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香港驻京办)举办连串精彩电影活动,展示香港电影的卓越成就。7月28日,“香港影像:辉煌岁月 美好未来”香港电影学术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首项活动是以“香港电影的稳发展与再出发”为主题的研讨会。研讨会由香港驻京办携手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寰亚电影有限公司举办,在线上多个平台同步直播。17位内地与香港资深学者、专家在研讨上,分享他们对香港电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看法,为香港电影创作、产业擘画、文化意识与美学思想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同日晚,举办香港电影《七人乐队》的放映及交流活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林雅雯表示: 希望通过题为“香港影像:辉煌岁月 美好未来”的电影学术活动系列,汇聚香港与内地的电影学者和业内专家,一起回顾多年来香港电影的成就,同时展望香港电影在坚实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再攀高峰。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主任周星认为,此次学术活动为认识香港电影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氛围。“香港电影”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谈论狭义的地域特色的香港电影,而是有宏观融入中国电影大趋势的创作概念,包括从合拍片到融合创作的电影。从《建军大业》到《红海行动》再到《长津湖》等,香港导演们参与创作的中国新主流大片一次次突破票房高峰,为观众津津乐道,香港电影也为中国电影市场突破类型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学术顾问胡克表示,香港电影确实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总结。香港电影也许没有完整的电影美学体系,但是它有非常丰富的电影美学经验,这些经验在世界上是比较独特的。香港电影的美学追求,是和它的技术、艺术完美统一的。香港电影是实践第一,在通过具体的片场制作来体现美学追求,并在电影中具体呈现。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赵卫防谈到对当下电影的思考和观察。在他看来,当下的新浪潮电影,就是依托“港味”的表达,题材比较丰富,思辨比较深刻。在表现形式上、类型上进行对接,获得思辨价值,成为构建华语文艺片的重要组成,使得香港电影虽然低迷但是并不缺乏人文向度。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副主任李道新以香港第二波新浪潮电影导演的作品《龙虎武师》、《七人乐队》等为切入点,探讨“香港电影与怀旧的未来”。他提出,第二波新浪潮中的导演,在努力地追求“港味”的过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种生存策略、艺术创造和身份的自证路径,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一种香港电影怀旧的未来。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洲对香港电影走过的百余年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从历史线上讲,香港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坚持着引人向善的主流意识,秉持文艺载道,道德教化的艺术观。展望未来,香港电影将立足于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继承香港电影中间有利经验,面向世界,向世界讲述中国的香港故事,成就中国的香港电影。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执行主任张燕从镜像叙事、文本、文化等层面对香港警匪片进行了剖析。她认为,香港警匪片所带有的“港味”特质和审美文化,可以作为重要路径和载体,把中国的电影文化向海外输出。未来香港警匪电影在创作中,应坚持其独特性,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香港影评人,编剧、摄影、纪录片导演,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学术顾问何威从历史角度分析了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关系。他认为,港产电影应该成为大湾区电影,或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代表。而未来的大湾区电影应该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文化代表之一,这才是港产电影的定位和使命。只有如此,香港电影才有机会迎来它更加重要、更加辉煌的时代。
据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还将与百老汇电影中心携手呈献“历久弥新·经典永存”香港主题电影展,放映7部经典香港电影的修复版本。8月,创意香港与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特邀,将献映8部香港电影。9月,香港驻京办还将在内地13所高校举办香港电影观影会暨专家讲座,增加青年对香港电影的认识与兴趣。(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