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教育管理,强调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教育管理的计划与实施应以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是否维护学生合理权益、是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遵循。高校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既要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又要为社会进步做好公民培育。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不能狭隘地等同于教学管理,而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力培养、价值引导做好服务工作。
关注学生体质,凸显导向作用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的体质健康问题,凸显教育管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有力的体魄是学生学习知识、磨练技能、增长才干的重要基础。2021年9月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在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几乎没有增长,大学生体质下滑仍未得到遏制。这与体质健康教育未引起部分高校足够重视密切相关。大学生失去外部强制约束后,体育锻炼的意愿明显弱化,体育锻炼的意志力、行动力进一步下降。而不少高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开展基础的体育教学以外,对此并未做出更多探索和努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39所顶尖院校发布的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皆将体育测试成绩与录取结果直接挂钩,从招生入学环节强调了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例如,云南大学从2021年秋季开始,不仅把学生的体测成绩与毕业证直接挂钩,而且将大学生体育课144学时的国家要求进一步提升至200学时,并分布在大一至大四的整个学习阶段;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对在校生的体育锻炼更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为特点。高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须将学生的学习生涯与人生发展相结合,采用“体育教学+体测要求+锻炼倡议”的立体模式,逐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及能力,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夯实基础。高校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终身体育”理念,帮助学生在科学化、常态化的体育锻炼中树立健康意识、培育良好情趣。
重视学生心理,发挥美育功能
在社会、家庭、环境、情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行为表现复杂多样,产生原因模糊不清,不仅对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妨碍,而且会对整个大学生群体乃至社会群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从教育内容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尽可能帮助学生保持认知正确、情绪健康、情感适当的理想状态。其中,认知正确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我认知方面,即学生能正确看待自身不足,发现自身优势,既不会放大身材外貌、家庭条件、学习情况等方面的不足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不会过分看重自身优势而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情绪健康是指学生能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能以乐观开朗的态度面对生活,能在积极克制自身情绪的同时,找到合适的情绪宣泄方式;情感适当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和恋爱交往中,要求学生在处理这两种关系时,既要做到宽容大度、友好相处,也要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能将爱与尊重作为情感交往的基础。从教育方式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和不确定性,无法依靠单纯说教达到引导目的,更不可能通过管理手段消除风险,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宜“疏”不宜“堵”。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注重发挥美育功能,帮助学生培养健康情趣和积极爱好,引导学生以美的视角看待学习和生活,教会学生通过一本好书、一场电影等细微事物纾解心结、调整情绪。
尊重学生特点,根植价值教育
学生既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影响教育结果的因素。所以,开展学生工作需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实需求,要以更自然、更积极的方式根植价值教育。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为素材,反映广大人民现实生活、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旋律电影,富含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尊重主体特性的人文关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无疑都具有正向作用。不过只选择主旋律电影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和媒介,既容易使学生快速陷入审美疲劳,又无法保证教育管理的影响深度。所以,高校与教师还需在保证主旋律电影教育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尽可能选择更多符合教育要求、契合学生需求的电影资源。比如,近年来涌现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制作精良、视角新颖,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与追捧。这些电影或珍视友情,或坚守爱情,或冲破桎梏,或追求真理,都向受众传递出了正能量,应当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新的突破口。进一步来看,中国神话电影往往彰显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英雄主义精神。
利用这类电影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英雄叙事中释放感情和自我认同,使学生在电影主角隐忍、坚毅,以及最终的超越和升华中,感受邪不压正的永恒价值,也使学生在和平时代更能体会英雄的难能可贵,引导学生对价值与责任产生更多思考。
重塑师生关系,回归教育本质
近年来,师生之间的对立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师生间的矛盾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尚无法得出确切结论,但是师生关系这一话题始终值得深入思考。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教师长期处于领导地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威。即使当前社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明显得到淡化与纠正,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也导致高校与教师普遍将学生看作被管理的对象,难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更宽松、更积极的环境。“以人为本”理念下,学生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被理解、被重视的现实需求,这些需求应当得到尊重与满足。所以,在倡导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下,教师需要通过树立教育权威来保证教育的方向与效果,但树立教育权威的方式绝不是命令与服从,而是尊重与互动。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学生尊重教师的教育工作与情绪劳动,教师能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聆听学生心声,学生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悟教师的付出,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相信赖,共同为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而努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真正认同、学习师长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教师只有在具备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关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亲近与信赖,才能使教育回归“有目的地培养人”这一本质。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