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又叫“电影图说”、“连环影画”、“电影小人书”,是指以电影为基础、选编或绘制剧照并加以文字辅助,形成的连续叙事性平面作品。
电影连环画相比起电影本身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连环画不受上映时间限制,能反复观看,不受放映场地限制,可以随时翻阅;其次,连环画因低廉的印刷成本和便捷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电影在影院空间外的下沉传播;最后,连环画对电影内容进行一定的“裁剪”后,表达上也更加通俗易懂,有着更广泛的受众。早在民国时期,电影连环画就已经在我国广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美术出版社的成立让优质资源得以集中,电影连环画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视机、录像带和影碟的普及,电影连环画的出版一度陷入低谷。然而新世纪到来之际,电影连环画在收藏界突然火了起来,一跃成为了继瓷器、书画、钱币和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品。究其原因,一方面,经典电影存留着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电影连环画“看得见摸得着”,更方便翻阅展示和收藏;另一方面,连环画的版次清晰,印数有限,天然具有稀缺性,让其有着升值空间。
开发档案编研新形式
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国家电影档案机构,从事开展电影档案保存、利用、开发、研究等工作,然而档案编研工作就是利用馆藏珍贵的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并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开展了多类型、多形式的创新开发,其中电影连环画的编写制作便是开发档案编研的一种新形式。
电影连环画经历数十年的历程,其民族艺术风格逐渐成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粹艺术精华”。我们基于传统电影连环画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宣传属性,在编写过程中尽管依托于电影,但更多的是进行二度创作。不同以往的连环画,我们利用电影的影像和图文资料,梳理故事脉络,挖掘影片的历史年代、创作背景和拍摄背后的趣闻,拓展知识,增加图书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进一步读懂故事,以及影片具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此构思基础上,《影画中国》系列电影连环画油然而生。它不仅是电影档案人对馆藏艺术档案开展深度开发和利用的最新成果,而且该系列丛书创造性地将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合一体,是对中国电影连环画形式的探索和价值的拓展。目前,《影画中国》系列已编辑出版3卷17本。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卷《影画中国·童心向党》卷除了具有收藏价值外,更向少年儿童普及了党史知识。该丛书先后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专项规划”、“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其中《开天辟地》单册还入选了“2021年农家书屋增补书目”。
《影画中国》连环画的编辑思路
1、用连环画定格经典光影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影画中国》系列共推出两套电影连环画:其中《影画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影连环画集》包含《五朵金花》、《老兵新传》、《今天我休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阿诗玛》等十册,所选影片对准了为祖国发展而奋斗的不同人物,他们是“中国梦”的最好体现;《影画中国:献礼卷》包含《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和《中国机长》三册,均为2019年国庆档优秀献礼片。
去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影画中国·童心向党》正式出版,其包含《开天辟地》、《建军大业》、《鸡毛信》、《南征北战》四部优秀经典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人民军队创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不同时期党的奋斗征程。该丛书在选题策划上,确立了如下原则:首先,紧跟时代、抓住重大主题;其次,重视电影连环画的收藏价值,尽可能展现“全民时代记忆”。一本本《影画中国》、一部部经典电影,背后体现的是每一个个体和国家命运的情感联系。借助电影连环画,读者不仅仅是娱乐消遣式地去看电影,而是以更加具有时代感、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电影体验活动中,借由“记忆”的能量达到情感的认同,从而深刻理解一部影片所表达的思想价值。
2、修复画面完美呈现原作
《影画中国》系列与传统的电影连环画有所不同。一方面,《影画中国》系列根据馆藏档案开发,第一原则就是忠实原作;另一方面,很多传世的电影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出现了泛黄褪色和画面损伤等问题。要做到真正忠实原作,还必须尽可能还原到影片最初放映时的状态。因此,《影画中国》所用的影片素材,很多都出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这项工程旨在更好地保护电影文化遗产,自2006年来已经修复了3000余部国产电影。更有影片请到了原电影的导演参与修复,弥补了电影拍摄中因为光源问题造成的遗憾。
《影画中国》系列电影连环画是中国电影数字修复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虽然只是静态图像,但“焕然一新”的剧照效果不仅满足了影迷的期待,也是作为档案单位编写开发电影连环画的特色之处,并让《影画中国》系列具备了更强的收藏价值。
3、利用文图档案创新形式
我们在编写《影画中国》系列电影连环画时,充分利用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优势,查阅了电影剧本等大量档案。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连环画的文案写作,做到了每一个主配角人名、每一台词、每一个字的准确无误。另一方面,我们在查阅了资料后,又专门撰写了电影创作历程、电影主创介绍等内容附在连环画中,并且插入了部分珍贵文图档案作为插图。让读者更加立体地了解一部电影的背后的故事。
为丰富电影连环画的形式,《影画中国》系列还作出了许多创新尝试。例如,每部电影的精彩剧情处都附有一个二维码。读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就可以欣赏到影片的精彩视频片段。这种“动静结合”的阅读方式也是《影画中国》的一大亮点。
4、扩展连环画的阅读场景
《影画中国·童心向党》这套书起初策划是给孩子看的电影连环画,我们还是有较多顾虑,不太容易把握编辑方向。随着我们调研的深入,逐渐明确了制作思路:第一,将电影抓帧与漫画风格结合,用对话框来展示重要的电影台词;第二,采用“阅读视听”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扫码可以观看影片精彩片段。第三,以“链接”拓展历史知识,并设置了成语积累、集思广益等丰富的板块,以此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他们在阅读中思考,符合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增强了图书的可读性。
实践证明,《影画中国·童心向党》在内容编写上,以多维度立体的呈现方式,从影片故事出发,延展多重的历史知识,加深青少年对党史的学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力量。创新形式上,成功扩展了电影连环画的阅读场景,不仅受到了电影爱好者、收藏爱好者的喜爱,更得到了青少年读者的认可。
5、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历史精神
三卷《影画中国》系列电影连环画的出版时机都与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日契合。特别是《影画中国·童心向党》的出版正值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我们在策划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想通过电影来讲解党的历史。因此,《影画中国·童心向党》以电影故事为主线,根据影片的历史背景开创性地加入了党史知识作为链接内容。这些知识链接,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看懂电影,也同时详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及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
作为献礼之作,《影画中国·童心向党》倾注着我们档案编研工作者对小读者们的期许,希望以红色资源推动青少年德育美育的发展,让本书成为培根铸魂、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的创新读本。同时也希望各个年龄层的读者都有所收获,通过《影画中国·童心向党》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从百年历史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用阅读促进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
守正创新提升档案编研成果
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档案单位,保存的影片皆为国家的文化遗产。我们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如何开发利用好馆藏电影档案资源,特别是如何用创新形式吸引更多观众了解经典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一直是我们档案编研人员的重要课题。
目前,《影画中国》已然成为我们档案编研的一个较成熟品牌,针对该系列已完成的3卷17本,从选题策划上,做到了紧扣时代主题,结合社会热点,传递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明确的读者群体,可以针对不同细分人群的需求来选取适当的影片。在编辑创作上,创新内容形式,以电影故事内容为依托,挖掘更多影片背后的小故事,延展其涉及的相关知识。在排版设计上,突破以往电影连环画内容的枯燥单一,使图片与文字在版面设计上更加多样化,增强阅读感染力。
未来,《影画中国》系列电影连环画将不断策划全新主题,开拓探索更多更新的形式,做到守正创新,提升质量。在现有的创作基础上,融合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开发或者联动一些线上展览、游戏、文创产品等,吸引读者与之产生互动关联,突破连环画传统的纸质媒介,赋予它新时代网络传播媒介。通过打造“多维立体”的阅读体验,凸显新时代电影连环画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提升图书的收藏价值、丰富图书的使用场景。此外,近年来“电影衍生品”的概念大行其道,我们也可以和更多版权方合作,将电影连环画纳入“电影衍生品”的概念,将新片与老片相结合出版,帮助版权方扩展电影产业链,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
为了更好提升品牌效应,我们仍需挖掘电影的档案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开拓编研思路,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充分发挥优秀出版物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引领示范作用,用电影连环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电影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