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知名导演阿米尔·汗的首部儿童剧情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以自闭症儿童伊尔沙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故事,影片传递了重要的儿童教育理念,揭示了看待儿童的积极视角,以及在家庭和学校对待自闭症患儿的正确教育观。
一、脱离强制要求关系,鼓励儿童积极表达自我
代际之间的强制要求关系经常成为阻碍了孩子与父母、老师交流的首要障碍。《地球上的星星》中的男主人公伊尔沙生在一个殷实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也顺理成章地将自身的成功之处作为要求强加到了伊尔沙身上。在这一相对传统的家庭氛围中,父母的教育观念都富于“传统”社会(或者称为“正常”社会)所固有的逻辑,他们经常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伊尔沙,并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来自父母一方的强制力量合理化。不止学习差,伊尔沙还为了逃学伪造了父母的请假条,在考试后把需要家长签字的试卷给喂了小狗。在被父母发现后,校长暗示伊尔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希望父母带其主动退学;但好强的父亲并不接受校长的建议,反而认为伊尔沙天性聪明,只是 “不用功”,老师们也不负责任、疏于教导;并再次不顾孩子的反对,一意孤行地决定将伊尔沙送往寄宿学校“严加管教”。
对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一直优异、进入社会后工作成绩亦十分优秀的父母而言,这样差劲的成绩必然是伊尔沙学习不认真不用功的结果。事实上,除却伊尔沙本身先天性的读写障碍病症以外,父母在亲子交流中的强制要求与强硬关系也是导致他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但事实上当父母由于孩子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对孩子进行强制要求时,无论是在对儿童的体罚、责骂、强制处理中感到悲伤、愤怒、遗憾的父母,还是由于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羞耻、内疚、压抑自我的儿童,都是这段扭曲关系中的受害者。要想持久地脱离这种强制力关系,教育者需要做的是俯下身与儿童站在同等高度,努力维持平等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儿童积极表达自我,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机制。在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的教育过程中,他总是与伊尔沙平等地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教授绘画,慢慢地了解他读写障碍的问题所在;就连他举办的绘画大赛,都积极号召老师与校长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坐到学生当中,与儿童一起享受绘画的乐趣。经过他课堂上的循循善诱,课后的细心指导,他逐渐打开了伊尔沙的心扉。尼可老师用充分的理解和耐心与伊尔沙之间建立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二、倾听儿童的诉求,维护儿童的自尊心
许多存在语言认知滞后缺陷的儿童由于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很难完全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在重视语言交流的传统教育中也很难获得成长与成就。在《地球上的星星》中,尼克老师带着寻求解决方法的赤诚之心拜访了伊尔沙的家庭,并主动询问伊尔沙的主观感受,终于令“地球上的星星”重新绽放出了笑容。导演阿米尔·汗用别开生面、同时极具观赏性与教育性的故事为我们解释了神经科学与教育学中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知识,并结合影片中尼克教师的教育方法展示出了有助于挖掘儿童自身潜力,与儿童建立沟通渠道的有效方法,也提醒着成年人在儿童教育中应该保持的倾听姿态。
生活与电影不同,许多儿童往往不能幸运的遇到像尼克这样富有耐心与热情的好老师,因此我们要对那些被认为“有问题”的儿童保持更多的关注。有时我们认为儿童忽然表现得特别沮丧低落,或是提出某个不合理要求就是“不听话”,从而对儿童的要求进行否定和批评,这非常容易伤害儿童的自尊心。教育者作出这样的判断,往往是因为看不出这一诉求背后的原因,因此会断定儿童只是“不听话”或“无理取闹”。但《地球上的星星》却将特殊教育问题呈现在影片里,让我们在面对儿童时能多一些理解、倾听、耐心和尊重、以正确的教育观去对待他们。即使儿童的表达方式看起来可能是“不听话”的表现,但反常表现的背后总有一个或多个实际存在、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建立正确儿童教育观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寻找并尽量满足儿童的诉求,并继而维护儿童的自尊心。在儿童的所作所为难以满足教育者的期待,并表现出消极态度之时,教育者应当试着寻找一下儿童是否有没有表述清楚的潜在诉求;尤其是面对类似《地球上的星星》中存在认识缺陷的儿童时,越是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身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越是应该拿出更多耐心,给他们充分表达自身诉求的机会和空间。认真倾听的同时,尽量避免使用批评、责备等打击孩子自尊心的方式去压抑他们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地认可和肯定他们,不要强制他们做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或让他们有抵触情绪的事。
三、尊重儿童的差异,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大部分教育者都是负责的,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尽力给予伊尔沙各种帮助——数学老师在发现他走神后立刻叫他回答问题,原校长怀疑伊尔沙存在智力问题而建议家长送他去读特殊学校,强硬的父亲更是始终坚信他的孩子会成为向他一样的人才——这些要求、建议和期待带着教育者本身的观念印记,却缺乏对孩子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客观了解。影片中的尼克老师最为与众不同的一点,正是他始终是从伊尔沙的视角出发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这样的视角包含了尼克老师的对伊尔沙的信任、尊重和价值的承认,这些正是身陷学习烦恼中的伊尔沙此时最需要的。
每个儿童都先天地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学习的能力与对新事物的积极态度,尤其是一些身患自闭症的儿童,尽管看似糊里糊涂,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大脑潜能。若能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待这些儿童,那么他们成长的每一天都会是快乐和满足的,每一天都能够从周围世界中汲取有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知识与经验。但现实却是,许多教育者尚未具备足够有关自闭症的知识,加之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就很容易在“望子成龙”的心理作用下强加给儿童许多无法回应或接受的要求,这反而阻碍了他们天生具有的学习潜能。在发现伊尔沙的问题后,尼克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耐心地分析了他阅读认知障碍的“病因”,这是一个无法把字母单词和现实物体有效联系的奇怪病症,同时会带有手脑协调、方向判断、距离估计等一系列问题;并且从美育方向上着手,借助伊尔沙绝佳的想象力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通过沙盘游戏、字母绘画等学习方案,为儿童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让儿童的大脑在绘图识图中自然地学会组词造句,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伊尔沙在这套他熟悉的符号体系中逐渐熟悉了课本中的语言与知识,领悟语言的内在规律,并在绘画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个性也更加乐观开朗,最终成功实现了全面发展。
(作者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