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2版)
◎ 现实是“温暖”的前提与根基
距离拍摄电影《等风来》已有十余年,导演滕华涛始终没有寻找到合适的表达,直至2022年,才推出了现实题材剧集《心居》。他表示,从个人作品转换成公共作品的时候,需要具备公共影响的正向导向,也就是所谓的“温暖性”,尤其是人物的命运、结局,都应该寻求温暖与正向。
新时代中国电影如何讲好现实题材故事,这是电影创作者的时代使命,也是重大挑战。《穿过寒冬拥抱你》导演薛晓路认为,“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在不如意之下,依然对于未来、对于生活、对于生命有着很强的信任。“不回避现实的不如意,但是人物的立场、气质、态度要存在对真善美的坚定追求,在现实中把握善意的本色,实现现实压力与现实质感的统一。”
饶曙光表示,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应坚持人民性,对弱势群体、底层群众要给予更多的观照。“温暖现实主义”就是要关注生活在弱势状态的人们,因为他们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重要支撑,来推动社会的不断改革与进步。他同时提出,“温暖现实主义”还应当避免廉价的同情与乐观,虽然基调与核心是温暖的,但不是“心灵鸡汤式”的,要强调对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现实主义逻辑的坚持。
此外,这类影视作品也应当具备历史的态度,而不仅仅是道德的态度。饶曙光表示,电影创作应在呈现真实现实的基础上,要提出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认知,要有价值观的表达,要有对社会进步的考量,避免过度地进行道德化评价。这样,电影才能顺应时代和文明的发展。
尹鸿认为,“温暖现实主义”表现现实困顿、现实困惑、现实困局的时候,不是表达失望与悲剧,而是要充满正能量,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正能量”的表达可以写家庭与亲情,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血缘家庭的温暖支撑,当下很多“温暖现实主义”的影视作品主人公所遭遇的困境,都回到家里得到解决。
他表示,“温暖”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没有了现实就失去了温暖的根基,不能脱离现实去表达温暖,以至于矫情、虚假、浮空。《穿过寒冬拥抱你》,如果没有寒冬,拥抱就没有了价值。因此,影视作品的“温暖现实主义”要避免温暖有余,现实不足,演变为空想温暖主义、悬浮温暖主义。“所有的温暖应当建立在真正对现实的关注上。”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说,“温暖现实主义”应该以具备情感与想象力的方式来转述现实,并与观众沟通,这不仅仅是中国电影观众的需要,也是当下中国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这种“温暖”是广大中国民众最期待的一种心理,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情感性,能够让更多观众的情感能够得到释放。
他赞赏《我不是药神》把一个社会性问题变成一个情感化的问题,在其中对经济、国际环境、伦理道德等做出了是深刻的思考。而解决问题也采用了良善的方式,主人公从“奸商”转变为社会大家庭中“保护”家人的父亲的角色,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潘若简表示,“温暖现实主义”的作品要直面生活,但是要具备理解人物的复杂性与困境的宽容心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认为,当下我们需要对现实有建设性的电影,需要有美的熏陶的电影,需要让观众寻找到心灵慰藉的电影,创作这类电影,不能脱离对现实的观察,这种观察要敏锐同时要具有想象力,而不是机械性地复制。
◎ 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电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随着电影市场日益繁荣和电影观众日趋成熟,国产电影肩负更高期待,艺术地、智慧地讲好当下中国故事成为中国电影的核心命题。
饶曙光说,紧跟时代之变、记录中国之进、回应人民之呼,今天的电影行业需要履行时代使命和责任,新时代的“温暖现实主义”创作要从丰富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以扎实的戏剧基础、精巧的情节安排、真实的细节还原打造生活质感,将创意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努力实现转化与创造,同时以现代化、创新性的电影语言讲好故事,使之具备现代电影的叙事格局和视听品质,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最终将好题材好内容变为好电影,才能经得起观众的检验、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程樯表示,“温暖现实主义”要遵循“现实主义从生活中来”的创作方向,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这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前提。同时,在不同的故事框架下、不同的人物关系下,创作者要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质,有不同社会关怀和情感引导,同时比较暖心、可信的中国故事。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指出,中国电影要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国产影片创作质量,健全电影产业体系,增强电影科技实力,提高电影公共服务水平,扩大电影国际影响力,助力电影强国建设。
尹鸿表示,中国有多好,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效果和价值就会有多好。“希望现实主义继续成为中国电影的精神血脉,伴随中国电影继续向2035年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