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是现代西方乐器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乐器之一,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于其内部构造复杂,音域宽广,强弱可控,可以营造不同风格与氛围,因此常用在电影作品的配乐中;弹奏钢琴时演奏者灵活的手指动作也具有路易·德吕克所说的“上镜头性”,因此演奏者弹奏钢琴的动作也常常出现在电影中,更有《海上钢琴师》、《钢琴家》、《钢琴课》、《不能说的秘密》许多以钢琴弹奏为拍摄对象的电影。电影作品中的钢琴音乐在故事叙述、氛围渲染、形象塑造等方面也作为象征或暗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钢琴音乐的“象征”作用
从符号学意义来看,象征是通过描述性词语在语言上将一个属于被象征物转移或应用到另一象征物上;而在非语言的现实秩序中,这样的描述性词语并不用于该物体。使用象征,我们可以凭借已知的音乐与音乐象征物之间的关联。钢琴的键盘排列采用西方音乐体系中广泛使用的十二平均律,因此能够形成复杂、多变的音程关系。将钢琴音乐、画面中的钢琴乃至钢琴弹奏者作为参照,了解其象征的具体事物。
首先,钢琴音乐作为本体所象征的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当电影中出现某一人或物时,特定的钢琴音乐伴随着画面出现,并且与画面内容形成呼应时,便是运用了象征手法。在这种意义上,作为象征出现的钢琴音乐承担着解释的功能,它将观众未知的事物嵌人一个观众熟悉的构架或样式中。在《海上钢琴师》中,一名被丢弃在邮轮上的弃婴被船员们命名为1900,1900长大后成为举世无双的天才钢琴家。他与特地上船的爵士乐鼻祖杰尼激情斗琴,令杰尼大败而归;也用音乐为船上的宾客带来无限欢乐。但他的天才导致了他终生孤独,无法被其他人理解,至死也无法下船拥抱融入人群的人生。这样的背景下,1900演奏的钢琴成为他展现自我风采的唯一手段,他以音乐执着而忧郁地注视芸芸众生,并始终与他们保持距离。音乐天赋成为他永远无法与众人分享与被其他人所理解的部分,也是他终身孤独并封闭着内心的源头,令他躲在自己的轮船里,永远无法融入匆匆来去的人群中。当影像从象征意义上使用钢琴音乐时,它充当了真正意义上演奏者的替代物。
其次,钢琴音乐还可以使抽象事物变得可见,让隐而不显的主题清晰地传达出来。在《钢琴课》中,自六岁起就不再讲话,只通过钢琴倾诉情感的单身母亲艾达远嫁新西兰,其丈夫斯图尔特小气市侩,为了节省搬运费便将艾达笨重的钢琴遗弃在海滩上。为了能再次弹奏钢琴,艾达不得不委身喜爱听她演奏钢琴的贝恩斯。最终贝恩斯与斯图尔特因为艾达反目成仇,而艾达也爱上了贝恩斯,两人带着钢琴离开,艾达却在船上将珍爱的钢琴推入了深海。在这个世俗、爱情、欲望、功利交缠的故事中,钢琴音乐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情感:将钢琴留在海滩上,只带走了衣服和厨房用具的斯图尔特是庸俗势利的;而贝恩斯理解艾达对钢琴的执著和深爱,并欣赏艾达弹琴的样子,是因为他理解钢琴演奏的力量和美;艾达不惜委身贝恩斯也要坚持弹奏,是因为这件事象征她追求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自由。钢琴音乐也成为艾达与贝恩斯这截然不同的两人传达心意的工具,两人冲破道德阻碍在一起后,钢琴音乐与爱情的欢愉合二为一。
二、钢琴音乐的“暗示”功能
暗示在符号意指中的功能是用已知事物代替未知事物,它通过把未知事物转换为已知的说法表达出来。尽管暗示的未知事物没有象征的那么明确,但在特定的电影蒙太奇中,无论是剧情走向、时空背景还是主题思想,都能凭借电影中的声画配合展现出来,在电影音乐中发挥多样的“暗示”功能。
第一,钢琴作为一种音色细腻、音域宽广的乐器,其音乐可以渲染各种不同的气氛、推进叙事,从而很好地暗示出各种剧情的走向。在《菊次郎的夏天》中,父亲早逝、母亲另嫁的小男孩正男想要利用暑假去爱知县丰桥市看望母亲,邻居阿姨发现后安排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陪伴正男一起前往。菊次郎好赌好色、喜欢占人便宜,对照顾和教育孩子也毫无经验;但他内心也有善良温柔的一面,他笨拙地想各种办法哄正男开心,久石让创作的主题曲《Sunmer》也一再响起。这首钢琴曲的运用为影片营造了一种夏天般纯粹、轻快的视听感受,整首音乐以低沉而略显苦涩的序曲开始,安静的旋律在不疾不徐的敲击声中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基调。
第二,钢琴被广泛应用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中,因此可以暗示极为广袤的时空背景。在《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雇佣了白人司机托尼,两人共同面对了巡回演出中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托尼与唐也跨越性格、种族与阶级的隔阂,成为真正的朋友。片中,唐在剧院、音乐厅演奏的作品以具有古典风格的三重奏为主,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组成了钢琴伴奏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发源于欧洲的古典音乐一般情况下是由白人演奏的,唐身为黑人演奏这些音乐多多少少有着身份的束缚。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唐和托尼来到一家黑人酒吧,唐在这里的钢琴上弹奏起了六十年代流行的Doo-wpo风格爵士音乐,并将自己对古典音乐、灵歌和流行音乐的理解融入钢琴弹奏当中。
第三,钢琴可以烘托情感,暗示主题思想。在音乐传记片《肖邦的青年时代》中,青年时代的肖邦内心充满了对祖国波兰的革命情怀,他热切地呼吁在沙皇统治下的人民为波兰独立自由而战。在一次伯爵家的宴会上,彼时尚且是名音乐学院学生的肖邦公然拒绝为沙皇大公演奏,并说“我不在沙皇屠夫面前演奏”。此时,背景音乐为肖邦创作的《革命练习曲》。这首曲目创作于华沙革命失败后,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贯穿于整首歌曲之中,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曲调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节奏沉重急切的伴奏与右手刚毅激昂的曲调之间形成错综、繁复的和声关系,寄托了肖邦对波兰民族独立自由的殷切向往。
影片中还出现了肖邦创作的另外几首音乐《降A大调“英雄”波罗乃兹舞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等。《降A大调“英雄”波罗乃兹舞曲》以激昂的旋律与不断加快的节奏表现英雄与命运的抗争,展现了影片中鲜明的自由精神,《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B大调夜曲》则在相同的主题中展现出弹奏者对祖国沉深的忧郁和哀思,以及肖邦对自由情感的苦苦追求。两种情感在B大调的欲言又止与优美的圆舞曲间相互交织,呈示段的重复演奏能够清晰感知作者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不已、踌躇不前的情绪;主调升上F大调后,羞涩、隐晦的情感逐渐转为强劲的节奏和力度,升华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