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锦绣河山》是山西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秉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厚重的故土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聚焦“环境治理”这一时代命题的最新力作。它以“中北市”的转型发展与生态建设为叙事起点,以个体发展与全局意识的相互冲突与交流促进为情感助力,用斑驳的光影和真挚的情怀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共同体美学。该片既有现实主义风格的恢宏大气和波澜壮阔,也有浪漫主义美学的艺术细腻和情感书写,在情节铺陈、形象塑造和影像传达等方面都彰显了独特的审美范式。
小切口彰显大情怀
“文以载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秉持的文人情怀,而“电影教化社会”是中国电影人始终坚守的赤子之心。电影是映射社会的镜子、展现民生的窗口;是时代步伐的记录者,更是中国精神的弘扬者。
影片摒弃传统主旋律电影的政治性叙事,而是打开治理“卧龙山”的恶劣生态环境的小切口,寓宏大的主流叙事内涵于微观的日常生活美学,有感情、有节奏、有力量地展现个体价值和社会责任。徐俊山和侯大道都热爱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他们之间的对抗不是纯粹的利益对峙,而是上升到理念层面的观念冲突。在经历过现实考验后,两人终于握手言和,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成为唯一的行为法则,让原本平凡的两人焕发出动人的英雄光辉。
徐俊山多次提到“情怀”,这是他个人的行动准则,也是影片着意彰显的情感内涵。他迎难而上,一心一意引水上山,以山养山;侯大道突破认知局限,大局为重,与徐俊山携手共建绿色家园;父辈们曾经“战天斗地造梯田”,子辈们赓续精神“绣河山”,影片中,“家”与“国”早已密不可分,每个人“绣”的是美丽中国,更是美好家园。
曾经的工业发展使城市经济实现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却是过度开采导致的绿色植被破坏、矿产资源枯竭等“副作用”。“中北市”是工业生产的受益者,却也面临着生态治理的大难题、产业转型的新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凯歌而还?“新时代的愚公,绣河山的勇士”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党员干部、企业家、普通村民等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治理荒山、引水上山、改善环境,齐心协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屏障。
徐俊山等人用“耐心、严谨和一丝不苟”的“绣花精神”来展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顺应时代发展,勇于拼搏进取,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企业家精神的华彩篇章。周济川书记、李副区长等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与企业家保持亲清政商关系,为人民解忧,为企业家释惑,主动提升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这部影片记录了“中北市”在进行生态治理进程中的勠力同心,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艺术化彰显,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影像化呈现。它唤起观众对过去岁月的集体记忆,那是开采过度后的沟壑纵横;也唤起观众对当下生活的美好希冀,那是生态治理后的碧水蓝天。片中不同层面的人物形象都值得精神礼赞,他们敢于直视困境,勇于化解矛盾,深沉地爱着这片热土,不是逃离而是守护,不是放弃而是坚守,他们都是平凡生活中的真正英雄。
多重身份闪现人物弧光
人物形象是故事情节的主体,是真挚情感的载体,更是多重身份与多面性格的复合体。真正深入人心的人物刻画一定不是扁平的“单面人”,而是充盈着人性魅力与戏剧张力的“多面人”,是超越传统认知的全新呈现,并伴随着成长阵痛与自我蜕变。只有生动的人物形象才能描绘出真实感人的人情世界,才能谱写出动人心弦的情感乐章,在故事讲述中润物无声地实现故事与情感、个体与时代的完美融合,构建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人类命运发展史。
徐俊山是一名企业家,退伍后经营企业,全心全意保障丽园小区居民的冬季供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是优秀企业家的楷模;他是一名军人,秉持“做企业虽然利益第一,但也应该有担当”的信念,顶着巨大压力承包山头、修复生态,“军人出身打头阵”的神圣使命感赋予他果敢坚定的行动力。这种军人作风和军队化管理是生态治理的切实保障,也是军人品质的鲜明注脚;他也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将无声的爱化为真实可感的实际行动,山花烂漫、碧水蓝天是最温柔的浪漫。他克服重重困难并兑现自己掷地有声的承诺,让卧龙山的村民从心里知晓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立场不同而引起的观念冲突。他和老厚叔推心置腹聊家常,自掏腰包修缮老房子,以“村里人”的身份拉近了两人的关系,也在闲谈中感受到侯大道不为人知的柔软的一面。能力是行动的基础,情怀是成功的保障,用心是解决问题的大智慧,真诚是消除嫌隙的不二之法。
作为村支书的侯大道领着乡亲们开煤窑、开公司,坚守村民公约,坚持一心为公,得到村民们的充分认可和拥护。除此之外,在他身上还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孝”这一传统美德,为了救病危的老父亲切了一半的肝,用自己的方式为亲人提供更优越的生活,尽管嗓门大、脾气爆,可当褪去粗糙的行为外衣,看到的却是善良的心地和柔软的真汉子。这样多重身份和多样性格让侯大道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真实、可敬,成为深入人心、富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人”。
矛盾冲突源于人物内心深处的价值判断、利益取舍,而矛盾化解则依赖自我成长和人性光芒。侯大道与徐俊山的冲突不是狭隘的利益纠葛,是因观念不同而产生的行为分歧。他们在小区供暖问题上发生过矛盾冲突,这个“心结”表现出两人不同的行事风格,也为之后的“争地盘”埋下伏笔。在治理卧龙山生态环境过程中,侯大道是徐俊山最大的阻力,从最初的暗暗较劲上升到正面冲突,煽动村民破坏、人为制造困难,偏执地认为卧龙山不能交到“外人”手中。从最初结下“梁子”、正面冲突,到携手前行,正是人物情感“进化”的直观体现。
老厚叔和侯大道父亲虽然在影片中着墨不多,但恰恰是质朴农民的典型代表。作为父辈,他们与大山共生,亲眼见证过那片热土曾经的辉煌,也目睹了满目疮痍的破败,自己的生命与卧龙山的发展“同频共振”。侯大道父亲虽居住在物质条件富足的城市里,情感上却不能舍弃朴实恬静的乡村生活,他不时的“作闹”是对故土的思念,更是有家难回的痛心,经常在怀里抱着的、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大公鸡就是对当下生活进行的无声抗议。
明事理、通人情,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写照。这些人物用不同的声音合唱了一首幸福生活进行曲,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勾勒出美好人性的剪影,浮光掠影却又惊鸿一瞥,有情绪的起伏跌宕,也有自我意识的发展成长,情感流动自然真诚、感人至深,这些都成就了依附于角色的人物弧光。
“中国好故事”的美学韵味
《锦绣河山》不仅传递出生态治理的核心价值,还通过精湛的镜头语言重现风景秀丽的壮美河山,浓郁的艺术气息突破了“主题先行”的桎梏,也弱化了说教宣传的刻板。它用现实主义美学讲述平凡人物的不凡故事,也用浪漫主义美学描绘情感世界的动人感情。影片用张弛有度、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讲述政府支持下的生态治理。
徐俊山拿下最难啃的骨头,是锦旗更是军令状。他在治理卧龙山的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退却,这些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外显于他穿梭在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特写中。他拥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在卧龙山的开发建设中,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卸下成功企业家的身份光环,与工友们同吃同住,一起挖土、同种树苗。他坚定而又自信的目光,是几十年军旅生活的缩影。
影片在形式上还采用大远景、长镜头、航拍等影像语言来营造真实感。满脸的尘土、破败的房屋、泥泞的道路、光秃的山头……这些颓败之象逼真地回归历史原貌,每一个镜头都是对过去现实的镜像话语批判。借由倒叙手法回看过去,回忆中没有层峦翠柏,只有漫天黄沙和滚滚浓烟,让这座城市被暗色笼罩。这几组镜头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观众强烈的心理震撼。当影片重现蓝天白云、群鸟飞翔,卧龙山村民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绿色生态的双向共赢。首尾呼应的闭环式叙事结构,显示出政府环境治理的成果,为观众展示生态修复之后的美好图景。这与现实语境中环境治理的稳步前行达成一致,绿水青山再展笑颜,明月清风又入眼帘,经济发展稳步带动,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绿色”带来的红利。
明艳与灰暗的色调之间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反差,成为影片中极为重要的视觉语言。纪实性的“灰色”为观众呈现出极为真实的过去,黄沙席卷城市,黄土尘埃飞扬,雾霾的天空显不出一丝蓝色,大面积的荒山流露着毫无生机的绝望;但附着浪漫情怀的“绿色”则为观众勾勒出明媚灿烂的未来,鸟儿在湛蓝天空飞翔,人们在红色的环形自行车道上骑行,山上开满了生机盎然的樱花,明媚的阳光温柔倾泻。正是在这影像美学的一“扬”一“抑”间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电影不仅需要依靠视觉构建多彩的影像世界,同时也要借助意象来丰富画面的外延。意象被作者赋予多重含义,丰富和延伸着电影的叙事表达。在影片中,“樱花”这一意象是电影当中浪漫主义美学的集中体现。徐俊山曾经向母亲解释过“樱花”的含义,并承诺带母亲去武汉看最美的樱花,可惜诺言没能实现,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樱”字承载着徐俊山对女儿深沉的爱,也是徐俊山对母亲永久的思念,满树鲜花的物象意义与饱含深情的情感寄托在影片中交相辉映,真正实现了情景交融与物我合一。徐俊山把卧龙山的满树樱花当作女儿出嫁的礼物,他的父亲身份和社会责任在此得以融合。“樱花”是祖孙三代的信念和传承,充满着东方美学的韵味,浪漫浓郁。中国人对于爱的表达从来不是激情热烈,而是含蓄温柔,寓情于景,将最深沉的爱注入到意象中,如同影片中的“樱花”和“红梅”一样。
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用镜像语言显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卓越成果,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理念。片中生动鲜活的人物群像、跨越十年的时空交错、世代延续的精神传承有力地描绘了一幅高歌前行的时代画卷,展示了全市上下锲而不舍的新时代愚公精神,颂扬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的久久为功,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毅前行。
(郝静静,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编剧;刘玥玥,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