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炫辉执导,古天乐、刘青云、刘嘉玲等主演的科幻动作片《明日战记》8月4日点映、8月5日正式上映,首周票房突破2亿元。与此同时,由韦家辉执导,刘青云、蔡卓妍、林峰等主演的《神探大战》上映一个月票房已近7亿元;由被誉为“香港导演梦之队”的洪金宝、许鞍华、谭家明、袁和平、杜琪峰、林岭东、徐克等联合执导的《七人乐队》也在不久前进入市场。这些影片都有着香港电影人的深度参与,或充满了浓郁的“港味”。
作为20世纪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电影的流金岁月成绩斐然,为广大影迷津津乐道。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电影经历了探索、吸纳、融合、革新的流变过程,面对体量日趋庞大的内地电影市场,香港电影发挥了兼收并蓄的自身优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浪潮中持续向前——越来越多香港电影人积极融入内地文化,在内地市场中探寻实现艺术追求和赢得市场观众的更多可能性,如近年来的《长津湖》系列、《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中国医生》、《夺冠》、《智取威虎山》、《烈火英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一大批叫好叫座的优秀影片,台前幕后都有香港电影人的身影。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主任周星认为,“香港电影”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谈论狭义的地域特色的香港电影,而是有宏观融入中国电影大趋势的创作概念,包括合拍片和更深融合创作的电影。从《建军大业》到《红海行动》再到《长津湖》系列等,香港电影人参与创作的中国新主流大片一次次突破票房高峰,为观众津津乐道,香港电影也为中国电影市场突破类型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是香港电影重塑辉煌,推进中国电影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契机。
“如果说CEPA是对电影工业的一剂强心针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指示,就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时代号角。”寰亚电影副总裁郑剑锋说,这对于默默耕耘、兢兢业业的香港电影人来说,可谓是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东风,“当前,我们正面向两大利好,一个是大湾区创建深化文化的合作,共建人文湾区;第二就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两大利好为大湾区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他相信在重要的发展节点,香港电影和电影人一定能够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契机,再创辉煌。
◎ 集体“北上”,探索更大市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益于电影人才集中、文化包容多元和亚洲电影市场庞大,香港电影在创作数量、类型探索、市场影响以及艺术质量等方面,都创造了惊人奇迹,更赢得了“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香港电影从来都不只是“香港的电影”。与香港经济一样,香港电影产业同样具有外向型的特点,外埠市场非常重要。在港产片最卖座的1992年,其外销收入为18.6亿港元,高于本地收入12.4亿港元。
进入90年代,香港电影市场和行业日渐式微。在金融危机与行业内部问题等多重困境下,香港电影从业人员从80年代的2万余人,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5000人。香港文联会长马逢国说,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为内地和香港电影行业进一步交流提供了现实基础。“一些香港电影人逐渐意识到,要想觅得新的发展机遇,就必须把目光放到内地市场。”
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为香港电影获得了打入内地市场的“新引擎”,大批香港影人顺势“北上”探寻发展之路。
“CEPA协议的签订,无疑给香港电影的发展打开了一道门。”郑剑锋说,“它大大鼓舞了香港电影人的士气。”就这样,香港电影开始不断地积极探索,革新改进、寻求机会,将目光投到拥有十多亿人口的观众群体,“北上”进行合拍片的创作,探索更大的市场。在内地与香港电影人强强联手之下,拓宽了题材内容及目标观众的上限,诞生了大批市场反应好的口碑佳作。比如周星驰的《功夫》,陈可辛的《十月围城》、《投名状》,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等,也有一些创作人持续地深耕地区文化,创作一些风味纯正的“港片”,丰富多元化观众的需求,探索商业类型之外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许鞍华导演的《桃姐》、彭浩翔的“春娇”系列……
CEPA协议实施后,《无间道3:终极无间》成为首部内地与香港同步上映的合拍片,除了刘德华、梁朝伟等香港原班人马,还有内地实力派演员陈道明担纲重要角色。影片上映头三天,内地票房突破2000万元,香港票房则超过1200万港元。此后,CEPA又陆续签署补充协议,包括香港商人可以在内地投资电影院、允许合拍电影在香港制作等,合拍电影逐渐成为香港电影产业的主流。
2004年12月23日,内地的华谊兄弟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出品、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动作片《功夫》在内地公映,最终取得了1.73亿元的票房,位列内地年度冠军。在香港,该片取得了超6000万港元的票房,如此成绩已经排在了香港电影本地单片票房的历史第三名。
随着电脑特效的普及和制作成本的上升,香港电影仅靠香港市场显然无法收回成本,而内地巨大的电影市场潜力逐渐显露出来。周星驰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内地市场。与此同时,更多香港电影人开始“北上”。
2004年,陈可辛来到北京,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年底《如果·爱》开拍。此时的陈可辛像个小学生一样,除了导演的工作,其他一概不管,闷头学习在内地拍电影的规则。2005年,《如果·爱》上映,不仅开创了中国歌舞片的先河,同时拿下了约3000万票房,夺得六项香港电影金像奖,陈可辛也获得了继续在内地执导商业大片的机会。
这部“大片”就是《投名状》。2007年,由刘德华、李连杰、金城武、徐静蕾等主演的《投名状》在12月贺岁档上映,最终取得2亿多元的票房,成为当年仅次于《集结号》的“爆款”。
2008年和2009年,由吴宇森执导的古装战争片《赤壁》(上、下)在内地公映,演员阵容集中了梁朝伟、张震、张丰毅、胡军、林志玲等众多明星,两部影片一共取得了5.8亿元的票房。《赤壁》完成了吴宇森执导历史战争题材电影的心愿。2009年,内地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了62亿元。
杜琪峰、徐克、成龙等香港电影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市场。从2007年开始,杜琪峰执导的电影中,大部分都有内地演员参演,比如《蝴蝶飞》(2007年)中的李冰冰,《铁三角》(2007年)中的孙红雷,《单身男女》(2010年)中的高圆圆。
成龙在2007年拍摄了《尖峰时刻3》后,逐渐将事业的重点放到了内地市场。2010年,他与内地导演丁晟第一次合作,主演了《大兵小将》;2011年,他联合内地导演张黎,执导了《辛亥革命》。
徐克导演在2005年执导了武侠片《七剑》,由孙红雷、张静初主演,开启了同内地演员的合作。2010年,徐克与华谊兄弟合作,执导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1年,又同博纳合作,执导了《龙门飞甲》,两部影片都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前者票房超3亿元居国庆档榜首,后者更是升至5亿多元紧逼同档期张艺谋执导的年度大片《金陵十三钗》。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表示,21世纪以来,可以看到香港电影不断融入到大中国产业体系的过程。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艺术研究院院长陶冶认为,回看香港导演的“北上”之路,有两名导演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个是陈可辛:“在找寻适合两地观众的题材上,陈可辛花了很大力气。他在2007年的作品《投名状》和2009年的作品《十月围城》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整合了香港人和内地人对于同一段历史的记忆,找到了两地观众都有共鸣的题材。”第二个是徐克:“徐克在2014年拍了《智取威虎山》,他把一个样板戏题材拍成了一部007式的商业类型片。电影在商业化之后一定会变成类型电影,以前内地更多的是把电影当成艺术、当成文以载道的表达,但香港电影人把一套商业类型片的拍摄手法带到内地来。”
(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