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观众”和“观众的理想”是一对辩证的存在,前者主要出现在创作者与生产者的期待里:购票走入影院,对影片质量表示满意以至喜爱,这也就意味着对影片思想内容、情感情调、艺术形式等均能领会到并且认同,在走出影院后传播正面评价,这样的观众如果数量众多,那么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后者则显现在作为消费和接受主体的观众一端,他们对每一部所看的影片、对整个电影行业,都有着自己的期待和诉求。在电影质量足够高的条件下,两者的期待可以相互契合。反之可得,如果两者的期待差距拉大,则意味着电影质量和电影文化生态不够良好。
艺术电影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形态,思想的深邃、艺术的精深、定位的非商业非娱乐,这些特征都对作者和观众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很考验电影行业在资金、技术、宣发手段等各个环节的成色。因此考察艺术电影的处境,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文化事业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中国艺术电影十余年间发生的一些现象、片段做一连缀,或可呈现出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轮廓。
2006年,贾樟柯作品《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载誉归来后的市场表现则令人遗憾,仅有30.8万,与同档期的国产古装动作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形成强烈反差,以至于当时媒体炒作称“‘好人’不如‘黄金’”。反倒是在海外市场上,通过版权授权和直接发行,收获约4000万。这个事件其实反映出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之初市场和观众的情况——总量小,集中于商业片。
2019年,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入围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21年国内公映后票房约2000万。媒体又是一片唏嘘,认为过于惨淡。然而,和当年《三峡好人》相比,中国艺术电影的市场表现和观众接受度岂非已有大幅进步?
再看更年轻一代电影作者。2017年,李睿珺作品《路过未来》入围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这也是第一部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发行上映的国产片,票房为253万。2022年,他的新作《隐入尘烟》入围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截止到本文写作时,票房已过2000万。而媒体觉得与爆棚的口碑相比,这个数字仍然太少。
一个始终在观众那里没有澄清、在媒体那里有意无意混淆的问题是,艺术电影的价值原本就不宜单以票房计算。而且,即便以票房指标来看,艺术电影的收益规律是长线,它们将在未来的复映、电影节展、音像制品发行、学术教育等方面获得持续收益。每年,北影节展映单元影史经典影片一票难求,七八十年前艺术片的衍生文创品也被影迷热捧收藏,这都不是纯商业片可以做到的。
中国艺术电影近年来在创作上存在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沉浸到真实与现实当中去,这也包括对历史或时光的追忆,然后从中寻得存在的体验感。2019年王小帅执导的《地久天长》聚焦失孤家庭,2019年陆庆屹作品《四个春天》(纪录片)呈现一对老年夫妇的悲欢,2021年贾樟柯导演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纪录片)寻访四位作家的艺术人生,都把中国电影人对真实、对影像纪实属性的理解转化成为令人或动容或深思的作品。王、贾二作均现身国际A类电影节,陆作则主要在国内电影节展中获得肯定。这固然和影片选题、手法、主创等的国际认知程度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们,中国观众对真实的诉求,对现实的态度,和其他国家地区的人们毕竟存在差异。这也有助于我们放下西方各大电影节的迷思。
第二个维度是作者表达的自觉。这体现在形式与风格的强化、电影观念与文化系统的自觉。如《兰心大剧院》,凡是关注娄烨的观众都无法不注意到黑白影像采用带来的新鲜视觉经验。再如毕赣作品《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地域色彩浓郁的景观与强烈的超现实心理幻境融合,都提醒大众正在接受一种前所未有的电影经验。这类影片的出现,本身就显示着中国电影文化生态的丰富与多元,当然也证明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电影观众已可符合电影艺术创作者的理想。事实上,尽管上述影片票房表现仍不能与主流影片相比,但中国观众对电影艺术语言的敏感和趣味却实实在在地增长着,分众化的影迷群体出现,更使艺术电影获得了深度传播、产生广泛影响的可能。如随着毕赣作品的争议,塔尔科夫斯基其人其作、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文学作品《路边野餐》、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惶然录》等等,都成为迷影一族津津乐道的话题,逐渐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新的传播。
必须看到,这两个维度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有的电影作者擅于实现两者的同步与平衡,如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与《南方车站的聚会》,既有着对中国现实景观的敏锐发现与呈现,也有着把影像从纪实、转喻的属性推向表意、隐喻属性的高超手段。而大众向影星和类型片元素的加入又使其获得了更广泛传播的可能。这两部影片票房分别超过了1亿和2亿元。
从上列影片的票房表现和大的走向来看,不妨说,只要艺术质量达到一定高度,且有好的宣发支持,结果都可算令人满意。理想的观众不但存在,而且还在逐步增多增强。
如果我们把考察的视野放得更宽广,就会发现,中国电影观众不但是非常理想的巨大群体,他们甚至比许多电影从业者以为的还要理想一些。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环境内,难以计数的观众通过购票平台、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网站等等渠道展开了属于他们的表达。如果说发表观影感受和判断、撰写影评、参与打分等是相对被动和传统的表达方式,那么自发地制作以影片为素材的短视频,普及电影专业知识和资讯,就其他网友的影评加以再评判甚至争论,这些都显示出了当下中国观众的电影文化修养和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当然还有就是他们对电影所表现出的极高的热情和关注。
中国电影观众的理想,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紧迫的压力。中国电影的路正在扩宽和延伸,如何更勇敢地直面现实,更富有智慧地探索表达方式,是中国电影人需要解答的问题。中国电影研究者则要对电影观念的革命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在美学、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做好准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始终相信中国电影的未来。
(本文据作者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理想的观众与观众的理想”上的发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