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对我国未来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许多行业产业的远景目标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与经济环境、持续优化的政策条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因素,都为我国电影经济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一、着力提升电影全环节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的电影经济体系
在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此为依据,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对未来我国电影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电影经济在自身取得发展的同时要着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明确电影经济的发展重点和改革取向,在发展新起点上着力提升电影全环节生产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电影生产、发行、上映等环节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电影经济体系。
中国电影经济发展步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在生产、发行、放映等环节都迅速发展,年生产影片数量、上映电影数量、电影院数量、电影银幕数量、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迅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国银幕数量已达八万余块,各种巨型银幕数量超越主要生产国之一的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不乏世界领先的3D电影银幕、IMAX白幕与金属幕、索尼4K3d全银幕、Master Image屏幕等凝结了尖端技术的电影大屏。根据光明网2021年12月公布的数据,过去5年,中国电影年创作总量达到4000余部,观影人次逼近90亿,总票房也一度增长到600多亿元。可以从这样的成绩中看出,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体量和规模综合看在全球名列前茅,中国迄今为止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国”。这主要是因为新时代的经济文化政策环境促使中国电影形成了有效激励市场主体的有效体制,中国电影经济得以充分利用庞大的市场空间,发挥出我国观众资源丰富、电影资本雄厚的要素“红利”,达到了新的经济体量。
当前,中国电影经济与中国的整体经济一起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节点上。在电影生产数量、银幕数量与观众数量不断增长之后,中国电影达到了优化整体经济结构、让经济发展动力由数量到质量转变的攻关关键期。作为引领经济产业向前发展、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电影需要继续建设现代化电影经济体系,推动电影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变革,着力发挥电影市场在电影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跨越电影经济转型发展的关口,更好地满足国内外观众的文化审美需要与消费结构升级,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不断增强电影经济的文化创新力和文化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水平的电影产品供应。
二、由高速增长的“电影大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电影强国”
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文化环境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电影经济也发生了新的转向。在改革开放、文化视野蓬勃发展的超过40年中,我国电影经济经历了市场化改制、商业制片体系的成熟、与外国技术资本的对接合作等诸多大事,已经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并在发展转型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由高速增长的“电影大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电影强国”。
在过去,中国电影经济发展的最明显特征是各方面的高速增长。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仅有12.56亿元,观影人数根据不完全统计约为293亿人次,平均票价为0.043元。此时中国电影的放映条件也相对较差,许多城市中的电影院只有一间放映厅,制片厂发行的一部分拷贝由村集体或公司购买电影放映权,再在广场上用一台摄像机“公开放映”。在DVD、录像带的发展与市场转轨对电影经济造成极大冲击的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票房数量一度下降到几亿元,此后一直徘徊在10亿元以内。在新时期,国内票房数量年均达到了数百亿元,成为国际电影票房大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我们的电影经济中仍存在着粗放增长、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片酬不合理等问题;电影产业中的文化创造力、基础设施的竞争力、专业人才的素质等都亟待提升,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中国电影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国际环境中,局部战争与大规模扩散的疫情导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持续低迷,外国市场对中国电影出口的拉动作用转弱;在国内环境下,反复的疫情也导致了电影生产数量与票房均有一定下降。这些新的条件为中国电影经济自身的调整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可以在保持总体经济发展形势向好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放慢经济增速,将重点放在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上,以更强大的艺术原创引领中国电影向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型,不断提高中国电影的艺术质量和原创水平,提高电影产业的全系列链条经营效益;特别要注意将电影产业与新技术应用相结合,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电影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电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促进数字媒体智慧跨界融合创新,着力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覆盖力和深层次的影响力。
(作者系菲律宾黎刹大学研究生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