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演员文松在自导自演的电影《卧鼠藏虫》中,缺少了他在综艺小品舞台上表现出的搞笑能力。不好笑,是这部喜剧片无法回避的问题。
落空的欢乐预期
喜剧明星,在《卧鼠藏虫》中也就是文松本人,是这一类影片让观众购票的最大吸引力。明星依靠之前在银幕或舞台上的形象积累,提前预告着大致将会看到什么,形成了左右观众选择的观影预期。
比如沈腾,就是出身在普通市民家庭,人生成长一路跌跌撞撞,喜欢吹牛逞强,又能在即将犯错时醒悟回头的小人物;而徐峥所代表的,大致是都市里中产男性们小心谨慎又心有不甘的“中年危机”。
这些被观众认可的形象中,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他们的需求、欲望和焦虑,观众愿意为某位明星买票入场,其实是预期着与某种形象在银幕上“重逢”。所以很多演员会持续塑造某一种人物类型,仅在其中做出些微的调整与变奏。
比如《你好,李焕英》的成功,相当程度得益于贾玲在公众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形象,那种淳朴真诚、接地气、不油腻的感受,是理想中的家和亲情的“滋味”,所以那么多观众才会去观看一个家庭的“私人记忆”。
师从赵本山的文松成名于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在2017年获得第三季总冠军之后,他在《东方不败》、《甄嬛歪传》中又萌又贱的“娘娘腔”形象广为人知。电视上的“二人转”表演突出“说”与“丑”,语言上追求生动风趣,活泼幽默;丑角塑造注重相对明显、极端化、自我矮化的角色,“娘娘腔”就是其中一种,在东北男人普遍被视为耿直火爆“纯爷们”的背景下,“娘娘腔”带来的反差更容易实现喜剧效果。
然而电影有着远超喜剧小品的时长和故事容量,小品可以夸张滑稽,电影却要求逼真写实。《卧鼠藏虫》放弃了“扮丑”的人物塑造方式,影片采用“交换人生”的类型化叙事策略,讲述了从小天各一方、命运迥异的孪生兄弟葛浩/爱德华,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因互换身份而兄弟相认的历险过程。
在“二人转”小品中培育的观影期待没能在电影中得到满足,应该说是《卧鼠藏虫》“笑果不佳”的首要原因。
失效的喜剧情境
越强烈的反差越能让观众发笑,《卧鼠藏虫》的故事也遵循着喜剧创作中的“不协调理论”,也就是出人意料、令人惊奇地将两种在平常情况下互不相干的观念、情境和概念组织在一起,有意识地让两者前后对比,从而造成一种失谐和有趣的效果。
具体到影片中,笑料的制造主要依靠互换身份的“喜剧情境”,它带来了“似而不是”的误会和巧合,更强化了人物和处境之间的反差,让兄弟二人都成为“跳到岸上的鱼”。软弱胆小的葛浩要面对豪门恩怨和犯罪组织的穷凶极恶;位高权重的爱德华靠拳头收服小镇混混,才能免于挨饿受冻的囧困。
“互换身份”无疑是一种古老但有效的叙事模式,从马克沃特斯执导的《辣妈辣妹》、新海诚的动画片《你的名字》、开心麻花出品的《羞羞的铁拳》、《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到饶晓志的黑色幽默片《人潮汹涌》,它被广泛应用在中外的喜剧电影之中。
可惜的是,《卧鼠藏虫》在戏剧层面上的粗糙,让这个“情境”带来的笑点变得稀疏和尴尬。如果要实现对比,首先需要清晰的是,不同的人物在他原来的环境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会如何去应对和处理,之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环境中会导致什么截然不同的效果,从而给人物带来麻烦,为观众带来开心。
葛浩的懦弱胆小并没有影响到他在小镇的生存,甚至没有干扰他单相思的“爱情”,冒名顶替爱德华董事长身份后,这种懦弱胆小依旧没有影响到他的生存,这个人物身上始终没有压力,他的选择不用付出任何精神或物质上的代价,所以影片的故事进展和最终结局和这个主人公几乎无关。
爱德华更是一团模糊,他真正遇到的麻烦是天生的血缘,董事长的女儿认为养子无权继承家业,他需要努力的目标其实是搞定这个妹妹,而这两个人物在全片几乎没有交集。而影片给他设置的小镇困境,其实根本就无法成立,他只需要打一个电话证明身份,问题就迎刃而解。
主创其实没有搞清楚这两兄弟内心世界的问题,也就是他们到底要的是什么。影片甚至懒于说明兄弟相认的意义,这让他们最终的戏剧选择——联手救人,显得缺乏说服力。
《卧鼠藏虫》可以说是在电影类型叙事框架下,又用起了“二人转”的叙事技巧,这种短时长的现场表演艺术,更注重在假定性的“喜剧情境”中笑点密集,只是当它们拼接在一起,却无法让叙事达到起码的顺畅可信。
悬浮的情感共鸣
其实《卧鼠藏虫》不好笑的问题,暴露出主创恰恰缺乏了舞台表演者最重要的能力,一种是让观众“爆棚”的技巧,需要搞笑的节奏和“梗”都把握恰到好处,这是开心麻花在《夏洛特烦恼》中表现出的水平;一种是让观众感动,在现场营造出让观众共情的氛围,就像岳云鹏在看了《你好,李焕英》小品演出后所说的,它可以慢慢刺进你的心。
影片对现实和人物的双重架空,让喜剧电影所追求的,在即时性的欢乐之外让观众感动和回味的笑,更是无从谈起。
“二人转”和电影在叙事规则上的差异,并不是这种跨界创作不成功的原因。宋小宝在去年春节档自导自演的网络电影《发财日记》,就有着相当不错的品相。他以个子矮和皮肤黑为特征的自黑自嘲,延续着他在小品舞台上“扮丑”的人物造型,草根阶层在深圳求“财”的故事,在让人笑过之后,更对奋斗者和这片热土有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