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中共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电影报》社、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喀什嘉鹭影业传媒有限公司、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影视动画学院承办的乡村振兴题材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专家观摩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行。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中影股份原总经理、国家一级导演江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赵卫防,原中影股份影视人才培训中心负责人、资深电影发行人刘树森,《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等电影界专家学者就电影的主题立意、创作手法、现实意义等展开研讨,并探讨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影片制片人嘉鹭、导演林韬、编剧吴波、音乐指导王童语、执行制片人高梓舰、制片葛红燕等主创人员聆听了点评并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互动。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根据六位援疆干部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通过讲述彭光亮与杨信达这一少一老、一新一旧、一谐一正,有着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两代扶贫干部在高海拔贫困地区扎根奉献的故事,展现了新疆喀什地区仅有五万多人口的塔吉克族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展现了援疆干部质朴却真诚、平凡中有坚守的奔腾人生。
与会专家表示,影片选题具有创新性,主题积极、内涵丰富、画面震撼、文化独特,主创克服巨大困难、秉持专业精神和工匠态度创作拍摄完成,打造出一部“三性”统一、“两个效益”兼具的优秀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能够激发当下的年轻观众接触边疆、了解边疆、热爱边疆。
专家同时认为,影片以小视点切入、以基层最为普通平凡的扶贫工作者为塑造对象,展现了勤劳善良的塔吉克族兄弟姐妹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也展现天、地、人和谐共存的一种美好愿景。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由嘉鹭担任制片人,林韬执导,吴波编剧,李晨浩、曹力、姑丽米热·多尔兵等主演;由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皇冠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喀什嘉鹭影业传媒有限公司、霍尔果斯娱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喀什嘉鹭影业传媒有限公司承制。
◎专家观点(按发言顺序整理)
张丕民(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
真实真切、娓娓道来,生动展现新老两代守边者的伟大精神
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非常真实、真切,没有追求特殊的艺术手法,娓娓道来,不急不促,尽量贴近生活,反映了扶贫干部在边境小村庄所发生的鲜活故事,以及带给这个村庄的巨大变化。片中除了杨书记等少数角色,其余都是群众演员本色出演,包括家里搬迁、照看孩子的情节等,都非常生活化,以“实打实”的方式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影片以类似纪录片式的真实感讲述故事,层层推进,并通过旁白浓缩叙事、强化情感,实现了这一类题材电影作品的创新。在平实的叙事方式下,影片展现出老一辈守边者和新一代建设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以及他们实现“人生升华”的全过程。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所展现的平凡人的“守边精神”,更是电影创作应该去关注并加以弘扬的。希望中国电影人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现实题材电影,书写中华民族大家庭生生不息的奋斗史诗,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叙事与民族文化叙事的有机融合,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不断取得突破。
江平(中影股份原总经理、国家一级导演):
影片的真诚、淳朴、自然,让观众触动、感动、震动
主旋律题材、新疆民族题材、农村题材,“三材”加在一起是否能实现“三精”,这是一道非常难的考题。当下,有创作人员敢于拍摄、推出这样一部电影,是令人钦佩的。
影片《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展现出的真诚、淳朴、自然,让人触动、感动、震动,通过一个村庄、几个主要人物的真实故事,来表现守边人的艰难与不易,以及经历磨难、痴心不改的信心决心。年轻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去接触边疆、了解边疆,进而热爱边疆。
在展现守边护边精神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塔吉克族群众在三国边境线上真实的生活,影片中的一些自然风光、风土人情,都表现得恰当好处,将塔吉克民族的特色真实、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侯光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
选题好、叙事真、影像新,艺术弘扬“四个与共”的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
影片的选题具有创新性。我们提倡“四个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不仅仅展现了喀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战胜贫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还弘扬了在党领导下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家园的思想精神。
现实题材电影的关键在于“真”。真诚很难得,这部影片非常朴实、可信。除了真实的叙事外,影片几乎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群众演员,但他们没有出戏,而是演自己真实的生活,也可以照顾到年轻观众的口味。
同时,影片在视听效果上实现了创新。像影片开场马群过河等许多镜头让人耳目一新、如痴如醉。又如空旷的山谷中,骨灰撒在水里面,画面晶莹剔透,声音回响清澈……影像创新、音乐创新,为这部电影大大加了分。
张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
“无所不在的‘缺席者’”与主旋律电影“润物细无声”的创新表达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展现出了新一代导演拍摄主旋律电影的特点。首先,表明了单纯依靠主人公无法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而是如实展现出党和政府通过通路、接水、送电、通网等一系列惠民举措帮助边疆地区穷乡僻壤摆脱贫困、迈向乡村振兴。整个叙事结构的主人公是“无所不在的‘缺席者’”,一切问题都是通过党和政府解决的。
影片叙事视角很巧妙,镜头对准村里的干部群众,没有多的笔墨去表现上级党组织。从不毛之地到畅通道路,从农耕游牧社会飞越到网络时代,以往需要几百年才能跨越这两到三个社会形态,通过新时代党和政府的强力推进,在短时间内得以根本改变。证明这是好的主旋律电影,润物细无声,党处处都在,但并没有直接体现。
这部影片通过“外来者”主人公彭光亮的视角,将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带入故事,以个人化的叙事来体现这个地方的与世隔绝、路途艰险,用他的眼光来见证党和政府为这里做出的巨大改变,带动了汉族观众以及其他民族观众对变化的认同感,提供了一种很独特的体验。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唤起几代人美好的历史记忆,“原生态”表达极富特色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的片名很棒,能够很好地唤起前几代人非常美好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同时又和几代人内心灵魂深处对中华民族、对各少数民族的风景、风情、音乐、生活等的热爱联系在一起。从营销的角度看,这部影片的片名和摄影画面的震撼力,以及大气的音乐所营造的效果,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影片的镜头始终跟随、捕捉人群之中的“原生态”,呈现边疆民族护边人员如何与这片土地共生的,给观众一种非常原生态的感觉,避免了故事和纪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摄影机代表着创作者的视角,这是在以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比较少见的。
左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
影像有意味,人物立得住
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从人和文明对立的角度进行阐释,传统保守观念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恶劣,同时也衍生出一种既豁达又顽强的文化。影片画外音的腔调带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最终变成了希望与友情。
片中的一些道具让人印象深刻,例如速效救心丸,屡次出现,如果观众注意到某一个道具“演得好”,意味着电影的影像呈现是有意味的。同时,影片的人物立得住。老杨书记一开始有点像“油腻大叔”,但实际上他“油而不腻”,是一种很有味道的“油”。从做生意到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从商品经济到人民事业,这个人物的转变还保留了一点“前传”的味道,塑造得很有特点,容易被人记住。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镜头语言丰富,写实写意相结合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将守边护边、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主题进行了综合表达,并在片尾实现了升华,升华到人类共同性的“余生和你在一起”,主题向上、基调昂扬,又富有意蕴。
影片采用了有特色的移动镜头和变化丰富的镜头调度,展示出对观众而言很有神秘感的帕米尔高原,也让观众看到塔吉克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通过影片,观众可以真正走进塔吉克民族的生活环境,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状态。
同时,影片还又很多写意的镜头,比如幻想中跳舞的场面,以及大量的民族歌舞镜头和音乐表现镜头等,都是在写实的同时实现了写意,把各民族同胞内心中对祖国的浓郁情感展现出来。
皇甫宜川(《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主编):
揭示了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映衬出脱贫攻坚工作的崇高与伟大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建立了非常有意思的叙事系统,将人物放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去塑造,揭示了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同时用这样的方式来映衬出相关人物的精神境界和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
影片还从亲近观众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看待一个地方的扶贫与变化,展现出真正让各族人民脱离贫困、共同富裕的是党和国家,这是影片诠释出的最重要的主题。正因此,贫困的村落才会有迅速的提升与转变。
影像方面,既展示了当地的风光美,又表现了风光美之下人物的心灵美;既展示了环境的恶劣,又展示了恶劣环境下人物的崇高精神;既叙述了村庄所处的艰苦环境,又描写了国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人们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巨大改变。导演非常注重影像、叙事和人物的结合,注重人物精神世界的展示和形象的塑造,将这种造型和人物内心的表达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刘树森(原中影股份影视人才培训中心负责人、资深电影发行人):
影片拍摄得非常成功,将在7月全国上映
2018年,这部电影就开始筹备,在制片人嘉鹭的带领下,影片拍摄得非常认真、艰苦,也非常成功,更让人感动。目前,影片计划于7月15日左右在全国上映,并在新疆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自治区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等单位协调帮助下进行组织放映。其余发行计划也正在逐步推进当中。
我们还希望邀请上海合作组织特别是中亚五国的电影人前来观影选片,让他们感受我们中国最边疆地区脱贫攻坚的故事以及新时代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了解我们国家的淳朴民风,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主创声音:
嘉鹭(影片制片人):
根据六位援疆第一书记的真实故事改编,朴素真实又不失温情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是根据六位援疆第一书记的真实故事改编,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方面的强有力的扶持。
影片通过当年央视纪录片《骆驼求学记》的少数民族孩子上学的真实故事,涵盖了中国只有不到5万人的少数民族——塔吉克族的民俗文化礼仪展示,还歌颂了以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劳动模范巴亚克老人等为代表的塔吉克族人民的爱国情节,是一部朴素又不失温情的感人作品。影片描绘了一老一少两代扶贫干部扎根帕米尔高原,带领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的温情故事。
通过创作这部电影,我们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新疆、对于喀什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多位扶贫干部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片中杨书记的角色是结合了六位书记的事迹结合而成。作为一家民营公司,拍摄这部电影确实充满了艰辛,但也收获了更多感动、信心和力量,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获得业界专家与观众的认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林韬(影片导演):
用有内涵的镜头、丰富的色彩,展现质朴真实的故事和塔吉克族的文化
塔什库尔干有一种独特的力量,是一种少数民族地区强烈的坚韧感。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我运用了带有“颗粒感”的镜头调度来展现内部的力量。同时,塔吉克族人民对色彩有着特别的偏爱,我也希望把这一特色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之中。拍摄时,我们采用了前期调色以及摄影机特殊的控制方法,对色彩进行了精心的调控,展示出新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影片的音乐也非常讲究,作曲家王童语老师对塔吉克族文化和塔什库尔干自然环境做了深入的调研和充分的准备,拍摄中间也亲自来到现场进行声音方面的指导。
影片讲述了一个真诚、质朴的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故事,具有非常好的大银幕视觉观感,镜头、色彩、音乐等都可以带给观众特别的视听享受。
吴波(影片编剧):
展现勤劳善良的塔吉克族同胞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影片所描写的扶贫干部,可能还没有老一代扶贫干部的那些已经和当地的土地、山川融为一体的颇为沉重的奉献感,但是他们却也有着那种在艰苦条件下不向自然条件屈服的坚韧生命力,也有着通过努力让更多勤劳善良的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冲劲和强烈愿景。彭光亮与杨信达这一对一新一旧、一老一少,带着各自时代强烈印记的两代扶贫人,与“皮乐村”的塔吉克族兄弟姐妹们共同写就一段又一段兄弟情、民族情。
我们力图讲述的是一个聚焦于塔吉克族这个中国境内人口数目前仅有4万多人的民族的故事,展现勤劳善良的塔吉克族兄弟姐妹们的精神面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展现天、地、人和谐共存的一种美好愿景。就是除了温饱苟活、远离病毒,这世界上更有山川大地不能辜负,每一个微小生灵的生机与尊严不能辜负,天地人的和谐共生不能辜负。
王童语(影片音乐指导):
希望通过电影配乐让观众了解塔吉克族的文化风情
为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做配乐,我第一次走到南疆,第一次来到帕米尔高原,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震撼。这部主旋律影片拥有一个温情且有创意的故事,我很幸运能进入到这个电影团队之中。
影片的音乐创作还是极富特色的。例如我们使用了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鹰笛,虽然它的曲调非常单一,但这是它的特色,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标签符号。希望通过音乐,能让更多的观众喜爱这部电影,也更加了解塔吉克族的文化与风情。
音乐对于一部电影而言非常重要,很多经典电影的配乐已远远超过其票房的价值,希望有更多国产电影创作出更多经典的配乐,也希望这部在艰苦环境下拍摄出来的电影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高梓舰(影片执行制片人):
拍摄过程“一波三折”,但拍出了一部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有高度的电影
2020年6月,我接到了拍摄任务,7月带领制片组和美术组前往新疆,进行实地看景及民族采风。但刚好赶上新疆疫情暴发,经过28天隔离后,我们又回到了北京,转为线上工作。到电影结束,我们制片组和美术组最多隔离了64天。
从塔县到马尔洋乡皮勒村(皮乐村)将近170公里,都是山路,单程需要六个多小时,我们入村的时候还赶上了塌方。到皮勒村的时候,了解到早年间没有公路的时候,当地孩子们都是通过水道、峭壁、河流才能从大山里走出来,确实是非常不易。我们拍摄的平均海拔约为4200米,很多人在拍摄过程中没有意识就晕倒了,加上当地地势地貌的原因,只能依靠人力搬运设备。
拍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原本计划拍摄的两场百人大歌舞,在排练一个多月后,因为疫情没有完成。影片留有很多些遗憾。但拍摄团队克服高原影响,发扬海拔高工作标准更高的塔县精神,拍出了一部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有高度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