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Jaspers)认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就不能被称为教育,只能被视为教学技术。教育者的信仰之心,比任何职业的进取心都更为重要,因为教育者的信仰是对职业的坚守,也是对责任的诠释,更是对学生的负责。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信仰且如何坚守,或许可以从教育题材的影片中略窥一二。
传播知识——教育的价值坚守
当“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人们坚信不疑的普遍共识时,教育活动的知识传播功能也被寄予了更多希望,尤其教育者在愚昧落后的环境中,坚持让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更为难能可贵。拍摄于2000年前后的《一个都不能少》和《美丽的大脚》,可谓是国产教师题材的经典之作,即使距推出至今已有约20年的时间跨度,依然在观众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当魏敏芝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进城寻找学生时,当张美丽历经磨难选择发展农村教育时,当夏雨放弃优渥生活选择成为乡村教师时,她们的身上皆闪烁着“师之大者”的耀眼光芒。教育者执着于让学生尤其是落后贫穷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是因为教育者深知贫瘠的土地上想要开出鲜艳的花朵,就必须要消除人们骨子里的愚昧和无知。从微观层面来看,孩子之所以能成为家庭或小村庄的希望,关键在于孩子的人生有更多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基本无法来自家庭与环境的支持,只能靠积累知识、考试升学来实现。从上述影片来看,这些教育者基本没有将学生培养成素质高尚、多才多艺的人的意识,他们具有的是最朴素的愿望,即学生能成为知识的受益者,能通过学习改变人生轨迹、打破贫穷宿命。正如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张桂梅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办女高教育,哪怕面对外界的质疑与嘲讽也不改初衷。因为张先生知道,这些山区的女孩如果不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她们基本只能早早结婚生子,困在大山里过完一生。教育是摆脱贫穷、改变命运的直接途径,所以无论是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坚定不移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以知识和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都是必然选择。
人文关怀——教育的不懈追求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里的目的可以是传授文化知识,也可以是教习专业技能,但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成长发展奠基,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换言之,教育就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成为更好的自己,以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方式成就精彩人生。所以教育者要在教书的同时,真正做好育人工作,将人文关怀作为教育实践的不懈追求。源于肯·卡特(Ken Carter)真实故事的电影《卡特教练》,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教育者不同寻常的胸襟与格局,也彰显了一个教育者的智慧与坚守。这部影片没有赋予主角——卡特教练特殊光环,而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将卡特教练塑造得有血有肉、真实饱满。卡特作为一名篮球教练,以一丝不苟的训练和智慧幽默的教导带领一群高中生屡屡获奖,但却因为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合格而采取关闭球馆、暂停训练、取消比赛等一系列强制措施,哪怕面对学生反对和校方施压,仍以辞职表明态度、重申立场。因为卡特知道,这群满嘴脏话、自由散漫、不思进取的高中生,一生中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可能会永远定格在高中时代的球赛获胜,毕业后没有方向、没有未来,很快会在“问题少年”的道路上继续沉沦。所以卡特教练不断强调篮球只是一项运动特长,学业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卡特关注的是一群没有希望和前途的孩子们的未来,是以一己之力影响甚至改变孩子们人生的孤独坚守。所以,教育者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当为教育实践注入人文关怀,真正成为能救人于泥淖之中的绳索、赎人于黑暗之中的火光。
尊重个体——教育的基本遵循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者,传授知识、教授学业固然重要,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样必不可少。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者为学生答疑解惑并非局限于为学生排解学业困难,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纾解思想困惑、消解心理疑虑、解答生活难题。这就要求教育者不能单纯地将学生视为被教育的对象,而是要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扮演好学生教育的引导者和服务者角色。进一步来看,立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教育,要将学生视为独立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不可用“好”与“坏”,“优”与“劣”等定性词汇来评价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重以合适的语言措辞鼓励学生认识自我、突破自我,以合理的方式手段鞭策学生挑战自我、成就自我。《银河补习班》对学校教育问题的探讨没有触及实质,只是依靠放大个别现象和极端事例来强化反差、推动剧情。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教育者过于急进,很难耐心等一等学习资质相对较差的学生,更难停下来去寻找这类孩子的独特之处。优秀的教师不会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随意定义孩子的人生,优秀的教育是耐心浇灌、静待花开,给予孩子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致敬生命——教育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教会学生读书认字、掌握知识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那么能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精神的力量和生命的成长,无疑是一件更具成就感的事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总会面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现实追问,而“好”本身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因为“好”存在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的显著差异。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环境、好的配套设施都是构成“好的教育”的积极要素,但“好的教育”绝不是完全以物质为衡量,真正“好的教育”应当是能为学生点亮生命之光的教育,能给予学生成长力量的教育。而教育者对教育信仰的坚守与追求,就是给学生以光和力量的过程。电影《破门》中的乡村教师喜哥,放弃了到优质学校执教“热门”学科的机会,选择到偏远贫穷的小学教授体育课。喜哥的到来,让没有标准球场、没有好的足球甚至没有比赛队服的孩子们组建起了足球队,思维敏捷的上校、坚强果敢的小钢炮、刚毅坚定的坦克等人物,角色丰富、性格鲜明,真实的如同我们学生时代身边的同学,这群孩子在足球场上解放天性、释放力量,也在足球场上挑战自我、实现蜕变,而后在地震灾难中接受生命的洗礼,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自我救赎与成长。《破门》是突破球门的欣喜,也是走出家门的尝试,更是重建心门的努力。教育实践中,总有一些类似足球教育这种“没那么重要”的事情,需要有人能静下心来引导学生去做。也正是这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和那些“不务正业”的教育者,带领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感悟生命的真谛、集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使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足以笑对生活。
(石瑞芳系四川传媒学院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张一舟系四川传媒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