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全人类最重要的事业之一,小到个人成长、家庭命运,大到社会发展、国计民生,教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无可取代。高校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一环,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更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基引航。而在探索教育本质和教育追求的漫漫长路中,实现教育和育人的完整统一,是高校和教师需要为之深入思考且不懈努力的。
教育目标与人生格局的延续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这似乎是每个时代必然会面临的社会发问。尤其当人生奋斗目标与学校教育高度联结的背景下,重视孩子教育的目的、高校教育的价值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家长拼尽资源和人脉,多数孩子耗尽时间和精力,只为能在优良的教育环境下实现“上重点、读名校”的目标,而驱动这一目标的则是体面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渥的生活。我们不能过分批评家长的这种期望过于物质和现实,也无法苛责学生的这种追求太过短视和肤浅,因为人的需求定位总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才有意愿、有动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与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学生的目标设定和理想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学校与教师的引导下更趋理性、更具格局。写实纪录电影《大学》,以三年时间跟拍四位清华大学相关人物,向观众揭示了教育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影片中,经历高考拼搏进入心仪学府,而后继续砥砺前行的新生严韫洲,抉择挣扎之后挥别象牙塔,立志造福基层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抵住孤独坚守天文事业,大胆提出“仰望星空”设想的海归学者蔡峥,以及迎来荣休仪式依然躬耕讲台,谦逊高洁的院士钱易,他们的眼中有学业、事业,心中有国家、责任。一所优秀的大学,应当是能够包容百态人生的学校,也应当是能给予师生引导和力量的学校。
个体价值与教育引导的融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在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教育客体身份都被过度放大,学生基本以教育对象的角色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这就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释放,解放天性、个性发展等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甚至出现个体价值不受尊重的极端情况。在新的发展时期,学生成长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发展环境皆发生明显改变,这都对高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需要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感受到尊重、包容和重视。改编自知名小说的电影《嗝嗝老师》,描绘了一段对抗歧视与偏见的暖心师生情。影片中的女主角奈娜由于患有图雷特综合征而不受控制地发出怪异嗝声,在职场中屡屡碰壁,无法获得心仪的工作,终于获得母校聘书而接管最差、最混乱、最没有希望的班级。在奈娜的不懈努力和精神引领之下,这群被判定为没有未来的孩子却认清自我、积极进取,成功实现了学习和人生的逆袭。尽管影片在剧情设计方面并没有实现突破性创新,思想传递与情感表达也略显刻板,但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却发人深省。“一个学生如果学到了错误的知识便不可能得分,老师如果教错了却不会失分”,做老师和做学生哪个更难尚无定论,但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实际上,知识层面的正与误只会影响学生的得分,而价值层面的对与错则会影响学生的人生。人性本善、生而纯良,没有哪个学生应该被早早贴上“坏”的标签,也没有哪个学生注定没有人生要被世界抛弃。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需要在尊重中前进,也需要在被爱中成长。
追求卓越与接受平凡的博弈
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教育的手段日益丰富、方法日趋多样,逐步形成了一套稳定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教什么”“怎么教”似乎不再是能使高校与教师产生困惑的问题。在惯常教育模式下,大多数学生能按照高校的既定方案完成学业,也能跟随教师的步伐逐步向前,即使某些时候高校与教师的教育思维略显固化,总体上也不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专业成长形成明显的实质性影响。在电影《少年班》中,少年班出身的老师周知庸经历了少年成名、保送名校、国外深造之后,并没有如愿成为声名显赫的专家人才,反而走上了材料造假、冒名招收少年班学生的道路。周知庸是固执的,他对荣誉声名的偏执完全转移到了少年班上,他不愿接受现实,也不愿改变思想,只是试图在一厢情愿中依靠少年班完成自己的愿望。周知庸是可怜的,他终究没能像自己的名字那样认识平庸、接受平庸。电影中的另一个角色吴未,在校长母亲的虚荣心的驱使下,资质平平却被包装成天才少年。他不仅要对抗来自环境与母亲的压力,而且要面对心中的焦虑、自卑和矛盾,在隐忍与怯懦中失去自我也是必然。毫无疑问,高校与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与教师可以追求卓越教育,也有责任使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但与依靠拔苗助长去追求卓越相比较,高校与教师接受学生的平凡,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平凡更为可贵。
不近人情与播撒温情的统一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既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时代责任,又肩负着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怎样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如何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青年。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教书抑或育人,都需要在温和引导的同时适度增加强势力量,以引导学生懂规矩、守底线,对知识文化保持敬重之心,对同学师长保持和善之心,对社会发展保持责任之心。这就要求高校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既要树立教育威信,保证学校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又要注入温情,为学生留下温暖与感动。电影《老师·好》中,主角苗宛秋便在“不近人情”和“播撒温情”的统一中,对学生实现了最深刻的教育。桀骜不驯的洛小乙、张扬虚荣的关婷婷、聪慧调皮的王海,问题百出、个性张扬的学生形象刻画了学生群体的另类样貌,也呈现了教师几乎都会遇到的管理问题。对此,教师苗宛秋一脸严肃、横眉冷目,在开学伊始就给了学生“下马威”,后续教学管理也以严苛刻板的形象予以学生必要震慑,“苗霸天”的绰号由此得来。苗老师的铁腕治理手段是否存在不合宜之处还有待商榷,但对整顿学风纪律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苗老师深厚的知识储备、精湛的教学技艺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为患病学生筹钱、为学生免费补习等行为更令学生动容和爱戴。因此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对学生严格管理和深切关爱并不矛盾,且追求这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非常必要。换言之,对学生严格深沉的爱才是支撑学生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
(张一舟系四川传媒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助理研究员,石瑞芳系四川传媒学院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