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红色主旋律电影《榜罗1935》剧本研讨会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大有书馆举行,专家就《榜罗1935》剧本的故事脉络、现实意义、创作思路等展开交流探讨,并就影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宣发各环节提出意见建议。
据介绍,电影《榜罗1935》故事发生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1935年9月26日,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王稼祥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七千余人到达榜罗镇,当时的榜罗国立小学为中央领导人提供了大量的报刊杂志,使在哈达铺了解到的陕北有红军根据地的情况得到了进一步证实。9月27日晚,毛泽东在原榜罗小学校长室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榜罗镇会议”。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在榜罗首次朗诵了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这首家喻户晓的诗词以特有的方式在通渭发表。
主创介绍,该片从初期的组织、筹备、踏勘、考察,到剧本创作、多次修改和调整,再到地方研讨、修改和报审,历经了三年多的时间。主创团队表示,一定努力将甘肃定西的红色文化和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推向全国,促进甘肃的红色文化事业发展,传承和践行红色精神,力争拍摄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作品,用精品力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与会专家认为,1935年党中央在甘肃通渭召开的“榜罗镇会议”,正式做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甘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伟大决策。电影《榜罗1935》剧本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讲述红军后卫队与国民党部队顽强斗争,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亲密情感的故事,展示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和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风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具有大银幕“补白”意义。剧本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是一部唱响“四个讴歌”,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优秀电影剧本。(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