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主旋律电影从“左翼电影”与“国防电影”发端,伴随着波澜壮阔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一路走来,经过了多次市场改制与思想潮流后,终于在当下形成了具有独特表现方式与思想内容的“现象级主旋律电影”现象。这些票房动辄达到十亿以上、在观众群体与社交网络上均引发热烈反响的“大片”不仅保存着传统主旋律影片中的红色基因,也在对宏大历史与革命议题表现上发展出了更加多元化与现代化的叙事特征与审美意蕴。以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电影《长津湖》(陈凯歌、林超贤、徐克,2021)为例,这部影片累计票房超57.75亿元,目前为止列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名;连一年之后同一制作班底推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在相对低迷的电影市场斩获了超过40亿票房,持续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长津湖》获得观众的空前青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主旋律电影对成熟电影工业力量的借助,以逼真的视觉效果与全面的叙事视角涉入了对抗美援朝革命历史的再现与表征之中。
一、现象级主旋律的叙事特征
在一般语境中,“现象级主旋律电影”多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战争呈现为基本内容,带有“主旋律”思想诉求,同时在观众群体中引起巨大反响的影片。近些年来,从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到管虎、郭帆、路阳联合执导的《金刚川》,中国主旋律历史题材电影中出现了一种既弘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主旋律价值,又获得市场高票房认可、高话题度和高艺术成就的成熟类型:“现象级主旋律电影”。这一通俗词语体现了这类电影的两个所指面向:“现象级”与“主旋律”。其电影既在叙事原则上忠于历史史实,又在风格和技巧上借重现代工业电影技术,体现出“商业大片”的基本特征,受到观众欢迎。
1.两岸三地集体献礼的精神颂歌
“主旋律”这一词语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广泛使用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语境:它源于邓小平提出的“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的重要判断。在目前的现实语境中,主旋律影片在宣传效果上指代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对弘扬社会正能量起到积极作用的影片;在内容上则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为题材,坚持现实主义原则的历史影片。以在2021年上映的《长津湖》为例,这部影片选取了抗美援朝战役这一革命历史重大题材,虚构了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为主要角色,以他们为线索人物串联起了七连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以高度的热情赞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抗美援朝精神。
《长津湖》集合了两岸三地的众多优秀电影人才:陈凯歌的空镜头与细腻的情感戏份充分赋予角色保家卫国的行动力,徐克注重质感细节、动作飘逸与传奇的视觉效果呈现,林超贤在动作场面及爆破特效中的演员调度,配合编剧兰晓龙以小见大的“兄弟连”式成长型战争剧本和历史顾问王树增的悲情丰润,成功完成了中国当代电影工业的一次重要的集体献礼作业。《长津湖》在情节基本构架上高度忠于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的历史事实,在叙事上以长津湖战役客观、理性的历史呈现为其基本目标。而《长津湖》引领观众重新回到这场战役中艰苦卓绝的历史现场,展现了无数志愿军战士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前赴后继地牺牲在阵地上的情景。
2.新时代的多元化叙事与集体性记忆
在中国主旋律电影走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以历史正剧形式反映解放军与志愿军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红色主旋律电影”在相当长一段事件内仍是主旋律电影的主流。与这批“红色主旋律电影”相比,《长津湖》等新一批“现象级主旋律电影”在资源投入和商业产出上均获得了更好的效果,也展现出新一批主旋律电影更加“接地气”的情感逻辑。现象级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方式与情感逻辑,本身就因其“现象级”包含着集体化的文化理解与阐释,它既是“主旋律”与“多样化”话语交融的产物,也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将宏大历史与个人记忆描写交融之后的一次对“经典主旋律”的再写。
在演员阵容上,《长津湖》即邀请了演员吴京、段奕宏、朱亚文、胡军、张涵予等公认的中年实力派演员,同时起用了新晋崛起的易烊千玺、李晨、欧豪、韩东君等青年演员,在演员配置上可以说是“实力”与“流量”兼具,成功与多元化、集体性的叙事达成了“共识”。与《上甘岭》(沙蒙、林杉,1956)等经典主旋律战争电影不同,《长津湖》在表现英雄的牺牲外还重点展示了英雄的成长,并借伍万里的视角反复审视战斗与牺牲的意义。伍万里在影片中首次出现时,尚且是个桀骜不驯、喜欢打水漂的乡间少年,他偷偷跟随还乡省亲的哥哥伍千里来到部队,急于拿枪上战场,证明自己也像哥哥那样有本事,被老兵们轮番教育不要拿枪口对准自己人,雷公只给他空弹壳哄他;在历练成长后,他成为聪敏机动、服从组织纪律,危急时刻可以凭一手投弹绝活解救战友的可靠战士;在目睹战友的牺牲与美军的无情后,伍万里急于通过“杀20个敌人”成为“英雄”,险些迷失在杀戮中,还是靠哥哥“有的枪必须开,有的枪可以不开”的教导才变得更加成熟。伍万里在不同境遇下的成长、伍万里与伍千里之间的兄弟情谊,表现都十分细腻真挚,体现出制作团队人物刻画的真实细腻。主旋律电影的魅力不仅在于对历史题材的表现,更加在于它对人的个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的深层挖掘。比起用先在的集体叙事唤起观众共鸣的方式,《长津湖》中对个人情感与家国叙事的处理都更为成熟。《长津湖》正是试图以这种方式召唤着新的“小鹰”。各种富有情感的个人记忆与历史话语在《长津湖》中穿插交织,不同文化话语的冲突模式也融入历史写作的进程之中,以集体潜意识的唤醒中引发不同代际观众对一段银幕往事的共鸣。新老演员的联袂带来了极为精彩的表演,也在一种跨越代际的切身想象中反映出国产主旋律影片新的叙事高度和文化自信。
二、成熟电影工业带来的审美意蕴
《长津湖》以主旋律电影中前所未有的宏大战争场面牢牢攫取了观众的眼球,口碑好评一片。这样的大制作影片体现了现象级主旋律电影在投资规模、票房收益、观众舆论、制作模式等方面的超前性与创新性,反映出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在经济投入与资源调动上的高投入特征。
1.宏大历史的视觉盛宴
在战争场面的拍摄上,《长津湖》剧组动用了累计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搭建了数十公里长的战役战术设计实景,几乎完美地在银幕中还原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的阵地战斗实景。在历史上,第九兵团取材于在装备与补给条件均弱于美军的情况下,忍受着酷寒、饥饿和强大火力打击与敌军反复较量,最终获得伟大胜利并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影片积极使用了多重视角的模拟和切换复原了这场规模庞大的战役,每一个画面细节的制作都克服了重重难关。长津湖战役的制胜点在于志愿军利用长津湖的特殊地形诱敌深入,分而围之的打法。观众视角跟随着只为让哥哥看得起的伍万里目击众多战友前辈的足迹,从祖国壮丽河山看到残酷的朝鲜战场,在生与死、血与火中见证了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奉献。导演积极使用了模拟航拍特效的俯拍战场全景、跟随角色行进的人物主观镜头;尤其在全片高潮的阵地争夺部分,狙击手、冲锋战士和美军士兵三个不同视角反复切换,观众跟随者多样的摄影机视角从不同角度反复向高潮点推进,炮弹、子弹和爆点在近距离清晰地被展现出来,给予了观众置身历史现场的质感,充分赋予了长津湖战役全新的视觉魅力,极富观赏性。
2.特效镜头的逼真质感
在特效镜头的使用方面,《长津湖》花费了10个月的后期时间,只为做出2个堪称完美的特效镜头,达到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长津湖战役中的重中之重,在于十万大军以无数战士冻死冻伤的代价昼伏夜出秘密快速行军,分割穿插包围美军精锐。电影以逼真的特效镜头、丰富的模拟视角切入这场艰难的战斗中。该片的后期特效团队以最先进的影视特效模拟了长津湖战场风雪交加的实景,用实拍配合电脑特效制造了冰天雪地的真实场景。细节到位、视觉感逼真的特效配合后期调色赋予的绝佳影像质感,在高对比度、高明度的胶片质感画面中展现了广袤、真实、雄伟庄严的长津湖战场。在片尾处,近景镜头顶着风雪横摇过一排排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们,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革命英雄主义美学,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可以说,《长津湖》实现了一种在类型化、商业化、大众审美的基础上的全新主旋律战争片叙事模式。主旋律电影的沿袭、发展与创新并非是电影技术与文化工业的单纯线性进步,而是建立在支配性的叙事主题上的、不同时代创作者进行的精神生产劳动。
结语
《长津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现象级主旋律电影,是因为它是两岸三地电影人们借助了成熟电影工业力量,并以逼真的视觉效果与全面的叙事视角涉入了对抗美援朝革命历史的再现与表征之中。在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达中,《长津湖》显现出新一代现象级主旋律电影的审美意蕴,在对当代电影工业的充分利用下热情地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革命忠诚精神,完成了一次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入感召。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