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艺术与科技共振: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美术及其未来发展”学术论坛在线上举行,近三十位国内学界资深专家、一线创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解析数字技术与电影文化相关理论命题以及中国电影美术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用电影美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在论坛致辞中表示,站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上,怎样在数字时代生产更加优质的电影产品,让电影表达这个时代的精神,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区块链、数字化、元宇宙、虚拟拍摄、第三代互联网等这些新的概念下,数字时代电影的样貌和对电影美术的定义都在发生变化。
全国政协新闻局原副局长,中国纪录片协会副会长张海霞表示,作为一名在全国政协工作30多年的老同志,也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记录者,见证了中国文化自信的巨大提升,见证了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繁荣兴盛历程。用中国电影美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实现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请出去”的飞跃,通过电影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健康中国、快乐中国、幸福中国、自信中国的形象,是时代要求,也是艺术永恒追求。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认为,电影美术是构建电影艺术的重要方面,是电影造型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电影本体的重要内容。中国电影美术在延续中国传统美术的基础上进行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在电影美术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发生着变革的当下,中国电影美术营造出了符合当代电影艺术发展和不同代际观众诉求的观赏效果,也出现了像霍廷霄、曹久平、张叔平、全荣哲等新一代的美术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孙承健也表示,当代电影美术已经开始由边缘走向中心,逐渐确立起在创作中视觉表达的主体性地位。“技术的迭代、创新和发展,不仅仅只是一种视觉的炫技,而是要构成叙事的戏剧性要素,要始终围绕民族文化表达,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而展开。”
电影美术在数字技术时代愈加重要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贾磊磊;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美术指导吴嘉葵;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等专家学者、一线创作者围绕“中国电影美术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边界与超越:中国电影视觉主体建构及美学追求”、“视觉性转向与电影美术在当代电影中的功能和定位”、“新时代·新场景·新观念: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美术”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大家一致认为,当下任何一部影片的视觉表达,都无法脱离电影美术的整体视觉解决方案、整体美学设计。从概念出发,到具体实施,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美术,承载着愈加重要的本体功能、愈加重要的艺术使命以及愈加重要的社会职能。
霍廷霄曾四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他表示:建立新的美学体系需要有对视觉美学前期的认知。视觉美学定位对新的电影美术有很大挑战,它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完成,还是对本体美学定位的认知程度。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尤其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性发展,让中国电影人不断思考“如何能完成新的视觉美学定位”。
他认为,从去年奥斯卡提名的几部好莱坞影片来看,包括获得最佳美术奖的《沙丘》,好莱坞对美学工业化体系、美术的定位,尤其是当代电影美术的定位有很多明确的思想。韩国影片中的叙事方式、镜头表达以及镜头处理方式也值得学习。“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国电影,还要看到世界电影的进步。”
吴嘉葵初进上影时,曾参与制作过《三毛从军记》等影片,用物理特技的方式来完成影片的特技场景设计。在转向做电影美术时,参与了《紧急迫降》这一国内较早运用大量数字特技的电影。
他表示:“数字技术在场景和美学上给电影创作带来了很多帮助,影视美学由于数字时代的到来得到了更好的延展和递进。在接下来的很多影片创作中,因为新技术的运用,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影视创作更多的可能性,数字技术也在一些影片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比如影片《极地营救》、《钱学森》中的数字技术都对场景展现和美学表达提供了助力。”
用科技赋能电影美术创作
科幻短片《诞辰》导演李炼、凭借《独行月球》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的美术指导李淼分别从各自的创作出发,介绍了虚拟制片、3D打印、AI绘画等技术在电影美术创作上起到的作用。通过科技赋能电影美术创作,已成为从业者的共识和普遍操作。
李炼《诞辰》为例,讲解了全虚拟制片的流程,他说全虚拟制片是剧本创作、美术设定和资产准备同时进行,分为剧本创作和分解、表演捕捉、预演、LED环幕拍摄几个大模块,一共用时9天,而按照传统制片方式,则需要花费41天。
据他介绍,整个虚拟制片流程分为前、中、后期。第一步在剧本分解阶段,就开始进行场景设计、虚拟场景制作、虚拟堪景、虚拟服装设计和制作,包含根据真人演员定制的虚拟角色设计。第二步是预演,包括动作/表演捕捉、虚拟拍摄,并根据虚拟拍摄内容同时进行的剪辑和声音设计。第三步是做拍摄时间表,即依据预演结果重新定制拍摄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场景、数字资产以及上屏的数字视效进行细化加工,解决在屏上呈现真实数字场景的问题。第四步是100%在LED屏幕上实拍。第五步是精剪、声音设计、混音和调色。
李淼则分享了《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万里归途》的创作心得:“在进行《万里归途》的美术规划时,我们首先绘制了ICO模型,接着设计气氛图,在影都进行实景搭建,在此基础上视效方面又进行了延伸。《刺杀小说家》中的飞龙,前期用3D软件模拟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又通过3D打印做出模型,这样可以更好地思考其在物理世界如何运动。3D打印帮助我们把想法从抽象变成二维,从二维变成三维,从三维变成完整具体的形象。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美术师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独行月球》筹备之初,我们便首先制作了3D数字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速度非常快,不依赖雕塑师,并且容易修改。”
空间美学与美术构想应为故事服务
《爱情神话》编剧、导演邵艺辉分享了该片的空间美学与美术构想。她表示《爱情神话》本身是一个爱情小品似的电影,比较轻松,所以美术也是在为这种轻盈感服务。“《爱情神话》并不是特别深邃的艺术片,普通观众更想看的是故事,所以电影中的美术设计和摄影应该要和故事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独服务于好看的画面和景观。”
在城市空间上,邵艺辉并不打算还原一个地道的上海,也没有野心呈现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有限的经验中,对城市的理解都是片面的。所以我没有拍城市全景,甚至没有拍一个空镜,只希望每一个镜头都是言之有物,都是和故事有关系的。在写剧本时,我就把拍摄场景的范围缩得很小,一是比较好拍,二是不希望主人公们离得太远。片中出现两次的半露天式咖啡馆,是上海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半露天式的空间形成的背景层次更多,人物走位也更丰富。”
而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创作团队选定的小洋楼总共三层,还包括前院和露台,空间层次很丰富。邵艺辉表示,女主人公李小姐看上去是光鲜、洋气的高级女白领,而房屋内部空间的狭窄让人和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充满了互相侵犯和干扰的氛围,反映出她的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光鲜,营造出一种反差感。
“为了符合这个特质,在道具上,李小姐家里摆放了很多奢侈品空盒子,衣服很多、凌乱,都挂在外面,书和化妆品都堆在一起。”
绘画造型是影片《云霄之上》的明显特征,该片导演,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智海坦言,他对电影的空间、场景的要求特别高,希望打造一个真实的、现场感的空间。
“在空间选择上,没有选择人为搭建的影视基地,而是在浙江选择了两千多米的山头进行拍摄。茂密的山岭的颜色特别绿,我在绿里加了一点补色,让颜色不要那么翠绿,不要那么纯。此外,我希望回到有人的现场感,找到这群战士们生活过的地方,虽无法回到20世纪80年代,但希望能够在精神上与他们在同一个地域产生时空的交集,进行对话。在人物造型上,不要求太完美,但要有真实的年代的质感存在。”
在他看来,《云霄之上》的诗性表达主要表现为:在镜头上,开场基本由长镜头构成,随着节奏越来越快,激烈的战争场面用蒙太奇镜头,影片节奏也从缓慢变激烈,然后又回到缓慢;在色彩上,定义为淡彩水墨,看似黑白片,仔细看里面还有彩色,用水墨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叙事上,强调用写意的方式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