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4日,上映66天的《长津湖》累计票房近57.4亿元,中国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的数字仍在被它改写。
“《长津湖》1.23亿人次走进电影院,是一次举国上下的观众,加上8万块银幕的合力托举。”在12月2日举行的“《长津湖》与新时代中国电影创作”专家研讨会上,刚刚从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片场赶回的影片出品人和总制片人于冬谈起《长津湖》幕后往事,仍然有些激动。
于冬透露,《长津湖》投资高达14亿人民币,超过2亿美元。在疫情期间,连好莱坞都没有超过1亿美元的电影,“中国的影视公司能够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的勇气,更是中国电影全行业的一次努力。”
与会专家认为,《长津湖》是中国电影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式战争大片的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
胡孝汉、仲呈祥、袁新文、胡智锋、王一川、贾磊磊、张颐武、周星、李道新、张宏等电影界知名专家参加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电影艺术》杂志承办,《电影艺术》主编谭政主持。
《长津湖》几乎动用全中国后期公司
投资额达14亿的《长津湖》是一部纯国产电影。
不同于十年前,中国大片“一窝蜂”跑去澳洲等国做后期,于冬介绍,投资超2亿美元的《长津湖》,后期全部在中国国内完成,“我们几乎动用了全中国所有的后期公司,声音、调光、技术支持,大到几百个镜头,小到几十个镜头,全部都在国内进行。不输于好莱坞的制作。”
在于冬看来,中国电影的人才基础、技术支持、创作的力量、创作的潜力,通过《长津湖》充分展现了出来,而《长津湖》如今取得的成绩也是对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的一次全面检阅,是中国电影十几年产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总结。
《长津湖》首次将抗美援朝东线战场搬上大银幕。于冬透露,创作时“既兼顾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又虚构了艺术形象”,电影中不少情节、人物都有历史原型。
例如,吴京饰演的伍千里带着连队登上火车奔赴朝鲜战场的一幕,就是九兵团的真实写照。“那是一个很大的场面,两千多人的大场面,拍了三天,就这一个镜头,反复拍,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这也是当时九兵团的真实写照,都是淮海战场打过胜仗的,是解放军历史上打了抗日战争,打了解放战争活下来的老兵。”于冬说。
而令不少观众揪心的炮排排长雷公,同样也有人物原型。于冬介绍,雷公的原型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一位炮连班长——一级战斗英雄孔庆三,来自山东沂蒙山。在战斗的危急关头,他用自己的身体当火炮支架,火炮强大的后挫力把他掀翻到岭岗下,腹部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于冬说,片中反复出现的《沂蒙山小调》,意在致敬沂蒙精神,因为“战天斗地的沂蒙精神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脉相承,都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进入紧张拍摄
于冬透露,《长津湖》中激烈战斗场面和大部分美军的戏份由林超贤负责。他希望林超贤拍出美军的真实实力,“我们是一军打三军,我们是陆兵,但是打的是海陆空。我们是骡马跟人家机械化对抗。”他告诉林超贤,“把美军拍得越强大,越显得我们志愿军的胜利来之不易。”
按原本的拍摄计划,中美演员阵容也要“势均力敌”,于冬最初的想法是找观众熟识的好莱坞工会演员出演美军,然而由于疫情暴发,原本邀请的好莱坞演员无法前来,只能临时改成在国内找外籍演员。导致片中,中国演员的水准明显高于外籍演员。这也成了《长津湖》迄今最大的遗憾。
于冬介绍,《长津湖》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已进入紧张拍摄,续集讲述了七连战士们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和更猛烈的火力!他们将在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水门桥阻击敌军,任务会更加艰巨,战斗场面会更加激烈,为赢得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也会令人更加动容!
仲呈祥等专家学者盛赞《长津湖》具有里程碑意义
研讨会上,在场专家盛赞《长津湖》为中国电影带来的启迪与思考。
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表示,《长津湖》具有宏观意识、全局意识,是中国电影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式战争大片的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孝汉认为,《长津湖》拍出了电影新意,拍出了新时代电影的水准。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评价影片主题宏大、场面震撼、结构严谨、人物饱满、制作精良。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长津湖》是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呈现了长津湖战役这一战争史诗,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体会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一川以“悲歌慷慨,气韵沉雄”称赞《长津湖》的美学风格。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颐武表示,《长津湖》契合了中国人集体意识、集体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教育部戏剧与影视教指委主任周星认为,《长津湖》提升了中国电影对于主流价值观认定的质量。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评价《长津湖》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以及产业发展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贾磊磊认为,电影《长津湖》已经融入到了年轻一代的历史记忆当中,远超一般电影对观众的影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道新表示,《长津湖》不仅提高了中国电影新的起点,对中小电影的发展,包括艺术电影的发展,同样具有标杆意义和示范性、引领性。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长津湖》是平民视角的英雄叙事、是家国情怀的情感流通,更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传承。
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总经理王君表示,《长津湖》是用故事讲思想,以恢弘的人民战争,亮明了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立场,树立了中国以不惹事、不怕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