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史年会11月26日至28日在厦门大学和线上举行,年会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电影学院联合主办,厦门大学音像文献中心、厦门大学电影博物馆协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部承办。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国家视野与地方经验:历史钩沉、文化审思、理论建构”。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为我们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明确了发展方向,而中国电影史年会久久为功,行稳致远,必将为中国电影学派建设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和理论基础。
孙向辉详细梳理了中国电影史年会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本届年会主题聚焦“地方经验”做出了颇富学理的阐释。她认为,电影史的地方性是国家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地方”既是故事发生的场域,也是时间流淌的容器。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外来者视角的介入,使得中国电影的“地方经验”被放在更为广大的坐标下加以审视。中华文明自古便呈现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我们的文化复数化合,长期交流互鉴,形成了共性与特性并存、一体与多样并存的特质,并孕育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形态。
为配合此次年会的主题,今年年会的学术放映单元中国电影资料馆又拿出了不少压箱底的宝贝。比如台湾最早的动画片之一《龟兔赛跑》,银幕上极少见的新闻纪录片《英雄的厦门岛》,还有《江湖儿女》、《水火之间》、《华侨血泪》、《冬去春来》、《说谎世界》《风雨世界》等。上海音像资料馆也为年会准备的特别放映单元。此次年会启用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云上影院技术,为大家提供在线观看两部学术影片的通道。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林公明对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历时十余年积累所打造的“资料馆+高校”这样一种强强联合的品牌办会模式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重要部署,而历史研究无疑是一把可以贯通古今、启迪未来的文化金钥匙。服务于《“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赋能新时代电影发展,助力于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中国电影史研究充满挑战,也同样蕴藏无限机遇。以电影史年会为平台,加强领域内名家专家与青年学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开拓中国电影史研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赓续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优良学术传统,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厦门大学华语电影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林公明、厦门大学电影博物馆名誉馆长、前台北电影资料馆馆长井迎瑞教授在现场揭牌,孙向辉、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张思涛、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兼台湾电影专委会主任周斌参与了“云揭牌”;与会嘉宾学者们在云端共同见证华语电影研究基地落地厦门大学这一历史时刻。作为本届电影史年会的主办方之一,地处东南台海前沿的厦门大学在华语电影研究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与研究资料积累,在台港电影研究、东南亚华人与华语电影研究、科幻电影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些为业内所瞩目的研究成果。2021年,随着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厦门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学科建设再次迎来全新的历史机遇。
本届年会共收到370多封报名回执,280余篇论文,所有论文经过万方数据平台查重,以及35位审读专家5轮筛选,优中选优。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选题的重复率、新鲜度等等因素。最终有95篇论文入选,再次突破纪录。据悉,今年入选年会的青年学者(青年讲师+硕博生)比例超过76%,创下十年之最。鼓励和挖掘有志于电影史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为青年学者与资深专家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创办中国电影史年会的初心所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只有依靠新老力量的传承和接力,才能真正开拓发展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局面,迈向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征程,为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镇、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李晓红共同主持,在随后的主论坛单元,饶曙光、井迎瑞、郑国庆、钟大丰、陈犀禾、李道新、丁亚平、虞吉、王海洲、李镇、安燕做了主题发言。年会共设有2个主论坛、12个分论坛,学者们围绕民族国家建构、影史钩沉、理论辨析、电影节展研究、地方经验、中国台湾电影、中国香港电影、海外华语影史、类型电影、媒介考古、文化审思、影人研究展开全面讨论,分论坛均设有点评和互动环节,并开通会议旁听。本届年会的学术放映单元还首次启用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云上影院技术。
组委会为这届年会精心设计了视觉方案,海报、论文集封面和会议室虚拟背景都凸显电影胶片盒与古代青花瓷的合体。青花瓷曾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全世界,它既是中国优秀文明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象征。厦门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如今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在厦门大学探讨“国家视野与地方经验:历史钩沉、文化审思、理论建构”这个主题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现实需求来看,都可谓得天独厚、适逢其会。
中国电影史年会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影学术盛会,创办于2012年,现已成为国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高端学术品牌。十一年来,年会坚持“只看论文,不问身份”的盲审制度,是海内外所有致力于中国电影史研究学者公认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主办方表示,虽然目前的疫情形势严峻,大会最终采取云端发言的方式;但本届年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已自成风景,经过各位学者的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年会成果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前瞻价值,必将引领国内电影学科建设纵深发展。
(中国电影资料馆供稿)