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生大事》中莫老爷子(罗京民饰)在病床上对莫三妹(朱一龙饰)说的一句话,令我思之再三,“人这一生,除死无大事。做我们这一行,要有圣人心。”这不仅是影片的核心主题,也点出了我们各行各业的职业精神。话语平实而道理深遂。
37岁的河北广播电视台编导刘江江编剧导演的电影《人生大事》一经面世,便成了今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匹骏马,不仅创造了超过17亿的票房佳绩,还收获了众多专家与观众的热评。在“后疫情时代”,什么样的电影能唤回广大电影观众的观影兴致,能击中观众的情感与心灵?“不贴标签,不喊口号的主旋律电影”更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有影迷还将其与日本同类题材影片《入殓师》进行比较,评说高下,有专家说它是“后疫情时代”重构都市社会生命哲学的“话题电影”,而更多的论者说它是真实表现城市底层百姓生存状态的“治愈疗伤影片”,真实映射出底层民众艰难挣扎、苦心奋争、自我救赎的“温暖和光明”……正是在这众多的关于社会、族群、阶层,生命、生存、生活,哲学、文化、审美等不同话题的探寻中,实证着这部新人处女秀电影的巨大成功。分析总结起来,我以为有三点启示最为重要:
感恩生活的馈赠
刘江江入职于河北广播电视台后,在“村里这点事”栏目历练了十多年。他从不回避自己从小生活在祖辈从事的丧葬行业生活圈中,跟着爷爷参加过不同人的葬礼,偷食过亡灵美味的祭品,躺身过未装殓的棺材,后来双修了新闻及法学,不仅具备执导殡葬题材的天然优势,更拥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家视角。他感恩独特生活经历的馈赠,早有心创拍一部关于生死主题的丧葬题材电影,在工作之余创作了反映华北丧葬文化为背景的电影剧本《上天堂》(后更名《人生大事》),成功入围了2019年平遥电影展的“陌陌·平遥创投项目”。
在电影投拍的关键时刻,刘江江遇到了一个贵人,生活再次馈赠了豪礼,这就是成功执导了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的青年导演韩延,刘江江称之为剧组的“主心骨”。共同的旨趣,对殡葬行业特殊人群生活的深切关怀,让他俩一拍即合。刘江江表示,“从剧本阶段就介入,他像指路明灯一样。我觉得朱一龙会72变,延哥有火眼金睛,延哥从剧本阶段到执行阶段,一眼能看出来问题在哪,或是哪走偏了。他作为监制,不会轻易放过我们每一个主创,有几次我在改剧本的过程中,都觉得已经筋疲力尽了,延哥可能还要再踹一脚,第二天就又能挤出一滴油来。我特别感谢他这种工作方式,就像三哥身边的老莫、小文,这些人像加速器一样,让三哥把最好的他拿出来。我觉得这种经验和指点是无价的,适用于我以后的职业生涯。”
影片最终选择在武汉拍摄,也是在确定了朱一龙出演之后,“因为朱一龙是武汉人,我们想要的是一个他更容易驾驭的城市,因为我们想呈现出来一个更接地气的人物。如果能在他的家乡、他成长的地方来拍的话,这是一个安全方案,所以我们就去了武汉。结果去了武汉就觉得,这个地方完全符合我们对选景的要求,那个地方就是烟火气、江湖气,武汉就是一个让你感受到活着真好的地方。”
如果说选择朱一龙从而选定武汉市作为拍摄地是生活的馈赠,那么,遇见武小文的饰演者杨恩又,则是生活馈赠的又一大“惊喜”,甚至被刘江江赞为“是老天爷赏饭吃”。刘江江说杨恩又有种力量会给人惊喜,但是这个惊喜得找到触发键,“所以我们的磨合,就是要找到触发又又惊喜的地方。比方说拍又又的时候,需要我、摄影、执行导演等各个部门形成一个化学反应,我们希望她不知道我们在拍她,非常自然的感觉,还要一边苦口婆心一边当头棒喝、一边小桥流水一边大浪淘沙的和她沟通。和孩子沟通通道跟成人是不一样的,得去找。它是一个集体工作,要把她最好的表现引导出来。”
感恩生活馈赠了电影《人生大事》需要的一切,在最需要的档口,遇到了最需要的人!仿佛一切都有上天安排,一切都被现实赋予,一切都被生活馈赠。机遇都给了有备而来的江江。
民生底色映射出时代的暖色
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电影《人生大事》故事的开篇,便展示出都市生活的底色,烟火气、江湖气、市井气十足,在这种氛围下小文的外婆悄然离世。不知晓死亡意味的小文一遍遍呼喊着外婆,瞬间变成了孤女。刑满出狱的莫三妹,回到了父亲的殡葬店“上天堂”,他接到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去为小文外婆整容送葬。由于小文舅妈的干涉,小文舅舅只好将小文托附给莫三妹照看三天。由于有费用,莫三妹的合伙人王建仁见钱眼开,替三哥应了下来。无奈之中小文进入了莫三妹原本就杂乱无序的生活,二人从冤家对头经一系列的人间琐碎,渐渐成为了莫逆之交,相依为伴,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活剧。
影片通过“六场葬礼和一场婚礼”,从鸡飞狗跳的市井生活中展现出二人的自我救赎,性格蜕变,乃至人生命运的改变过程。影片的前半程主要是以充满着揶揄喜感的方式呈现出莫三妹的“摆惨”、“摆烂”,女友熙熙跟了冤家对头老六,自己戴了绿帽子还不知晓,父亲老莫哀其不幸又恨其不争,以房产证为吸引希图儿子三妹改邪归正,小文的加入平添了莫家父子间众多烦恼,一手烂牌,一地鸡毛。好在小文的加入不是如莫三妹所说的那样,“你是上天派来专门毁我的是吗?你是看我还不够倒霉是吗?”当莫三妹受白雪启发对小文说出了善意的谎言,你外婆没有消失,“到天上……变成……变成星星了!”之后,从此小文不再是“灾星”而渐次变成了“上天堂”四人组的“福将”。大贾夫妇为安葬早逝的女儿,请莫三妹操办,工匠花费一整天功夫精雕细琢,完成了一座汉白玉骨灰盒,谁料想一夜之间被小文涂鸦画满了星星。因时间紧迫,来不及修复或更换,次日三哥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大贾夫妇。大贾妻子说出病死的女儿生前最喜欢画画。三哥见状顺水推舟,忙说“这是我姑娘亲手画的,她也想表达对她同龄人的哀悼”。大贾夫妇听罢更为感动,夫人不仅蹲下身去抱紧了小文,大贾还额外送给三哥一个红包,说是感谢你姑娘的。小文为解三哥30万元的忧愁,硬是把外婆昔日的舞伴刘老头拉来,让三哥为他一个活人办一场“皇帝的葬礼”。喜剧桥段,从善出发,歪打正着,正剧效果。
从此之后,一个个喜剧挢段,在小文的催化下,转化为带泪的微笑,哀伤中的温暖,艰难中的希望和冰冷中的旭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魅力再次彰显出当代价值,不仅在于对生活底色的真实描绘,对社会、人性假丑恶的针砭批判,还得益于对时代亮色、人性真善美的温暖礼赞,对理想希望的热切憧憬。在生活底色上升腾出新时代的温暖,让阳光普照人间。
“圣人心”成就行业状元
孟子云:唯送死可当大事。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死者为大”的生死文化理念。影片中的老莫终其一生,临别前向儿子莫三妹道出了他的职业操守,“人生,除死无大事。”“做我们这一行,得有一颗圣人心。”以此为契机,莫三妹认识到“由物及心”、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才能赢得他人的积极反馈。三妹感动于父亲对生命敬重和自身职业的信仰。
从主人公殡葬职业的精神操守,延展到刘江江所从事的电影事业,推而广之到文艺事业,“圣人心”的内涵又是极其丰富的。不仅涉及到信仰的精神高度,道德伦理、精神品格,还涉及到技艺层面。“德艺双馨”,“尽善尽美”。对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先生表述为,这“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美学原则与艺术标准”。朱熹说:“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韩愈也特别强调文艺与道德的关系,主张文学艺术是“贯道之器”,要把“道”贯穿于文艺作品始终,也要成为文艺家“文道合一”的终身修为。他说:“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这里的美善关系也就是文艺与道德的关系,不仅包含着文艺家的社会公德内容,也具有文艺的职业道德内涵。”(向云驹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圣人心”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而言,可以理解为是立身、立命、立业之本心,对志存高远的文艺工作者而言,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传世之心”。这是一种伟大而宝贵的职业精神,将会激励人们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系河北省影视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