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瑞华(左三),内蒙古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涵(左二),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右二),著名编剧芦苇(中)等按动启动屏
本报讯 7月23日,由内蒙古电影集团主办的内蒙古电影产业战略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2年度影视选题研讨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大会向内蒙古电影产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电影集团影视孵化中心组组长颁发了聘书。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瑞华,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赵云东,内蒙古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涵,鄂尔多斯市副市长苗程玉,以及国内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曾涵在致辞中介绍,内蒙古电影产业战略发展委员会旨在凝聚国内优质影视资源,拓展影视产业与相关领域的合作,发挥影视作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协调、联络各方力量汇聚发展合力,提升内蒙古影视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内蒙古影视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他表示,内蒙古电影产业战略发展委员会不仅可以起到孵化优质影视项目、培育影视制作企业、培养影视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还能成为促进内蒙古影视创作,推动内蒙古影视研究和评论,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内蒙古电影集团将通过金融支持、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内蒙古影视作品的质量和数量,扩大内蒙古影视在全国市场的占有份额,塑造内蒙古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群貌,建立内蒙古影视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景象。
他希望通过汇聚业界专家学者和一线创作者的力量,促使内蒙古电影集团再接再厉,继续生产创作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既叫好又叫座,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影视作品,打造内蒙古电影品牌,促进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出品故事影片170余部、新闻纪录片150余部、译制蒙古语影片2000余部,荣获国内外各项大奖120余项,囊括了中国电影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重要奖项。《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晨曲》、《东归英雄传》、《额吉》、《诺日吉玛》等精品佳作不仅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艳丽奇葩,在世界影视创作领域也享有一定的盛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电影集团先后与中影集团、博纳影业联合出品了电影《中国医生》、《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其中《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累计达98.4亿元。2022年,内蒙古电影集团持续推进“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以历史佳话为题材的重点影视剧项目,力争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以此为激励中国人民拼搏奋斗注入精神动力,为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创造作出重要贡献。
田瑞华肯定了内蒙古电影工作者为电影事业作出的成绩,鼓励广大电影工作者同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一道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树立起来,并在会上对内蒙古电影事业提出希望:希望战略发展委员会和电影工作者担当历史责任,用光影艺术礼赞伟大时代、推进更大范围领域的合作交流,同时,希望内蒙古电影集团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她激励广大电影工作者不忘初心,勇攀高峰,为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中影股份原总经理江平,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宣部文艺局专家组成员路海波,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王瑞,制片人、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于冬,国家一级编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芦苇,剧作家冉平作为电影业界代表受聘为内蒙古电影产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
在随后召开的2022年度影视选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内蒙古未来影视作品的制作风格与方向;商业大制作的风格定位、地域特色与国内观众需求如何结合;艺术电影的走势、自身资源的梳理与艺术电影的国际趋势如何并行等专业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研讨会现场,与会嘉宾和内蒙古青年电影人就内蒙古电影如何做到创作为观众服务,地域特色如何对国内、国际观众产生吸引力,内蒙古电影如何扩大自身优势等话题进行探讨。(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