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忧患意识对于生死宿命论的超越
生命忧患意识是陈凯歌在早期作品中相当热衷表现的题材,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青年导演对于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张艺谋的《红高粱》最能代表此类思考,是当时观众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与张艺谋几乎同时入行的陈凯歌,也深受这股思潮的影响,在其作品中集中地展现出了生命忧患意识,这可以用其1982年拍摄的《黄土地》和1987年拍摄的《强行起飞》为代表。
《黄土地》注定要成为陈凯歌从事导演行业的“导火索”,该作以其浑厚的拍摄风格与震撼的画面感征服了当时的电影界,也为陈凯歌建立了入行之初的强大信心。影片讲述的是陕北女孩翠巧由于早年定下娃娃亲而无从改写自己生命轨迹的悲剧故事,第一次完整呈现了陈凯歌超现实主义的生命忧患意识。满腹悲凉的翠巧只能通过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无尽苦闷,其中提及了生命终点通向死亡的无奈,这显然是现实主义的“有生必有死”的常见命题。但《黄土地》并不完全接受这种带有先验性质的命题,它通过种种对白与剧情暗示,显示了对“有生必有死”的现实的反动,最为典型的做法便是在电影末尾安插了丹顶鹤从天际飞过的场景。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描述一个人的死亡,常常采用“驾鹤西归”的说法,可见鹤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迎来送往的特殊使命,陈凯歌将鹤的画面安置在《黄土地》的末尾,显然希望能够实现对现实的生死命题的超越,也就是一种基于生命忧患意识的超现实主义。
如果说《黄土地》表现的是普通人民的生命忧患意识,那么《强行起飞》则意在刻画军人群体的生命忧患意识。影片讲述的是建国三十五周年,中国空军接受领导人检阅的故事,因检阅当天的天气情况并不乐观,但空军战士们仍然冒着危险,完成了在空中的完美飞行,展示了我国空军的威仪与强大。很明显,在天气不乐观的情况下起飞,对于空军而言是下下策,但身负生命忧患意识的空军战士仍然以坚毅的态度选择了起飞,由于他们有超越生命忧患意识的信仰,这种信仰便是保家卫国,只要能够实现这一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从《黄土地》到《强行起飞》,观众们感受到的是陈凯歌在生死问题上的不懈思考,其思考的进展路线,便体现为由平民的生死忧患演变为军人的以身报国。虽然境界各有大小之分,但毫无疑问,均完成了对现实生死问题的超越。在此类表达方式上,陈凯歌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同时,《黄土地》和《强行起飞》最终设置的都是较为圆满的结局,从中也可以看出陈凯歌对于超现实的生命忧患意识具备基本的信心,这种信心使得影片最终表现为乐观的结局。
二、报恩意识对于道德缺失的超越
报恩意识本来是一种正常的感恩之心的表达,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走向极端便发展为愚忠愚孝。正是由于这一弊病,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对于报恩的心态有所批判,极端者甚至认为报恩全无可取之处。这些批判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如果矫枉过正,则可能引发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解。陈凯歌有鉴于此,在自己执导的影片中,常常较为积极地提倡科学合理的报恩意识,并将其精神内核放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加以观察和呈现,这与当前提倡的感恩文化有着极大的关联。
最能够反映陈凯歌倡导的报恩意识的作品是1999年拍摄的《荆轲刺秦王》。陈凯歌在《荆轲刺秦王》中,较好地还原了波谲云诡的历史。影片讲述了刺客荆轲由于深受燕太子丹的优待,决意为其铲除霸权的代表秦始皇,以酬谢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虽然荆轲刺杀秦始皇以失败而告终,但其报恩意识在后世的影响却远远大于刺杀秦始皇。这种差别,当然是因为荆轲身上负载的报恩意识,引起了后世观众与读者的共鸣,其共鸣远非秦始皇的诸多暴政所能征服。陈凯歌在《荆轲刺秦王》中特地安排了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入燕京。”简短的两句话,已将影片要表彰的报恩意识表达得相当清晰。荆轲刺秦的结局,在影片中反而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成功地将荆轲与报恩意识联结到了一起,完成了历史人物核心精神的重新诠释,这种全新的诠释,无疑会在善于思考的观众心中激起一层涟漪。
陈凯歌之所以在影片中重点宣扬了报恩意识,显然含有借古讽今之义。作为关切社会得失的导演,陈凯歌在世纪之交呈现给观众一部带有厚重报恩意识的《荆轲刺秦王》,无疑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于感恩情结的共鸣。虽然荆轲以暴制暴的行事方式已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和谐社会,但流淌在其血液中的感恩情绪却仍然是当代观众需要“恶补”的内容。换言之,陈凯歌在影片中表现的荆轲已不再是历史人物,而是典型形象——善于感恩的一类人。
三、国粹推崇意识对于泡沫文化的超越
国粹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粹,但从深层意义上理解,则可能暗示这类文化精粹已经逐渐不为当今观众所理解,转成了一种需要挽救的文化形态。如果遵循这种理解,那么长期作为国粹的京剧自然会浮现在群众脑海里。陈凯歌对于国粹的推崇一直不遗余力,他对于京剧的爱好便是推崇国粹意识的践行。但作为导演,陈凯歌还是以最擅长的方式传递了他发自内心的国粹推崇意识,即拍摄了一部专门以弘扬京剧国粹为中心的文艺影片《梅兰芳》。
《梅兰芳》拍摄于2008年,是陈凯歌致敬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文艺片,由黎明饰演梅兰芳,章子怡饰演梅兰芳的红颜知己孟小冬,整部影片充满了陈凯歌式的文艺情怀。《梅兰芳》以各种京剧的经典唱段作为主旋律,使观众在为情节起伏而颇感震撼的同时,再次重温了京剧艺术扣人心弦的不朽魅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粹如果单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其思想内涵必定大打折扣。陈凯歌立意塑造的梅兰芳绝非不问世事之人,而是一个有着浓烈的民族家国情怀的艺术家。影片特别强调了梅兰芳因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而蓄须的义举,堪称把握住了梅氏爱国的核心精神,这就与其他泛泛复现生平经历的影片产生了质的差别。只有把握了这一匠心独运的安排,才能理解陈凯歌塑造梅兰芳的苦心孤诣。在这部影片中,看似仅仅在复述一位艺术家的生平经历,但却借助种种爱国情节的设计,将更加崇高的民族情怀与国粹艺术结合起来,为国粹艺术注入了爱国的血脉,的确是神来之笔。
(作者系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荆楚文化背景下的动画艺术创作发展研究”(20Y16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