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爱情电影《暗恋·橘生淮南》收获端午档票房冠军之后,以较为稳定的排片占比、票房和口碑,成为暑期档预热和电影市场发力的探路影片之一。这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微峰娱乐传媒联合出品的电影,根据八月长安(刘婉荟)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是继网剧版和电视剧版之后的又一次IP变现。作为八月长安创作的经典小说“振华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暗恋·橘生淮南》此前两个版本的改编口碑乏善可陈,但却打破了《最好的我们》和《你好,旧时光》的翻拍纪录。电影版《暗恋·橘生淮南》不仅由原著作者担纲编剧,也邀请到《后来的我们》、《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影片的音乐制作人陈建骐携手合作,确保整体改编质量。
自从2013年引燃青春爱情电影IP改编热潮,《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七月与安生》、《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何以笙箫默》、《泡沫之夏》、《微微一笑很倾城》、《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会痛的十七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秘果》、《我的青春你来过》等作品成批涌现,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独特的一幕。这些改编后的电影作品,不仅拓宽了原作IP的影响,也助推了相关创作的发展,孵化出更多影视作品。以书写文本为核心的IP资源,转化为电影、电视剧和网剧之后,再与新的IP叠加,包括续集和系列等,形成一个闭环产业生态。
此类影片改编在2016年前后达到峰值,除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很多腰部影视机构和长尾微型公司,都热衷于购买、改编和报备相关作品及巡转孵化,某种程度上造成了IP“低风险、快速收益”的市场迷局,为受众审美疲劳、投资趋冷以及改编质量堪忧等创作和发展瓶颈埋下伏笔。此后直至疫情期间,虽然也有《少年的你》、《大约在冬季》、《八月未央》、《最好的我们》、《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如果声音不记得》、《恋曲1980》等青春爱情电影上映,但作品数量和口碑票房却风光不再。影片《暗恋·橘生淮南》在疫情向好、高考结束以及剧版饱受争议等因素叠加下,赢得了影片质量之外的有利局面,扭转并不被看好的预期,收获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毋庸置疑,青春爱情电影是电影市场的重要版块,IP改编的此类作品,在互联网语境下潜力巨大。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总规模为10.32亿,网络文学用户总数5.02亿,共有523个在线综合阅读产品,自2018年以来实名认证的新作者中,“95后”占比达到74%,起点中文网等平台2021年的新增用户中“95后”占比超过60%。无论是IP前文本,还是电影文本,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目标受众,在“网络新生代”恋爱交流、情感话题、社交链接等功能需求下,有望整合并扩容出一个更大的视听空间与市场,进行“跨界”和“破圈”的探索与实践。
虽然有一系列优秀青春爱情改编电影的灯塔效应,以及市场、受众等众多有利因素,但将IP进行电影改编,仍不亚于一场冒险。二次创作的精力和时间耗费可能超过原创,原本众口难调的受众更愿意将两种文本对比,这种与读者想象重逢的遭遇战,在互联网时代,决定胜负的速度之快和影响之广往往超乎想象。基于此,笔者从产业运作中的类型考量,档期与作者、作品效应,观照现实题材的魅力与痛点、影视套拍与改编时机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思考,希冀对文本转化提供些许参考。
首先,中国电影产业进程中一个标志性的节点是类型片走向成熟,青春爱情电影的改编创作,如果能综合考虑类型化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会给创作、生产和上映带来更多有利因素。面对数量庞大的读者和粉丝,前期创作已经市场化地产生了“纯爱”、“奇幻”、“悬疑”、“社会观照”等主题细分,针对性地对标目标受众,值得借鉴。比如影片《会痛的十七岁》、《泡沫之夏》细致入微地关注青春前的成长环境;《少年的你》、《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聚焦游走在社会边缘年轻人的情感;《左耳》等讲述“疼痛系”青春爱情;《喜欢·你》、《傲娇与偏见》再现当代背景下“灰姑娘与王子”版爱情;《微微一笑很倾城》将“大数据”、“网游”设置为悬疑和青春情感背景。很多中小成本影片比较注重主题和独立风格,这其实与类型创作并不矛盾。同期上映的影片忌讳主题雷同,但类型相同和重复,某种程度上不仅不会带来市场和口碑的负面影响,往往还能产生商业上的叠加和话题效应,关键是能否做到对类型的深度挖掘和定位。
其次,青春爱情片的脱颖而出,与档期有重要的关系,如《暗恋·橘生淮南》瞄准毕业季和暑期档,《后来的我们》占据五一档。但过于关注与取巧,也导致了调档、撤档、换挡等档期乱象甚至是“骗术”,不利于市场培育和良性循环。反之,作者和作品大浪淘沙的“叠加效应”,以及剧作、制作、营销这三个电影项目最重要支点的相互支撑,变不利为有利的运作则更为保险。综观近年的青春爱情片,特别是中小成本制作影片,暗恋、初恋、失恋、虐恋等模式化、毫无新意的故事文本和剧情冲突,浮夸和脸谱化的人物载体,让此类主题陷入泛滥,面临对观众“再次吸引”的难题,需要创作者多加考量。
再次,青春爱情电影的主题往往呈现杂糅特性,家庭问题、社会议题甚至犯罪元素相互穿插,如《少年的你》、《青涩日记》、《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等,书写者和改编者的创作的意义,在于通过少年成长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现实主题聚焦,寻求社会和少年的互动,为当下的正青春的少年提供帮助和引导。这类题材的创作因逼近真实而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各种媒介、平台的书写作品,难免出现借现实之名的“伪现实”作品,亦或者将事件和个人隐私过度暴露、虚构,电影改编如果没有底线地选择热点和话题,不仅容易误导青少年,还可能遭遇侵权质疑,这样的纷争在电影界并不少见。
最后,《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会痛的十七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秘果》、《少年的你》等多部青春爱情电影,与同名电视剧或网络剧先后上映。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业界对IP的依赖,以及质量上乘、口碑不错的原创作品的缺乏。从改编时机上看,无论是“先影后剧”的《七月与安生》,“先剧后影”的《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还是“影剧同期播出”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先发优势确实存在,但由于IP多数来自网络文学,剧集的包容量与原著小说的契合度较高,往往也能后发制人,得到双赢结局。比如影版和剧版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摒弃煽情和套路的青春片叙事,以及将原著文本的游戏描述进行精心的视觉处理,增加了观看的新鲜感;《何以笙箫默》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分别在头部卫视和五一档上映,直接占据有利天时地利;《匆匆那年》的电影和网络剧版品质上乘,呈现了影视套拍的高水准。在媒体格局日益分化,强势制作和播出平台垄断大剧资源的情况下,影、视、网套拍,以及改编创作的多元化,是市场竞争的选择和结果。在影视产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和韩国,将人气电视剧和电影互相“套拍”,不仅是电影市场化的一种惯用套路,而且产生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运作模式。
原作IP和电影文本都是大众文化产品,虽然两种文本的审美观念本身有一定差异,在改编的过程中受时代和改编者条件的影响也较大,但创作的底线是符合大众审美和需求,以及基于电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共识。
(作者单位: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