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市场迅速扩容,受众覆盖面空前广阔,观影人群日趋年轻化、多元化。
在青年导演扶持机制下,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投资方都在扶持青年导演、青年编剧,并且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批青年导演成长起来,现在可以说是产生综合性效应——开花结果、桃李满天下的时刻。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的话说,“对于青年导演,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在他看来,近年来,中国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电影新力量的不断涌现。不难发现,最近几年,这些青年导演正在形成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我和我的父辈》(14.66亿)导演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你好,李焕英》(54.14亿)的导演贾玲,《流浪地球》(46.54亿)的导演郭帆,《唐人街探案》系列(分别为8.23亿、33.98亿、45.24亿)的导演陈思诚,《我不是药神》(30.99亿)的导演文牧野,《西红市首富》(25.48亿)的导演闫非和彭大魔,《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的导演韩寒……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表示,正在崛起的新力量青年导演群体将成为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未来中国电影强国的征程中,中国电影新力量的不断涌现,同样也是决定性的力量。饶曙光认为,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需要各种各样的中国电影新力量。从硬件设施来讲,中国电影工业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影行业期盼有更多的新导演,有更多的新力量,只有更多的新导演、新力量的出现,才能够让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保持足够的活力和张力,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 新导演渐成中坚力量 “众人拾柴”引燃市场
青年代表着希望、朝气、未来和理想。
在影视文化行业中也不例外。可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培育与扶持,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新气象,一大批青年导演、电影人逐渐成长起来,很多新导演已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比如,郭帆、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韩寒、路阳、黄渤、韩延、邓超、俞白眉等,他们导演的《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系列、《西虹市首富》、《飞驰人生》、《刺杀小说家》、《一出好戏》、《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银河补习班》等影片票房均取得了不俗成绩。
近两年,一批导演界的后起之秀也逐渐崭露头角:2018年,《我不是药神》(30.99亿)的导演文牧野,《超时空同居》(9.03亿)的苏伦,《无名之辈》(7.94亿) 、《人潮汹涌》(7.62亿)的饶晓志,《无问西东》(7.54亿)的李芳芳,《来电狂响》(6.41亿)的于淼,《李茶的姑妈》(6.04亿)的吴昱翰等青年导演走出一条进击之路;
2019年,《少年的你》(15.58亿)的曾国祥,《哪吒之魔童降世》(50.36亿)的饺子,《宠爱》(6.84亿)的杨子,《白蛇:缘起》(4.69亿)的赵霁、黄家康,《最好的我们》(4.18亿)的章笛沙,《“大”人物》(3.81亿)的五百,《老师·好》(3.56亿)的张栾,《两只老虎》(2.24亿)的李非,《受益人》(2.19亿)的申奥,《半个喜剧》(1.88亿)的周申、刘露,《被光抓走的人》(7098万)的董润年等青年导演接过接力棒,再次让大家看到新导演的力量。
这两年,疫情影响并未阻止新导演前进的步伐,《温暖的抱抱》(8.64亿)的常远,《我在时间尽头等你》(5.05亿)的姚婷婷,《如果声音不记得》(3.35亿)的落落,《一点就到家》(3.12亿)的许宏宇,《喜宝》(1.13亿)的王丹阳,《风平浪静》(8353万)的李宵峰,《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6908万)的周楠,《荞麦疯长》(5219万)、《革命者》(1.37亿)的徐展雄,《我的女友是机器人》(4261万)的王韦程,《月半爱丽丝》(2848万)的张林子,《抵达之谜》(2540万)的宋文,《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1928万)的郝蕴,《你好,李焕英》的贾玲,《我的姐姐》(8.6亿)、《再见,少年》(2025万)的殷若昕,《你的婚礼》(7.89亿)的韩天,《我要我们在一起》(3.26亿)的沙漠,《扫黑·决战》(4.05亿)的吕聿来,《超越》(1.43亿)的韩博文……更是让业界和观众见证了新导演的力量。
这一批新导演中,不乏学院派导演,比如申奥、殷若昕、韩天、饶晓志、沙漠、赵宇、孔嘉欢等。青年导演不仅在票房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在奖项方面,也成绩斐然:由文牧野导演的《我不是药神》可谓是拿奖拿到“手软”——东京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特别电影贡献奖、评审委员会特别奖,第55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导演奖、最佳原著剧本,第4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传媒荣誉最佳故事片,第1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最佳青年男主角、最佳青年编剧、最佳青年男配角(王传君),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年度电影、年度导演、年度男主角,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角(章宇),第26届北京大学是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新人(章宇),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处女作、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等;《超时空同居》赢得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佳新人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青年电影创作奖,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地球最后的夜晚》斩获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最佳音效、最佳原创配乐等奖项;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滕丛丛的《送我上青云》、王丽娜的《第一次离别》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周申、刘露的《半个喜剧》,曾国祥的《少年的你》斩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在这一届金鸡奖上,申奥的《受益人》、李冀的《通往春天的列车》、周笋的《少女佳禾》、董润年的《被光抓走的人》获得了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正是这些青年导演的加入,正是有前辈导演们的提携与扶持,才有了中国电影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他们和前辈导演们一起保证了中国电影高速增长的态势,促进了中国电影类型的不断成熟并且更适应新时代观众的文化消费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饶曙光认为:“青年导演本身对生活的变化有更多的敏感和捕捉,对于观众的需求能够更加有效地对话,在这些方面他们可以发挥更多的才智和想象力。”
◎ 积极拓宽题材类型 进一步拉升喜剧“天花板”
在各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推动下,如今的青年导演,更为成熟。在文艺片方面,新导演一直都有尝试。无论是《受益人》、《通往春天等列车》,还是《少女佳禾》、《送我上青云》……尽管他们亮相的时间短暂,但仍然靠自己的品质获得了在汪洋大海中露面的机会,告诉大家“我来过”。
在这些作品中,人们看到了真诚以及对电影艺术的尊重,也让观众记住了那些认真创作的电影人,这些新导演往往不以商业目的为最终诉求,以反传统、反“套路”的形式进行表达,对人性及现实加以批判性思考,具有鲜明的作者风格。
除了作者电影,在类型方面,喜剧仍是许多青年导演青睐的类型。“做一个好看的商业故事,具备喜剧、爱情和奇幻三点,主要还是讲人物成长。不光是两个人谈恋爱,而是因为爱情两个人各自有了成长。”这是导演苏伦在创作《超时空同居》时最初的希望。
“青睐喜剧”其实不难理解,爆款难以预测,但各种类型片的票房“天花板”是一个非常容易参考的数值。
对投资人来说,这是个简单的统计学问题。从历年的票房来看,目前国产电影中喜剧的天花板是最高的,其次是大制作的动作片。
这种判断基本上没有闪失。从2017年的票房总排行榜中,票房前五名几乎都是大制作特效片和喜剧片的天下。《战狼2》斩获56.8亿票房位列第一。除去进口片《速度与激情8》位列亚军外,喜剧片《羞羞的铁拳》、《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分别以22.13亿、17.5亿、16.5亿的票房位列年度票房第三、四、五名。喜剧类型的受欢迎程度,也在青年导演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在2018年的国产票房榜中,票房前十名的《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等6部喜剧片,都是由“新力量”导演。2019年,排名国产片前十的影片中,具有喜剧元素的《我和我的祖国》、《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三部影片的票房就超70亿;到了今年,截至目前,《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两部喜剧影片挤进了年度榜单前三甲,而首执导筒的贾玲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位“喜剧人”导演的力量。
已经“入场”的这些新导演,的确展现出一些可喜的特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说,冯小刚的爱情喜剧成就了贺岁档,但 90 后、甚至 00 后观众成为主流时,“冯氏喜剧” 有些不灵了,反而是这些新导演的喜剧成了“爆款”。(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