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玄幻小说逐渐发展为最热门的网络小说种类之一。它上接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古典文学中的“志怪”传统,下承通俗文学中的武侠世界,又杂糅了中西方多种流行文化元素,通过构建形象化的玄幻世界,以修真、仙侠、练级等类型化的故事书写当代人的欲求,为自己在文化消费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生长空间,涌现出了很多热门的网文IP。在“互联网+”的时代语境下,电影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已成大趋势,玄幻小说更成为影视剧改编的热门对象,催生出了玄幻题材电影这种新生形态,形成了丰富的审美价值。
一、跨媒介改编构建异质性的审美空间
虚幻空间的建构是玄幻小说成功与否的关键。玄幻小说的创作者在网络文学创作平台提供的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中,广泛吸收神话传说、武侠小说以及欧美奇幻文学、日本动漫等提供的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后现代文化的平面性、拼贴性等特性的逐层叠加之下,构建起一个很难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对应物的假定的异质世界。创作者极为重视小说空间的可视性,通过奇特的想象赋予了其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不仅有着难以找到现实原型的奇珍异兽,还有天马行空的修仙方法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法宝体系等。小说中,年少不幸的男女主人公或为异人所救,或历经磨难险阻,修仙求道,搜获宝物,征服妖魔,从一个空间转移至另一个空间,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在空间的构建中展开丰富的文化想象。
在网络玄幻小说影视化改编过程中,电影以二维影像媒介突破了文学空间叙事的一维化叙事,尤其以先进的 CG 技术和VR技术对小说中狂放的想象进行具象化的描摹,形成可视性的奇观,极大地打破了观众对于虚构存在的心理壁垒,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获得具有真实感的奇幻审美体验。例如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将小说中的“四海八荒”这个故事空间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以天界的威严、青丘的秀美以及大紫明宫的惊悚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导演徐克利用电脑特技在银幕上呈现出直冲云霄的“通天浮屠”,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震撼。玄幻大片中这种具有鲜明异质性的“空间美学”不仅为故事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服务,而且也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成为了年轻人借以阐释和补足日常生活意义的重要途径。
二、消费语境下的后现代文化表征
在主题层面,网络玄幻小说及其所改编的影视同样具有异质性的审美景观,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表征。玄幻世界里最典型的故事模式是出生普通甚至寒微的主人公,因机缘巧合或暗含异能通过“打怪”、“修仙”节节攀升,最终实现欲望的无限满足。《斗罗大陆》的主人公唐三开始只是村里一个资质平庸的普通少年,后来才发现他其实是昊天斗罗唐昊和十万年蓝银皇阿银之子,他以高贵血脉和武学天分不断突破武学极限,成为人人艳羡的“天选之子”。《诛仙》的主人公张小凡也只是居住在草庙村的普通少年,与常人无异,但是无意之中却获得了至凶至邪之法宝“噬魂棒”,并驾驭其降魔诛仙。
玄幻小说的故事模式中包含着“成长升级”和“命运抗争”两大重要的主题。主人公在“修仙求道”和“打怪升级”的故事主线中,实现永无止境地向上晋升,这很像社会学中所说的“攀爬社会阶梯”。在阅文或观影时,读者和观众在与“小角色”的情感共鸣中轻松地体验到极度渴望得到的人生经历——从普通出身走向人生巅峰,实现了对欲求诉求的便捷满足,在获得爽感的同时也对既定秩序与规范进行解构。而这种解构充满了后现代式的“游戏化”特征,不仅是情节的构设与电子游戏的“闯关升级”模式极为相似,在影视的空间构设上也充满了游戏化的拼接转换,使读者和观众在文化消费中获得个性自由。
三、传统美学与大众文化的顺势对接
作为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而产生的一种类型化的小说,玄幻小说受到上古神话、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明清神魔小说以及近现代武侠小说的影响,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为了构设与现实迥异的幻想世界,创作者喜欢到神话世界、古代典籍以及历史传说中去寻找构建叙事空间的灵感。例如《山海经》中被赋予重要意义的地理空间“昆仑”,便在《镇魂》中作为男主角赵云澜的神魂居所出现;而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昆仑山则作为远古神明天族栖息的居所出现,其余如神妖形象、珍禽异兽、异花香草、玄学星象、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符号更是比比皆是。通过后现代式的拼贴、重写、戏仿等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奇幻、日韩的动漫等流行文化元素杂糅混搭,在一种与传统悖离以及与他者嫁接的“更新”与“变异”中使得中国传统美学在后工业时代的大众文化消费领域得到传承与创新。
在对玄幻小说进行影视化表现时,往往会借助技术的力量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视觉化再现,在银幕上为观众呈现出充满中国审美风韵的奇幻世界,如电影《寻龙诀》在现代的探险寻宝故事中呈现了一个神秘玄幻的古墓迷宫,其中又包蕴着风水墓葬、东方玄学、阴阳八卦等文化元素。《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精心打造了通天浮屠、大理寺、应天门、鬼市等场景,极力渲染雍容的盛唐气象。在互联网媒介与当代影视工业强大的整合力下,这些丰富的神仙体系、神兽妖怪、方外之地、古风建筑等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数据库,它们承载的是儒、释、道、侠等价值内核,为玄幻题材的小说和影视逐渐建构起较为稳定的美学模式。
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跨媒介的改编容易造成文本的价值流失,叙事薄弱,让国产玄幻电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足够的竞争力。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借助技术的力量让影像的表达更为精准,更需要在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中国故事中关怀普遍人生。
(作者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