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共上映爱情电影112部,产出票房35.1亿元。数量多,潜力大,最受年轻观众青睐,但提质增效仍是关键。”8月21日下午,第三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期间,国内首份聚焦爱情电影的专业调研报告《中国爱情电影调研报告(2021)》正式发布。据悉,本次《中国爱情电影调研报告(2021)》由第三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组委会联合中国电影基金会、灯塔研究院共同出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提供学术支持。
112部、31.5亿元,爱情电影面临突破升级
112部、31.5亿元,是2021年国内爱情电影的上映数量与票房成绩。对比近几年的数据,爱情电影呈现出上映数量基本稳定、票房产出波动下降的特征,尤其是疫情之后,在综合票房收益、单片产出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压力,急需突破升级。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爱情电影调研报告(2021)》编委会主任饶曙光从爱情电影的定义出发,梳理了爱情电影的内涵外延和发展脉络,指出,当下电影市场的类型化、市场化逐步加强,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着爱情电影的内涵和外延,但要有主类型,给观众以最强的观影期待。
同时,饶曙光总结了2017—2021年爱情电影发展的类型特点与发展趋势,指出当下爱情电影呈现类型建构的多类型融合杂糅、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勾连、爱情的绝对超越性和突出性地位受到挑战等特征,但整体质量有待提升、档期依赖比较明显、下沉特征突出。
国产爱情电影独撑市场,四大类型初步形成
《中国爱情电影调研报告(2021)》主编,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总监朱玉卿现场对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解读。
朱玉卿表示,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体质升级,国产电影的优势地位日益凸显,在爱情电影领域依然如此。2021年上映的112部爱情新片中,国产片105部(含中国台湾影片、中国香港影片共4部),进口电影7部;31.5亿元票房中,国产片29.8亿元,进口片1.7亿元。
经过类型化的融合与发展,目前国内爱情电影已经形成纯爱情、爱情+喜剧、爱情+剧情、爱情+强类型等四大主要类型,就内容相近性而言,四大类型与“爱情”元素的相关性逐步减弱,爱情与喜剧有着天然的相近性,是众多爱情题材最倾向结合的类型,剧情类多以其他故事为主线,爱情元素已经被弱化;而强类型影片中,均有主导的题材类型,爱情只是其中的元素之一。以2021年上映且票房过千万元的29部带有爱情标签的影片为例,四大类型的上映数量分别有12部、5部、7部和5部。
纯爱电影最受市场青睐,二三线城市成票房主力
在市场反馈层面,爱情元素含量越高,越容易受到市场认可,但相比于其他类爱情电影票房与口碑多呈正相关,纯爱情影片在上映后频繁出现票房口碑倒挂的情况,尤其是追逐重点档期仪式感的“定制电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纯爱电影需要观众的强情绪共鸣,在宣传期着重于对情绪和仪式感的渲染,无形中推高了观众的期待,当影片质量和观众期待出现差距时,就会导致低分的出现,但市场的需求又持续推动其在票房收益上的攀升。
票房地域分布层面,2021年爱情电影中,一、二、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分别为13.4%、43.3%、19.6%、23.8%,而2021年整体大盘票房占比分别为16.7%、44.1%、18.4%、20.8%。相比于整体市场,爱情电影在一二线城市的占比略有减少,而三四线城市则分别增长了一个和三个百分点。可见,相比于其他类型题材,下沉,是爱情电影最主要的市场特征。
观众年轻化趋势明显
在年龄分布层面,爱情电影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即年轻化比例更高;其25岁以下受众占比达到48%,几乎占据了一般半,而对比之下,全国这一年龄段的平均占比仅有37%。年轻群体的高占比决定了爱情电影在创作时要贴近该群体的喜好和生活环境、生活轨迹等,这也是青春爱情电影层出不穷的原因所在。
内容和仪式感,是观众选择爱情电影最主要的观影动机。就内容层面,影片的前期宣传吸引人是观众观影首要动机,尤其是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已养成看评分决策的观影机制。而对于男性观众而言,更愿意为爱情片的仪式感买单,特定时间上映、特定时间的观影互动都是其购票观影的强动机。
庐山爱情电影创投基金发布,《庐山别恋》现场签约
继承《庐山恋》的浪漫精神,打造爱情电影的创作高低,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庐山爱情电影创投基金,意在对优秀爱情电影创意、创作团队进行扶持,从影片评估、投资、制作、宣传、发行等多个层面为具有市场潜力的优秀爱情电影保驾护航。
朱玉卿及华夏电影发行责任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北京聚合影联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讲武生、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挺伟、庐山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彭中天、庐山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端木林、四川省影视艺术联盟主席张显达等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此外,作为该基金拟投资的首部影片,电影《庐山别恋》也现场签约,在各基金意向方的见证下,九江庐山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和《庐山别恋》代表雄琦签订联合拍摄协议,传承浪漫基因,续写庐山情缘。(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