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奇事》安静地于11月5日上映了,这部由王朔担纲编剧的影片没有掀起票房上的水花,甚至在网上都没有形成过多的讨论。很难想象曾经一部作品万人空巷的王朔如今也丧失掉了召唤目光的吸引力。
观看《不老奇事》的体验是复杂的。影片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视听语言、演员表演、带有王朔标签的台词等等都提供了较为愉快的观感。但影片想要讨论的主题杂多,前后侧重点有所偏移,在将整部影片作为一个全局把握时,又会让人觉得不如细部处理来得精彩。
影片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段落:一是主人公郭小鲁与苏凌芳童年初遇,两人朝夕相处结下深厚情谊但被迫分离;二是成年后的郭小鲁赴京读医学院,与苏凌芳再次相遇,两人开启各自职业进程;三是郭小鲁前往捷克研究干细胞,与丁萌萌共事、共居,在丁实验失败去世后,郭小鲁注射干细胞实现不老,并自我放逐到非洲戈壁;四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郭小鲁重返故土,此时苏凌芳已步入中年,郭小鲁经历车祸成为植物人,躺在床上的他目睹了后来的生活与一生的闪回。
整部影片的质感很好,除第四个回顾段落外,前三个段落都有着相对完整的叙事,单拎出来都可以做成独立的短片,各自的视听语言(尤其是镜头运动、剪辑、色温等)也进行了差异化处理,可以看出创作者花费了许多心思。尤为精彩的是第二个段落(可以看出对表现这一时代前作的致敬),当郭小鲁与苏凌芳在舞台上再次相见,两人时而被安排在同在一个画框内,进行前实后虚或前虚后实的焦点变换;时而镜头在两人之间进行看与被看的对切,通过镜头的拍摄剪辑,郭苏重逢时的惊讶、试探、喜悦全部借由影像化的手段呈现出来。在稍后二人情感递进的几场戏中,导演依然使用了类似的调度,加上演员提供的出色表演,这几场戏成为全片最明亮的部分。
单看影片中的许多段落都很精彩,只是在段落的接续上,第一、二段落作为影片前半部分的线索很清晰,即围绕青梅竹马的郭苏二人从相遇、相伴、相离、重逢到再次别离展开,前半部分的主线是二人情感关系,反映了大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的身不由己和由此触发的爱情的错过。
但当影片的场景被放置在捷克布拉格之后,郭苏之间的情感关系被悬置或者说退为后景,观众在前两个段落中建立起对二人发展的期待到这里没有了着落,转而步入郭小鲁与丁萌萌的共事、共居生活,尤其是开始了对干细胞研究的转向。随着丁教授、丁萌萌的先后离世,这部分的主题逐渐变成对生死、传承的探讨。
在注射干细胞成功后,郭小鲁自我放逐到非洲戈壁。这一时空在影片中的安插比较突兀,我后来试图揣摩用意:与郭苏情感发展、干细胞研究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是郭小鲁亲历了双亲、师长、同伴的离世,他由此生发出对生死的体悟,而去非洲则是在量上为他见证生死增加比重,也让他能够亲历死亡边缘,从而强化对生死这一主题的思考。
影片使用了类似《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片名(英文片名更直译为“郭先生奇事”),会让观众先入为主地认为影片应该是围绕“不老”“奇事”这些带有科幻性质的概念展开。但实际上,“不老”是在临近影片的最后一个段落才实现,而且没有对其带来的效果展开过多讨论。
从影片的整体结构来看,全片以成年郭小鲁的旁白将四个段落串在一起。开场旁白“如果有一天我忘了过去的一切,我还是我吗”,暗示出这是一个关于第一人称回忆的故事,即后面所呈现的影像,是讲述者对记忆的遴选与剪辑,目的是回答“我”是如何构成的这一主体性问题。
所以,其实影片与“不老”“奇事”这些带有科幻色彩的修饰词关系不大,它更像是一部散文式的回忆录。年少时将注意力投入爱情,中年之后开始思虑生死,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好像第三个段落对郭苏二人情感的偏离也似乎说得过去了。
但在第四个段落中,郭苏之间的感情又重新回到前景。当成为植物人的郭小鲁从床上醒来,他所见或所幻觉的场景给了二人(甚至三人)关系一个补偿性的结局,尤其是影片落幕于老年苏凌芳与青年郭小鲁的会面,这又像是把影片的基调定性为爱情故事。
整体看下来,会觉得创作者想要通过影片讨论的主题有些贪多了,人生境遇的变换往往用大量抒情性片段带过,结尾又收得稍显匆忙。这就导致每一个主题都不能够完全尽意,而当每一部分重点发生位移时,又会干扰对整部影片主题作出判断。
《不老奇事》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既回顾过去,又想象未来。这与王朔年轻时的创作刚好相反——过去作品中关注的恰恰是当下性、暂时性,不怀恋过去也不考虑未来。这样一个回忆录式的文本不免让人将其与创作者联系起来。除了那些夹杂明显印记的太平间隔壁搞摇滚乐,“什么哥”舞厅,术后缝制中国结,京味儿逗贫——这些都是王朔式幽默的熟练操演,王朔也开始怀旧了。丁萌萌曾告诉郭小鲁,丁教授和康妮卡特是二战时的老相好,这段不经意间提起的布拉格往事很难不让人想起王朔上一部编剧作品《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中奶奶与医生情人的部分。除此之外,影片中出现的时间、地点、职业与王朔生命中的许多时刻都有所对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部关于回忆的电影也在文本之外与创作者的生命体察构成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