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狙击手》在上映之前就充满了悬念:一部战争电影敢于在春节档上映,让人不禁为它的票房担忧;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神枪手题材如何传递主流价值,又令人对它的内容倍感好奇。票房是否叫座,有待市场检验;而观影之后,我想要真诚地为它叫一声好。《狙击手》既好看、又深刻,是一部兼具娱乐性和思想性的佳作。影片带来的良好观影体验,在于对叙事性的极致追求,对类型性的批判与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对新主流价值观念的某种弥合。
首先是对经典叙事的回归。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张艺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形式先锋的之姿在电影史上横空出世——“观众不会记得故事、只会记得画面”,张艺谋激进的影像本体论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中国电影美学去文学化、去叙事化的浪潮。然而伴随着“中式大片”的退潮,视觉奇观对观众的吸引力式微,张艺谋的电影创作走向了他曾经激烈批判的反面——文学性和叙事性。这种尝试在《三枪拍案惊奇》当中初见端倪,经历《金陵十三钗》、《归来》、《长城》、《影》的探索徘徊,至近两年的《一秒钟》、《悬崖之上》日臻成熟。如果说《一秒钟》、《悬崖之上》还有意象性和抒情性镜头穿插在叙事之中,那么《狙击手》对此类镜头的极端克制则达到了一种“影像极简主义”的状态——全片几乎不见对叙事无用的镜头。因此《狙击手》可以看做是这种叙事转向的集大成者,我们看到张艺谋电影的天平从一端滑向另一端——从影像至上转变为叙事至上。《狙击手》的叙事无疑是成功的,单线叙事、限制时空、节奏紧凑,观众的情绪完全被情节所吸引、带动,进而实现与英雄人物的共鸣、共情。
其次是对类型的创新性把握。《狙击手》在叙事方面的成功来自于对经典叙事的回归,具体而言是对自亚里士多德而后的“三一律”叙事体系的继承、批判与发展。如果说“三一律”是所有叙事艺术永恒的圣经,那么对于电影而言,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类型。这里所说的类型并非影片题材分类,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划分,而是经由叙事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影片结构。该片编剧陈宇将其概括为建筑师式电影剧作法——新古典、巴洛克、洛可可、现代主义等建筑类型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类似地,电影通过叙事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形式,也可以调动观众不同的情感类型,给观众带来迥异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类型本质上是从观众的审美体验出发,关键在于对叙事元素的精准调控。以此观照《狙击手》,相较于战争片、枪战片等传统类型划分,在诸多访谈当中编剧都将其类型要素概括为“热血青春”。青春片的内核在于成长,在残酷的战场上,大永完成了自我成长——从“爱哭鬼”到神枪手、从知识分子到革命战士。成长过程中,其行动目标自然而然地从个体情感——救战友,转变为集体情感——五班的使命、我军的情报。由此,个体的成长在集体使命当中得以最终完成,个体与集体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如此叙事,青春片常见的个人成长主题多了一重集体主义的崇高维度,弥合了类型片和主旋律的隔阂,使得影片以一种极具观赏性的方式实现主流价值的传达。
最后是启蒙与革命的价值融合。第一,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艺而言,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最典型的两类人物形象,分别扮演着革命与启蒙话语的主体角色。而革命与启蒙在相当长时期的断裂局面,使得知识分子在主旋律影视作品之中,很少扮演英雄人物。《狙击手》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刘文武和陈大永的主角转换,以使命传承的方式实现了启蒙和革命的价值弥合。在影片的前半段,影片的主角是农民出身的班长刘文武。他枪法一流、冷静理性、意志坚定、指挥有方,既是富有传奇性的神枪手,又是深受战士们爱戴的基层领导者,是一个绝对而又全面的英雄形象。对陈大永而言,刘文武从组织上讲是领导,从狙击技术上讲是师父,从精神和情感上讲是导师,陈大永全方位、多维度地依赖刘文武,处在被启蒙的位置上。知识分子被农民所启蒙,这是革命叙事的常见范式。然而到了影片的后半段,伴随着刘文武将具有象征意味的望远镜和勺子留给陈大永,而后壮烈牺牲,知识分子陈大永成为主要英雄人物,完成歼灭敌人并向我军成功传递情报的重要任务,这是对革命叙事的创新。第二,从个体和集体关系的角度看,启蒙叙事强调个体价值,革命叙事弘扬集体价值。《狙击手》对五班战士的刻画及富个性特征,突出他们作为个体的“人”的特质:胖墩力气大,刚出生的孩子还没有取名字;绿娃子走到哪都要带着妻子寄给他的手套;小徐惦记着刘文武以后把望远镜传给自己……五班由每一位战士组成,他们互相依赖、并肩作战,成为传奇的集体;他们在集体中获得成长、友谊和人生意义,又为了更大的集体、更大的任务、更大的目标作出牺牲,在战场上成为无名的牺牲者。个体与集体水乳交融,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种价值观念突出在颇具仪式性的点名情节中:在影片结尾,连长再度高呼五班每一位战士的名字,无名的牺牲者的名字在集体之中被永远铭记;而当连长喊到“五班”时,回答他的是身后的每一名战士,每一个牺牲者的生命在集体中得到延续。
(刘润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雅博士后;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