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长津湖》在国庆长假中票房喜人,截至假期结束便冲至34亿元,并创造连续五天票房逆跌的市场奇迹。其四大叙事特征也是重要原因:
家国叙事
中国电影百年来,一直传承着家国叙事传统,重视家庭亲情的浓墨呈现,强调家与国的内在联系和生死相依。电影《长津湖》也是如此:吴京扮演的第七穿插连连长伍千里带哥哥的骨灰瓶回家,将其交给父母,双膝下跪,弯腰扣头向父母谢罪,母亲几乎晕倒,父亲面色严峻,这是一个中国式家庭面临家庭成员在战争中牺牲的典型场景;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对战友深情地诉说妻子如何骑车送他回部队,女儿如何依依不舍,在行军打仗空余反复看女儿的照片是他在军中最大的幸福;胡军饰演的“雷公”光棍一条没有家,连长许诺要在家乡给他找个媳妇成个家,从此他有了对家的美好憧憬。影片不仅表现基层军人的家庭情感,也表现领袖家庭中的父子情感,唐国强用眉宇之间的生动表情,表现出毛泽东对儿子奔赴前线的坚定支持和深深担心。
在解放战争刚刚取得全面胜利的喜悦时刻,每个人都觉着仗打完了,该解甲归家了!但是当战火再起,侵略者的铁蹄眼看就跨江而入,山河将遭涂炭,国家再临危亡,没人不懂国破家亡的道理,谁人不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张涵予以凝重的表情演绎了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将军的讲话:我遇到一个小鬼要来当兵,我问他为什么当兵,他说共产党毛主席给我们分了土地,有人要抢回去。是啊!他妈的美国人把战火烧到我们境内,这个绝不允许!张涵予的喊话表达了万千子弟兵的愤怒之情。指导员梅生说得也很深刻,“这一仗我们这一代人不打,就会留给下一代打!”毛泽东对彭德怀说:“眼下百废待兴,本不想打着这个仗,但我们不得不打!”于是,这个民族从农民到领袖同仇敌忾,毛泽东把儿子送上了战场,浙江湖州伍家老人也把儿子送回战场,这个贫弱的农业国成千上万的农家子弟以血肉之躯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朝鲜半岛狭路相逢,雪岭山谷中身穿单衣准备拼死一博的万千将士,是一支心怀家国意识的精神大军!
生死叙事
战争片的叙事动力建立在观众深层心理中的生之本能上,每位观众内心深处都有在战争中活下来的愿望,当他们把自己投射到战争片正面主人公身上并与之合二为一的时候,就与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所以在《长津湖》中,当第九兵团司令部通知回家的将士再次开拔时,看到伍千里带回大哥骨灰的观众就开始为他们揪心捏肺,于是《长津湖》的编导按照历史的真实和战争片的叙事规律,始终把志愿军的生命置于战火的危险之中:志愿军的列车刚开入朝鲜的土地,就遇到俯冲下来的美军轰炸机,指挥员拼命呼喊战士们跳下列车带着电台撤入树林,战士们还没有完全冲出车厢,密集的炸弹就把列车炸得粉碎,紧接着,士兵们藏身的树林也变成火海。
志愿军面临的危险,不仅出现在具体连队里,更要体现在更大规模的战役层面,美军越过三八线后对志愿军展开了钳形攻势,我军面临被美军包围的危险。
为了粉碎敌人的钳形攻势,部队向长津湖方向挺近,路过石头滩,美军侦查机突然从头顶飞过,战士们不得不在毫无遮拦的石头滩躺下不动,以便不被敌机发现,仰面看着呼啸而过的敌机,那是怎样一种心理体验啊?敌机随时可能向着自己扫射,这种场景被希区柯克称之为“旷野恐惧”,敌机还是喷出火舌,石头滩上遍布着鲜血和碎尸,伍万里一边发抖一边哭喊“张小山死了”,这是他最要好的小伙伴,还没参加一次战斗就牺牲了,他第一次目睹了战友的牺牲。紧接着,我们看到,离这里不远的志愿军司令部,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敌机轰炸中光荣牺牲。
炸毁敌人通讯塔的激战中,我军更多的战士在敌人坦克的炮轰中牺牲,在与敌近身搏斗中被刺死,战斗结束,看着那么多牺牲的战士,伍万里想起了牺牲的大哥,于是问二哥:我大哥死的时候,你在他身边吗?回答:在,下半身炸没了,肠子塞都塞不回去,那血怎么都止不住,哥让我帮帮他……沉默良久之后,易烊千玺意识到自己也随时会像大哥那样牺牲,就对伍千里说:哥,让我也跟着你向前冲吧!万一我像大哥那样,你也帮帮我吧!吴京一把紧紧搂住了弟弟……
在后来的战斗中,炮排排长“雷公”为了开车把引导敌机的标识弹拉向战场之外,自己被炸伤,肠子留出……
攻击美军基地的冲锋连队在机枪的密集扫射中成群倒下……
潜伏在美军撤退路线上的志愿军被冻成冰雕集群……
伍万里和他的战友们依然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生死叙事始终在紧抓着观众的心肺!
集体叙事
《长津湖》里第七穿插连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每位干部战士都在宣布自己是编号是多少,宣布编号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每位战士对自己的名字是忽略的,对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是重视的,荣耀在于我这一个体身处于这个集体之中,整体的荣誉远远大于个体的荣誉。一个连150人,可这个连的战士编号却到了677人,说明这个连牺牲人数已在三个连以上,三个连的生命为这个集体牺牲了,连长的笔记本上有四五百个名字被画上红框,但他们的名字记录在这个连的笔记本上,这个集体更加光焰四射、战力强悍。在车站,第七穿插连战士为了本连集体的荣誉,与炮连的战士激烈争执,炮连战士说,你们死了那么多人还吹呢!七连的战士回应:我们连是以自己的大伤亡换取大部队的小伤亡,这个连的集体主义意识扩展到整个大部队,不仅我自己的个体生命可以献给连集体,我们这个连集体的生命也可以献给更大的集体!段奕宏饰演的三营长曾对伍万里说: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镜头此时从这个连拉升开来,扩展为无数个连的血肉之躯整齐划一、挺立宣誓的宏大场面,象征着志愿军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连队集体所组成。正因为如此,观众觉得这支肉体组成的精神大军能与由轰炸机集群、坦克集群、军舰集群、重炮集群组成的美方钢铁大军硬抗死拼!
成长叙事
有的影评批评《长津湖》把宏大壮烈的长津湖战役写成了新兵伍万里的成长史。首先,《长津湖》不只是一个新兵的成长史,它对战争的描述是在五个层面上展开的,既有国家层面的领袖决策,又有彭帅领导的志愿军司令部的指挥,还有第九兵团的战役部署,再到第七穿插连的战术行动,最后是连集体内的诸多英雄的生死搏斗,“成长史”只是全片的五分之一。其二,战争片中写青年战士的成长很常见,因为故事电影不是军教片,除了写战役的宏大背景外,一定要落实在个体主人公的描写上,如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战争片《敦刻尔克》、李安导演的战争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拯救大兵瑞恩》、萨姆·门德斯执导的《1917》等,都浓墨重彩地写了青年战士在战场上的成长,有的把青年战士的成长作为故事的主线。这些影片并没有因为写了个体的成长,就削弱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诺曼底登陆、伊拉克战争、阿拉斯战役的宏大叙事,相反却让观众深刻体验到战争的惨烈、人性的丰富、成长的艰辛和英雄的伟大。电影《长津湖》也不例外,因为描写了伍万里的成长,才说明了志愿军是怎样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为何能前赴后继,为何能在战斗减员不断补充新兵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着刚毅顽强的战斗力,这支肉体大军为何能战胜钢铁的大军。
易烊千玺很有层次地演绎了伍万里的成长过程,首先他生动地表演了伍万里入伍前的稚气和无拘无束,他以一头撞向哥哥的动作表达对二哥回家的喜悦和亲昵,他对哥哥说“我要跟你打仗去”那口气坚决而不容置疑,二哥不让他参军,他就悄悄地跟到部队。入伍后,易烊千玺呈现了角色的任性和懵懂,在全连战士列队时他举手高喊:报告,我要撒尿!面对上级对他的安排不满意就直接嚷嚷“老子不干了!老子走”。上级让他写检查,他连什么是“检查”都不知道。正是在上级的教育和老兵的带动下,他从一个擅自行动的兵逐渐成长为听从指挥的兵;从一个见战友死亡就发抖痛哭的新兵,成长为随时准备英勇牺牲的老兵;从初上战场动作笨拙的新兵成长为沉着应战、隐蔽与冲锋交替自如的老兵;从杀敌不敢下手成长为老练狠辣的投弹手;从见敌就杀成长为“有些抢可以不开”的人道主义战士。
新兵在成长,老兵在成长,干部在成长、部队也在成长。连长意识到本连是第一次与美军交手,要总结经验教训,摸索战场规律;志愿军高层面对海陆空全面进行的现代化立体战争,认识了美军战力、了解了现代化武器威力和美军战略战术,指挥部队采取了扬长避短的各种打法,研究躲避密集轰炸的后勤补给……成长叙事真实地呈现了我军从小米加步枪向高素质现代化军队的艰难演进历史过程。因此,《长津湖》尽管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它讲好了一个宏大壮烈的中国故事!
(作者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