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中,他将成年后约20年的时间称为“成年早期”,提出这一阶段中由于“亲密”与“孤独”的冲突而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现实事件中,大学生中的竞争压力大、不适应校园集体生活、学生就业难、与同学老师交流不畅等问题的确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或是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开设的优秀电影赏析课程也突破了专业的限制,电影学院会组织所有专业新生统一观看世界电影上优秀的心理题材电影作品,许多普通高校也开放了全体学生都可广泛参与的通识性课程,报课率与受欢迎程度屡创新高。
对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引入优秀心理题材电影,让大学生通过电影接受美育与德育,培养健康的心理,也是全面落实大学心理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
一、在知识层面掌握心理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扎实的知识储备始终是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通过课上与课余时间的心理题材电影鉴赏,可以使大学生通过电影中的情节了解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点,明确心理精神疾病的症状及症候标准,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日常生活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等等,从而以扎实的知识储备迎接各种潜在的问题与挑战。在繁忙的专业课程与学生活动外,以专业的心理题材电影作为教学案例,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加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必要储备,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之路。
心理题材电影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一些平时难以接触的异常心理问题,尤其是一些较为少见但亟待社会关注的心理健康或精神病症,例如自闭症、智力低下等,了解心理疾病,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例如,《雨人》中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描述十分详尽,从小身患自闭症的“雨人”雷蒙具有各种奇异的生活习惯奇异,他平时许多离奇古怪的行为与异乎常人的能力都是自闭症患者的常见症候。“雨人”的交流障碍与幻想症状就是典型的自闭症状,他的弟弟在路上深受无法与自闭症患者沟通的困扰。可是,当他能沉下心来耐心地问询与倾听,总是能从哥哥那里发现曾被他忽略的温暖与美好,并知晓了家中让感动的秘密。
《第八日》则以类似《阿甘正传》的手法以智力低下者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尽管影片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但他的真诚却在无数的生活细节中感动了周边的人。
这两部电影提供了精神疾病的典型案例,也启发大学生观众不要对精神心理问题抱有偏见,不要歧视带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不要让心理疾病成为心灵沟通的障碍,而是通过平等的关怀去关心和爱护他们。
心理题材电影也经常表现出大学生生活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引导观众通过与影片中角色行为的对比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积极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和自我心理调适。在《八月:奥色治郡》中,一个看似美满的家庭中多个成员都患有各种心理疾病。母亲薇尔莉特严重依赖香烟,具有严重成瘾症状,平实暴躁不耐烦,不顾别人的感受,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是最难听的方式,让所有孩子都难以接受;大女儿芭芭拉家庭生活不幸,14岁的女儿又正值青春叛逆期,体现出严重的焦虑症状;二女儿利薇乖巧懂事也懦弱无能,却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罹患子宫癌,又因为担心母亲反对她与查理斯的恋情焦虑不已……这些心理问题来自原生家庭、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的理论知识与沉浸式的体验教学相结合,对当下的大学生而言极具参考价值。
二、在方法论层面积极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技能
在了解了精神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之后,心理题材电影的教学与鉴赏还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多种多样解决心理问题的实际技能,例如自我探索、自我追问、自我调试的技能;在不断变化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适应环境的适应技能,在学业与社交、择业旧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掌握相对的压力管理技能与沟通技能等等。
心理题材电影可以以戏剧性的叙事手法使大学生了解一些容易忽略的心理问题,将这些司空见惯的心理问题转化为矛盾性的事件,让大学生在观影过程中认识健康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电影《心灵捕手》中,清洁工威尔是一个极具数学天赋的人,他喜欢和几个社会上的问题青年呆在一起,经常做一些犯法的事,比如打架、偷窃,甚至袭警等。麻省理工学院的蓝勃教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他过人的数学天赋,于是亲自将被关进监狱的威尔保释了出来,同时也发现威尔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于是找来了心理学教授西恩为他进行心理治疗。威尔发觉,真诚地表达情绪,并不会导致关系结束,反而能将情绪释放,获得开诚布公的心灵交流;西恩在与威尔的相处中也发现,其实威尔并不坏,他表现出攻击性的原因只是为了维持更加长久的亲密关系。
《心灵捕手》中通过展现威尔复杂的内心状态,使大学生了解了自我意识的多个向度与情绪表现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在与主人公的对比下,观众可以了解并掌握健康心理的基本特征,并识别自身心理状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借鉴影片中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法,也能够即时对心理问题进行有技巧的调适,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另一部讲述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美丽心灵》中,导演也以电影化的手法描绘了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罹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后靠身边人的关怀与过人的意志力坚持自愈的生活。小约翰·纳什曾因发明博弈论而享誉全球,但过度活跃的思维令他不幸罹患精神分裂症,不得不先后两次入院治疗。纳什教授在在不靠药物与外界治疗的前提下,依靠丰富的心理健康技能展开了一场内心的自我调整。他通过与自我对话的方式与他的幻听与幻视积极辩论,以理性分辨错觉。在这一过程中,纳什教授开始逐步发现幻象中与常识不符的地方,并将这些异常之处作为自身心理出现问题的信号,围绕每个问题进行反思与调整,最终重新回到了心理健康的状态。他的案例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兴趣。这两部电影启示我们,心理问题如果能尽早且及时被发现与识别,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就可以有效预防心理进一步出现问题,保持积极平和的健康心理状态。
三、在主体意识层面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掌握关于心理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后,大学生距离养成健全的自主意识与自主人格更进一步。心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于在主体认知的层面上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可以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对自我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有相对客观的评价,并且能够具备客观认识并接纳自己各种缺陷或缺点的基本能力;即使遇到一定的心理问题,也可以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感到心理状况难以接受时还能够寻求他人帮助。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在主体意识层面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并有效指引大学生在积极的自主意识下适应不同的环境。
在这方面,优秀的心理题材电影可以通过丰富的案例寓教于乐,使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层面形成对自身心理状态的了解和关注,并学会有意识地调整心理状态,最终使自己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与自主意识。此外,优秀的心理电影本身也是具有审美功能与道德调节功能的艺术作品,它以耳濡目染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观众的实际心态。在《从心开始》中,享有社会声誉与完美家庭的牙医艾伦表面上看来拥有一切,实际上则存在社会交往与心理沟通方面的问题。在看似完美的生活之下,他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的朋友或爱好,没有除去家庭与工作之外的生活外毫无自我可言,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另一位男主人公查理则在一起恐怖袭击中痛失深爱的妻子三个女儿和一条狗,从此将自我封闭在一个封闭性的空间中,在电动踏板车、耳机、电玩与黑胶唱片的包围中不停地整修厨房,体现出一种类似强迫症的精神症状。他的生活静谧而自由。除了不再见任何熟悉的朋友,不再谈论关于过去与将来,拒绝听见任何会询问的话语。这两位看似正常却各自怀有伤痛的男人一朝相遇后相互安慰,在对彼此生活的比较与对照中发现了自身的幸福之处,也相互支撑着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期。艾伦与查理相互帮助,也是在帮助他们自身。电影结构明晰,节奏自然和缓,摄影机镜头追随着两位主人公骑上滑板车在街上滑行,像孩子一样投入到游戏机中。这样的故事本身也十分“治愈”。两个主人公都在积极地了解并认真对待各自存在的情绪特点与心理特征,掌握了情绪与心理调适的方法,他们尝试通过强大的内心来治愈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断地在接踵而至的新问题中努力自主地调控情绪,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结语
通过电影放映和评介、推广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十分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电影中的生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树立的健康心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从而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作者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培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