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2022年春节档电影现象专家研讨会”线上举行,来自电影业界、学界和评论界代表,针对春节档的影片类型、市场表现、档期特点等进行建设性研讨,总结相关经验,助力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疫情影响和冬奥会分流的情况下,2022年春节档能取得60.35亿元票房成绩,成为春节档票房第二高的年份,体现了广大观众对电影的热爱,也表明电影产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生产状态和市场反应。
在影片供给上,类型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新主流大片、也有喜剧片、文艺片、动画片,给观众提供了更多观影选择;在创作人才上,老中青三代主创队伍并肩作战,整体结构饱满稳健,完成对全年龄段的辐射。
值得一提的是,档期票房领跑的《长津湖之水门桥》、观照现实的《奇迹·笨小孩》和口碑突出的《狙击手》,共同体现着观众对主旋律题材影片的认可,在对主流价值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也肩负了文化传播的责任与担当。
新主流大片为春节观影增添精神力量
春节期间,新主流大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狙击手》的强大号召力燃起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无论是冰雪战争的恢宏气势,直面艰辛的进取精神,还是跨越时代的家国亲情,都让春节档电影在吸引观众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精神力量。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认为,2022年春节档“聚焦普通人,展示普通人生活状态、展现民族意识、表达时代精神”,集中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电影新面貌。“今年的春节档主要聚焦于普通人,甚至底层民众。努力的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成长轨迹,追梦历程,探讨他们的生命价值,因此,能够以最大多数受众的情感导向为中心,并且以努力展现与表达民族意识与时代精神为指规,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国产电影,也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电影。”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也表示,相较于往年,春节档几部真人电影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价值表现层面都呈现出新主流大片的端正姿态,这是今年春节档最大的突破。“无论是《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还是《奇迹·笨小孩》,在电影价值的表现上都很有特色,娱乐性的把握也很好,证明中国电影整体走在一个正道上,新主流电影的端正姿态值得称道。”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看来,《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借助红色文化效应,成功实现了共情价值的传播。“《长津湖之水门桥》将爱国主义、无私奉献和不畏牺牲等精神和个体人物的成长结合在一起,跟观众真正建立起感情勾连,并达成共情,《奇迹·笨小孩》则对现实进行了温情且正能量的表达,将片中的普通人物跟观众之间建立共鸣,让观众走入影片,感同身受。”
类型丰富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
除了新主流大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熊出没·重返地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小虎墩大英雄》等多部电影也亮相春节档,既为电影市场增温,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更多观影选择。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表示,2022年春节档众多影片的齐发上阵,满足了观众的期待,《长津湖之水门桥》完成对国家情感和民族情绪的升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实现了草根的逆袭,《熊出没·重返地球》满足了合家欢观影需求,《奇迹·笨小孩》以幸福为主题契合当下时代精神,契合春节档的观影氛围和需求。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肯定了春节档电影格局中所体现出的类型丰富度和电影人才队伍状态。他认为,动画片、喜剧片、新主流大片和文艺片等多种类型呈现在春节档的电影格局中,不同类型影片的相互补位,既体现了在商业和艺术上的深入探索,也呼应了观众过年观影的期待。
而在人才队伍上,春节档不仅有张艺谋、徐克等资深导演,有韩寒、文牧野等具备一定从业经验的青年导演,也有易烊千玺、刘昊然等一些最近异军突起年轻演员参与和体现在创作中,老中青的队伍比较饱满,形成了相对比较合理且稳健的状态,并在价值导向上产生了正能量,值得肯定。
增加供给、留住观众
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经历多年发展,春节档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体量最大、热度最高、竞争最强的档期之一,与会专家也对春节档期提出了期待和建议。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表示,在疫情影响和冬奥会分流的情况下,2022年春节档能取得如此成绩值得欣慰,证明在全体电影人和广大观众的热爱下,电影产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生产状态和市场反应,期待电影业界和评论界能够及时总结春节档的相关经验,护航电影业来之不易的发展结果,为电影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今年票房取得史上第二高的成绩,影片满意度也较高,观影消费依然热烈,说明电影产业依然有着强大的潜力。他认为,要用建设性的态度与思维关注春节档的新现象。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也认为,电影产业应当提升影片质量、提升观影人次、提升影院收益,从而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真正激活电影产业的活力与潜力。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呼吁,全业界要一起努力,通过增加供给、多样化创作、提高影片质量等多种方式,来留住观众、吸引观众,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总监、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建议,业界要深入了解各类档期观众的观影消费行为和偏好,营造节假日观影氛围,拉升观影动力,“电影人唯有站在更高的层面,让电影主动融入人民生活,融入社会发展,与观众同频共振,电影才能在与其他行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