民与上海的关系切入,通过杜美大戏院的放映与传播研究透视“孤岛”时期苏联电影在上海传播的状况和意义。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王海洲认为把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中国文化,尤其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研究当代面临的问题,是当前社会主流的学术转向。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自本体论出发,从历史的构成性和电视史研究创新的可能性两个角度提供了可能的研究路径。最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中国电影史学的正统脉络及学术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高度的概括。
四场平行论坛分别以“影人与海派文化”、“电影公司与期刊研究”、“电影历史研究方法”与“上海电影及其文化研究”为议题。前三场论坛中,三十多位与会学者,借由史学研究的新角度、新史料和新表述,从地缘文化的角度展开对上海影像历史的研究与讨论,以空间逻辑为支点深描海派电影的内涵、特质与未来趋向。第四场论坛,是此次会议专门为硕博新锐学者搭建的宝贵的展示平台。通过专家评议,不仅看到了几辈学人之间思想火花的迸溅,更体现出中国影视史学研究艺理的交融与研究思想的传承。
闭幕仪式由王海洲主持。仪式上,各分论坛评议专家依次对所在单元的发言进行小结。随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此次会议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宜文与赵卫防先后作总结发言,他们认可了当下新锐学者们的学术功底和锐气,高度赞扬了深耕于影视艺术领域的学者们科学认真的工匠精神,并对下一届年会的筹办提出了期待。
与会者表示,此次会议对海派电影的流金岁月实现了历史重探,也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为助力中国电影发展,确立中国电影学的学术体系与学科范式,建立人文学科的文化品格提供理论智慧与支持。(整理:胡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